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皮影艺术传承现状与发展研究

2018-03-07 06:12蔡静波刘向斌肖晓珍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7期
关键词:老腔皮影戏皮影

蔡静波,刘向斌,肖晓珍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西安 710100)

皮影艺术包括皮影戏和皮影雕刻两个方面。皮影雕刻传统上是为皮影戏刻制道具,现在则以刻制供人观赏、收藏和馈赠的礼品为主。

皮影戏,被誉为“中国戏曲之父”和“世界电影之父”;以华州皮影戏为代表的陕西关中皮影戏,近年来多次应邀到全国各地演出,甚至多次应邀走出国门,用古老的艺术形式向世界传播华夏文明,是陕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早在2006年就被文化部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于2007年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还有东路碗碗腔皮影戏;同属关中皮影范畴的周至皮影戏、扶风碗碗腔皮影戏、同朝皮影戏也于2009年被列入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为皮影戏提供道具的“华县皮影制作工艺”以及礼泉皮影(民间艺术类)分别于2007年和2009年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和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皮影艺术无论是雕刻还是皮影戏,在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同时,也都先后确定了不同级别的传承人。列入保护范围,确定传承人,说明皮影艺术传承的现状均堪忧虑。

本文拟就皮影艺术的历史渊源、现状以及设想的措施做一陈述,以期得到大家的关注。

一、关中皮影艺术的范畴

关中,即指陕西省的关中地区,或称关中平原、关中盆地,其范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南倚秦岭,北临“北山”,渭河纵贯其间,东西长约360公里, 西窄东宽, 总面积约3.9万平方公里,包括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五市及杨凌示范区。关中是华夏古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 这里气候温和、地势平坦、 河流纵横、土地肥沃,为陕西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自然条件最好的富庶之地,古时号称“八百里秦川”。 “关中”之名,古已有之, 《史记索隐》韦昭曰:“西以散关为限,东以函谷为界,二关之中谓之关中。” 《长安志》:居于函谷关(东),大散关(西),萧关(北)和武关(南)四关之中部,故称关中; 《史记集解》:“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函谷,即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县东北;散关,即大散关,在今陕西陇县西北。现通称秦岭以北,黄龙山、桥山以南,潼关以西,宝鸡市(含)以东的渭河流域地区为关中。[1]3

关中地区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空间孕育出了独特的关中皮影,而关中皮影在同是关中大地的各个地区,由于受不同的地理、民俗、方言等影响,产生了多种声腔形式,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如华阴老腔、华州碗碗腔、富平阿宫腔、咸阳弦板腔、宝鸡碗碗腔(灯盏头碗碗腔)等,它们都与当地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或生存空间,特别是民风民俗紧密融合,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特征。

二、皮影艺术的概念及其源流

皮影,亦称灯影。顾名思义,就是用牛皮等刻制的人、物等图形借用灯光的照射通过签手的操作在亮布上演戏而得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2]

据考,皮影滥觞于西汉时方士李少翁为汉武帝李夫人招魂的弄影术[3]3952,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皮影,虽然始于宫廷,但从地域来讲,在古代交通和传媒都不发达的情况下,陕西民间应该是这一技艺最早接受和传播的地方,而后才从这个地方传向其他地方。无疑,陕西是皮影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因此,有学者说:“世界影戏源于中国,中国影戏源于陕西,陕西影戏源于华州。”[4]43

自汉以后,历经两千多年传播、演进,皮影艺术流向全国。近世以来,皮影艺术虽然日渐受到现代传媒的影响,但目前全国还有大约十几个省份存有皮影这一传统艺术。具体来讲,除陕西省外,还有河南、河北、山东、甘肃、四川、重庆、湖北、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内蒙古等省市。在全国众多的皮影艺术地域中,又以陕西华州、河北唐山、山东泰安、四川成都皮影较为有名。就关中皮影来讲,皮影大致可以分为四大流派:东府的碗碗腔皮影,南路的道情皮影,西府的弦板腔皮影和北路的阿宫腔皮影。

但无论是全国还是陕西,无论是皮影艺术历史的悠久,还是皮影雕刻的精细、皮影戏唱腔的委婉,都以陕西华州皮影最为有名。应该说,华州皮影是关中皮影的缩影。

三、关中皮影戏的流播与唱腔特点

皮影戏因为唱腔不同而名称各异。陕西关中皮影,从地域上讲,主要是指渭河两岸以皮影为表演载体以不同唱腔形成的各种皮影戏,如华阴老腔皮影、华州碗碗腔皮影、富平阿宫腔皮影、咸阳弦板腔皮影、宝鸡的碗碗腔(灯盏头碗碗腔)皮影,以及秦腔皮影等。

(一)华阴老腔皮影

老腔皮影,俗称“老腔影子”,发源于华山脚下的华阴双泉村,流传于华阴、潼关、大荔、河南灵宝等周边地区。关于老腔的发源,有三种说法:一是“拉船说”,因为双泉村地处黄渭洛三河交汇处,这里古代漕运繁忙,当地人多投身于漕运拉船,以此谋生。而为了集中合力拉船,逐渐便形成了一种一人唱众人合的帮腔——拉波形式,迄今老腔演唱中还保留着这种一呼百应的传统形式。二是“兵营说”,据说双泉村曾是西汉的京师粮仓所在地,而戍守粮仓的士卒闲暇无事,自娱自乐,逐渐形成了皮影娃娃的唱腔。三是“孟儿说”,传说清代湖北老河口有位名叫“孟儿”的说书艺人沿途乞讨,逃难途径双泉村时,被张家祖先收留,孟儿为了报恩,将自己的说唱艺术传给张家人,后又融入皮影,发展成为老腔皮影。因为“孟儿”来自湖北的老河口,故称该声腔为老腔。[1]26-30老腔乐器分为文场和武场两种。文场有月琴、板胡、梆子、钟铃;武场有大锣、马锣、手锣、引锣、小勾锣、大铰子、小铰子、板鼓、战鼓、长号、木头等。其中木头为老腔独有,当演到高潮时,下档用木头按节奏猛击坐下板凳,发出强烈声响,增强激越气氛,此时众人齐唱,帮腔拉波,满台激昂。老腔的唱腔特点是粗犷、豪迈、高亢、激越。

(二)华州时腔(即碗碗腔)皮影

时腔皮影,即碗碗腔皮影。称时腔,是相对于老腔而言。因其在伴奏乐器中,有铜碗碗,故称碗碗腔