司马迁编辑思想对现代期刊的启示

2018-03-07 06:12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7期
关键词:体例司马迁史记

朱 正 平

(渭南师范学院 报刊社,陕西 渭南 714099)

司马迁在《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等史学著作的基础上,以独创的纪传体模式,以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等五种体例把130篇编纂在一起,完成了新的史学巨著《史记》,也形成了自己丰富、博大、科学、严谨的编辑思想。面对21世纪期刊迅猛发展的严峻形势,期刊数量剧增,分类领域越来越科学细分,社会评价体系越来越复杂,但是司马迁的编辑思想依然对现代期刊的编辑出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司马迁的编辑思想

司马迁的编辑思想体现在《史记》中,他的编撰宗旨、体例归类、实录精神,主体抒情化以及辩证客观、兼容并包的辩证、超前、进步的思想体系,形成了司马迁丰富、博大、科学、严谨的编辑思想。

(一)编辑宗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形而上意义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出了他的撰史宗旨:“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1]2735他在《太史公自序》中也指出:“罔罗天下放失旧闻, 王迹所兴, 原始察终, 见盛观衰, 论考之行事。”[2]4027“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2]4027,从而形成继《春秋》之后的“一家之言”。

司马迁先祖曾“典天官事”,其父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 典天官事。”[2]4000司马迁有着“绝地天通”的家族传统,就是协调与沟通天人关系, 这也是史官的原始职责。《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网罗百代、贯通古今的通史,司马迁研究人与人类社会以及与社会个体的关系,对史料的选取是贯通古今的立体、全方位的研究,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哲学思想。司马迁总结古今一切社会历史,考治乱之源,梳理剔抉,增补订正考信六经及其他典籍的资料,研究天道与人道的普遍规律,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弄清历史发展变化的奥秘,从而构建起富有创造精神的哲学思想体系。

司马迁的撰史不是历史资料的堆积,他对资料的整理、利用有着高明的技巧,同样的材料在不同的场合使用时,他有着详与略,角度不同,互见法等艺术手法,从而在历史资料的叙写中表现出个人的情感倾向,对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盛衰治乱甚至总结出历史的发展规律,著史以明道,著史以治世,以史立言,从而形成司马迁的“一家之言”。这也是司马迁空前绝后的历史功绩。

(二)体例归类:五体独具的立体、统一、和谐、有机的整体结构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种体例的发凡起例之功首推司马迁。《史记》上包天文,下括地理,总括人间的一切社会史事,司马迁确定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例。“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兴衰和重大历史事件;“世家”是历朝诸侯贵族的活动和事迹;“列传”为历代各阶层有影响人物的传记,有少数篇章记载少数民族的历史;“书”是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题史;“表”是以表格形式呈现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杨丁友指出:“《史记》的五体结构, 是司马迁划时代的伟大创造, 是司马迁对古代文化创新所构建的新体式。五体结构在《史记》中既有独立性, 各自独为一体, 又相互配合, 具有内在联系, 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的体系。《史记》的五体结构, 成为了后世修史的典范体式。”[3]

在司马迁之前已有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体例,论者指出,“本纪”名称源自《禹本纪》,“表” 源自“周谱”及其他“谱牒”,“书”源自《尚书》,“世家”是取法于古《世家》,列传是古代《史传》的发展。[3]司马迁的五体体例受古代天官学、历法与“五德终始”观念的影响,司马贞在《补史记序》中说:“观其本纪十二,象岁星之一周,八书有八篇,法天时之八节,十表放刚柔十日,三十世家比月有三旬,七十列传取悬车之暮齿,百三十篇象闰余而成岁。”[4]102张守节在《史记正义·论史例》中说得更为详尽具体:“作纪十二,象岁十二月也。作表十,象天之刚柔十日,以纪封建世代终始也。作书八,象一岁八节,以纪天地日月山川礼乐也。作世家三十,象一月三十日,三十辐共一毅,以记世禄之家辅弼股肤之臣忠孝得失也。作列传七十,象一行七十二日,言七十者举全数也,余二日象闰余也, 以记王侯将相英贤略立功名于天下, 可序列也。合百三十篇,象一岁十二月及闰余也。”[4]103

《史记》的人物传记体例有三种,本纪、世家、列传,但哪些人物收入本纪,哪些人物收入世家,哪些人物收入列传,后来的班固就批评司马迁没有严格按照自己确定的标准选入,甚至有些破例和变通。《后汉书·班彪传》中班彪说:“司马迁序帝王则曰本纪;公侯传国则曰世家;卿士特起则曰列传。又进项羽、陈涉,而黜淮南、衡山,细意委曲,条例不经。”[5]911或有人认为司马迁自存褒贬,寓意深刻。但实际上,司马迁是根据历史人物对历史演进、国家盛衰所起作用的大小来决定取舍的。舒习龙指出:“《史记》立例而又破例,开创了传统历史编纂学破例现象的先河。”[6]《史记》的人物传记有独传、合传、附传、类传这几种类型,但这些形式体例也都是围绕着历史人物的历史位置以及对社会的影响来确定的。其他的表、书体例是人物传记的辅助与补充,经纬贯通全书,集中展现了司马迁的历史通变思想。虽然它们不是纪传体格式,但它们与人物传记相互呼应,彼此之间纵横联系。《史记》五体各有各的作用,又互相制约,互相补充,关系极为密切,形成立体、统一、和谐、有机的整体结构。五体结构的核心是司马迁创制的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叙写体例,从而确立了人在历史中的价值,标志着司马迁人文意识的觉醒,从而确立了司马迁以人为本体的哲学思想。

(三)材料真实: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

扬雄对《史记》的评价核心就是“实录”两个字,班固的《汉书·司马迁传》指出:“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1]2738之后实录成为中国史官的一个优良传统。

实录是司马迁取材的重要原则,就是考而后信。

第一,司马迁通过走访、调查,搜集传说故事,感受民俗民风,实地考察古战场,查看山川地理,获得第一手资料。《史记》里这样走访游历的记述很多:

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五帝本纪》)

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遂至于会稽太湟,上姑苏,望五湖;东窥洛汭、大邳,迎河,行淮、泗、济、漯洛渠;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北自龙门至于朔方。(《河渠书》)

《太史公自序》也有记述游历的文字: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奉使西征巴蜀以南, 南略邛、笮、昆明。

还有之言半语提到自己游历的记述:“适鲁,观孔子庙堂车服礼器。”(《孔子世家》)“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留侯世家》)。“吾过大梁之墟, 求问其所谓夷门,夷门者, 城之东门也。”(《魏公子列传》)“吾适丰沛, 问其遗老, 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 及其素, 异哉所闻!”(《樊郦滕灌列传》)“吾尝过薛, 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 与邹鲁殊。问其故。”(《孟尝君列传》)“余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屈原贾生列传》)“吾适故大梁之墟,墟中人曰:‘秦之破梁,引河沟而灌大梁,三月城坏,王请降, 遂灭魏。’”(《魏世家》)

第二,查阅各种典籍,考订校核,鉴别甄选,增强史料的真实性与可信性。司马迁多次提到自己阅读皇家的档案图书:“迁为太史令,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太史公自序》)《五帝本纪》明确说他阅读《春秋》《国语》,《殷本纪》采于《诗》《书》,《三代世表》提到《谍记》,《十二诸侯年表》提到《春秋历谱谍》,《六国年表》提到《秦记》,《吴太伯世家》提到《春秋古文》,《管晏列传》提到《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司马穰苴列传》提到《司马兵法》,《商君列传》提到《开塞》《耕战》,《郦生陆贾列传》提到《新语》,《儒林列传》提到《功令》,《惠景间侯者年表》提到《列封》,等等。也就是说资料有依据,但更重要的是勘误校核,甄选订正。

第三,秉笔直书,实事求是。司马迁继承了前代史学家秉笔直书的良史传统,书法不隐,不虚美,不隐恶。司马迁是从历史发展与社会推进的进程的整体大势中确定传记叙述的脉络,详略的剪裁,人物的褒贬,不管是当权者还是司马迁所推崇的悲剧英雄,司马迁不是为尊者讳,他以历史的互见法巧妙地处理了篇章中的材料,既表现了司马迁的思想观念,又不割裂历史与人物的完整性。比如对汉朝的创建者刘邦的缺点叙写就不是出现在《高祖本纪》中,而是出现在其他篇章中,《项羽本纪》写刘邦的残忍自私,《郦生陆贾列传》写刘邦的流氓品行,《樊郦滕灌列传》写刘邦的自私虚伪,《萧相国世家》写刘邦的猜忌寡恩,《淮阴侯列传》写刘邦的冷酷无情,《周昌列传》写刘邦的贪财好色,等等。就这样,把《高祖本纪》与其他传记结合起来阅读才能形成立体、丰富、完整的刘邦形象。

(四)主体抒情化:寓褒贬于叙事的主体抒情化及爱奇风格

在二十四史中《史记》有着鲜明的特色,它没有后代那些“官史”鲜明的阶级思想与时代观念,它是司马迁的创造,全书有着鲜明的情感褒贬及爱奇风格。

刘德煊指出,《史记》不朽的艺术生命艺术魅力,除了实录之外,就是“《史记》文章的浓郁抒情性, 以及在此基础上所采用的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 是形成《史记》艺术魅力的根本要素”[7]。司马迁选择撰写人物的标准,既有着历史价值的考虑,也有着传情的作用。他重视这些人物的历史功过,也关注人物的品行的审美价值,研究这些人物对历史的启示作用。比如忍辱发愤者系列:管仲、吴员、孙膑、范雎、韩信、季布、苏秦等;比如崇高道德者:伯夷、叔齐、鲍叔、晏婴、信陵君、侯嬴、蔺相如、鲁仲连、张释之、汲黯等;才大功著者:军事家孙武、乐蒙、田单、韩信等,政治家管仲、商鞅、李斯等,外交家张仪、苏秦、张骞等,思想家孔子、孟子、董仲舒等。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是直白的褒贬,而是“寓论断于叙事”之中,司马迁通过人物自己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白描式叙写,寓褒贬,别善恶,寄托自己的爱憎与理想,把人物形象烘托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扬雄对《史记》的评价除了“实录”之外就是“爱奇”,爱奇就是“旁搜异闻”,表现在《史记》里就是历史事件的进步性、人物的反传统性、材料的特异性、品性的特立独行、故事的曲折生动等方面,这也形成《史记》奇幻多姿、斑斓多彩的叙事景观。《史记》的“奇”就是特出、神异、怪诞,选取的人物标准是多元的,比如范蠡、侯嬴、蔺相如这些人物先秦史籍都是没有记载的。事件选择也有着奇幻的标准,比如写曹沫(《左传》中写作“曹刿”),不是选取《左传》的论战事例,而选取其劫持齐桓公置于《刺客列传》。

(五)辩证客观、兼容并包:司马迁辩证、超前、进步的思想体系

司马迁是一个朴素的唯物主义者,他思想的辩证、超前、进步性的表现就是辩证客观、兼容并包。司马迁的主导思想是儒家思想,但他又不囿于汉儒的迂腐,对汉儒多有批判,批判儒家的重义轻利,对儒家合理的经济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伯夷列传》批判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和唯心主义的天道观,《货殖列传》嘲弄那些既“无岩处奇士之行”,又不会安排经济生活, 饿瘪了肚子而“好语仁义”的俗儒。他“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思想具有开放性、多元性、进步性、辩证性的特点。他认同黄老的清静无为,在经济上提出了工农商虞四者并重,以及“善者因之”的宏观管理理论,但是对其小国寡民思想进行了批判。继承了荀学的“法后王”思想,赞同法家的改革思想,在重利上与墨家是相通的。总之,司马迁的思想不是源自某一孤立的思想,而是融合前代各家思想因素,形成自己兼收并蓄、辩证统一的独立思想。

司马迁的人文思想是他的思想核心,他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肯定人性的合理性。使对义利的认识进入平民化、世俗化的境界, 既符合了时代精神, 又引领了思想潮流。司马迁的民族思想宽容博大,核心思想是民族平等。在《朝鲜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西南夷列传》《大宛列传》《匈奴列传》等少数民族列传中,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司马迁的民族思想。朱枝富认为:“司马迁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华夏周边各民族都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与民族之间应当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各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神是值得肯定和发扬光大的。这是司马迁民族思想的重要内容。”[8]司马迁一反儒家的重义轻利的思想,开始重视商业,既重利,又重义,二者有机统一,认为财富、经济状况对国家兴衰有着重要作用,对社会的道德状况、风尚习俗都有重要影响。司马迁选取的人物即有力挽狂澜、惊天动地的英雄,也有身份卑微、品德高尚的下层人物,还有一些反传统的才德偏离的人物。司马迁反对儒家的男尊女卑的思想,看到女性独立的个性,倡导夫妻之间和谐一致,表现了许多积极、有益的观点和主张。司马迁的思想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他视野是开阔的,立场是客观的,思想是辩证的,认识是合理的,从而形成了司马迁辩证、超前、进步的思想体系。

二、司马迁编辑思想对现代期刊的启示

司马迁虽然是朴素的唯物主义,但他辩证、超前、进步的思想体系同样表现在他的编辑思想上,从而形成司马迁鲜明、系统、科学、严密的编辑思想。现代期刊是按照一定的编辑方针,将众多作者的作品汇集成册,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虽然现代期刊多是单位、团体创办,有着严格的审批程序,但同样更需要先进、科学的编辑思想指导。司马迁的编辑思想虽然有着一定的历史局限,但他不自觉的辩证思想使他的编辑思想有了超越时代的价值,从而对现代期刊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有着准确科学、传承优秀文化的办刊宗旨

《史记》不是史料的堆积,它最伟大的一点就是司马迁确立的撰史宗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就是以史立言。研究纷繁杂乱的史料中蕴含的历史趋势、事件规律、个体感受、人生理想,能够以史为鉴。司马迁的撰史宗旨启示现代期刊首先要有明确的期刊宗旨,以刊传声显志。

期刊要成为名品牌,要有较大的社会影响,首先要确立期刊的宗旨,就是要有明确的定位,宗旨要准确科学,要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主,以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为己任。期刊的功能主要有社会功能、教育功能、心理功能、交流功能、信息功能、文化功能等等。具体到某一种期刊不可能兼具多种功能,只能确定其中心功能,而且之后要有长远的规划与实践,持之以恒,可能需要几代编辑长期的累积,逐渐形成期刊的品牌形象与期刊文化。而有些期刊没有明确的宗旨,或趋时媚俗, 或一味模仿, 或像开杂货铺,文章游离于期刊宗旨之外,这样的期刊迟早会被市场淘汰。美国学术期刊《科学》的宗旨是:“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发表重要的原创性科学研究和科研综述,成为世界顶级的科学期刊。国内知名期刊《读者》以“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为办刊宗旨,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

(二)体例形式各异、错综变化的组织结构

《史记》依据古文的一些史书体例,创造性地确立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这五体结构,体例的变化能够有效地完善单一体例撰史的不足,各种体例相互配合、呼应,形成《史记》的立体结构。

而现代期刊也同样要有体例的变化,有主有次,有庄有谐,有长有短,有图有表,相互配合,协调布局。而学术期刊的体例较少,但也要适当考虑体例的变化,除了学术论文之外,可以有学术会议记录、笔谈,学术人物采访,新书评介等体例。同时,期刊会依照文章内容的科学性、编排的逻辑性、作者的层次性、体例的形式化等特点,把期刊的众多文章分若干栏目,并确定相应的栏目名称,从而使期刊更有层次性、逻辑性、条理性,显得疏密有致,多姿多彩。栏目设定后,尽量要保持栏目的相对稳定,从而形成特色栏目以至名栏,而著名栏目主持人组稿点评等又会使整个期刊熠熠生辉。特色栏目是期刊的眼睛,要把特色栏目与其他一般栏目兼顾配合,既有期刊的整体形象又有特色栏目的灵动耀眼。比如北京鲁迅博物馆主办的《鲁迅研究月刊》,刊发的文章体例灵活多变,既有学术论文栏目“作品与思想研究”“比较研究”“新文化研究”“同时代人研究”“翻译研究”“影响研究”“学术争鸣”“鲁迅研究之研究”“域外鲁迅研究”等,还有推出学术新人的“青年论坛”以及“研究资料”“拾遗补正”“书讯”“随笔”“书评序跋”等小栏目,期刊既有深度的学术论文,还有清新淡雅的随笔散文,既有宏文大论,也有小豆腐块的资料与拾遗补正,体例形式灵活多样,期刊显得丰富多彩。

(三)用例真实文献核实的严谨科学的编辑态度

《史记》的“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使司马迁有着清醒、独立、无畏、叛逆、批判的信史精神。他实地调查,寻访遗踪,收集民谣,考察山川,他查阅皇家档案典籍,对文献进行勘误校核,而最重要的是他的“不虚美,不隐恶”的信史精神,成就了伟大的司马迁。

司马迁的这种求真务实、严谨科学的撰史态度对现代期刊也有着重要的启示。现代期刊更新频次加快,案例材料数据更多,资料来源更复杂,编辑配合程序更纷杂,因而要保持严谨科学的编辑态度,务求学术观点的新颖、独创,坚决反对学术不端行为以及编造伪造实验数据,对案例、文献、数据、人名、地名等要核实,务求真实。美国著名的贝尔实验室的德国物理学家舍恩被发现有大量伪造重大实验结果,舍恩的研究领域是凝聚态物理和纳米技术,在大约三年间,他共参与发表了90多篇论文,特别是在2001年,平均每8天就有一篇有他署名的论文发表,这些论文多数发表在顶级学术刊物上。舍恩在《科学》发表的8篇论文,在《自然》发表的7篇论文,在《物理评论》发表的6篇论文都已在2003年被撤销,之后康斯坦茨大学也撤销了他的博士学位。[9]这种求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是学术期刊对公众与社会应负的责任。不过这只是事后消除负面影响,是补救措施。要真正杜绝这种学术造假,却要求编辑在刊发前有火眼金睛,遇案例、文献、数据、人名、地名等敏感信息多核实多查验,决不能想当然、臆想、想象。

(四)特色鲜明风格浓郁的期刊品牌知名形象

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爱憎褒贬,他选取材料的好奇爱奇取向,从而使《史记》有着强烈的主体抒情性以及爱奇的风格特色,都使《史记》有着鲜明的司马迁的烙印。这也是《史记》吸引读者的主要原因。

现代期刊要在期刊林立之中有一席之地,也应有它的风格。期刊的风格一般认为是指它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统一的、一以贯之的个性、思想和艺术特点。期刊的风格表现在刊物的宗旨、内容选题、形式体例、字体印刷、装帧设计等,而且是在较长时间内逐渐在公众视野中形成的期刊整体形象。如果千刊一面,没有风格特色就会泯然众刊矣。专业性的学术期刊容易办出特色,是因为期刊研究的领域有着独特、异质化的特点。而高校学报要办出特色,除了文章本身就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外,期刊一定要利用高水平的学术资源,办出特色栏目。比如《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教育部名栏“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安阳师范学院主办的《殷都学刊》的“殷商文化研究”栏目、曲阜师范大学《齐鲁学刊》“孔子·儒家·齐鲁文化研究”栏目、《许昌学院学报》的“魏晋史研究”栏目、《滨州学院学报》的“孙子研究”栏目、《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的“船山研究”栏目、《闽江学院学报》的“闽文化研究”栏目、《邯郸学院学报》的“赵文化研究”、《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等,都是地方高校利用地域文化的特色优势,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从而做强栏目的。同时,司马迁的爱奇观念,启示期刊要注重那些创新性、特异性的选题,增强期刊文章的趣味性,能够更吸引读者。

(五)客观辩证严谨的人文立场

司马迁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者,他秉持着辩证客观、兼收并蓄的思想立场,对诸子思想既不全盘接受,也不一概否定,他的思想构成是非常复杂的,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他吸收了其他一些学派的合理、客观、辩证、先进的观念,整齐百家杂语,因而他的思想也有道家、荀学、墨学、法家等思想倾向。正是基于这样的立场观念,司马迁的人才思想、社会治理思想、法制思想、经济思想、政治思想、女性思想、民族思想等都有了辩证的光芒,甚至有了一定的先进性、超前性与科学性。

现代期刊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传递社会正能量,因而思想立场非常重要。在遵守国家政治纪律与宣传纪律的同时,尊重知识产权,鼓励文化创新,杜绝学术不端、捏造数据、弄虚作假等现象出现。司马迁有着自己的情感倾向与人文精神,虽然他同情项羽,但他不会情绪化地改变历史事实,他用互见法在其他篇章写出了项羽的种种缺点。虽然他厌恶刘邦,写出刘邦种种人性的卑劣,但依然赞扬了他反秦抗暴、建国创制之功。期刊编辑也有着一定的思想立场倾向,但在大是大非、世界观、价值等正确的情况下,对于一些学术讨论争鸣,决不能因自己的好恶删改稿件,也不能以片面、绝对化、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等态度处理稿件,要始终秉持着客观、公正的公心,能够兼容并蓄,尤其是对于争鸣性的论题,要注意刊发两方面观点的文章,使期刊真正成为学术讨论的公平博弈的平台。司马迁的重商业发展经济的思想启示期刊要站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潮头,期刊文章要有助于推进经济发展,要重点系列推出能产生社会效益的文章。司马迁的民族平等思想也契合了我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强调国家平等,包容互让,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它启示现代期刊要有广阔的国际视野,他坚守国家平等、民族平等,要坚守文化自信、保护民族文化,对外来文化要辩证接受,不崇洋媚外,使现代期刊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与开放先进的时代价值。

司马迁的编辑宗旨、体例归类、实录精神,主体抒情化以及辩证客观、兼容并包的辩证、超前、进步的思想体系,形成了司马迁丰富、博大、科学、严谨的编辑思想。司马迁虽然是一个朴素的唯物主义者,但他不自觉的编辑实践使《史记》获得了巨大成功,之后《史记》五体结构成为后世史书范式,影响深远。司马迁的编辑思想启示现代期刊也要有准确科学、传承优秀文化的办刊宗旨,要有体例形式各异、错综变化的组织结构,要有用例真实文献核实的严谨科学的编辑态度,要有特色鲜明风格浓郁的期刊品牌知名形象,要有客观辩证严谨的人文立场。

猜你喜欢
体例司马迁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注释体例
注释体例
注释体例
注释体例
专家学者为“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三十周年题词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人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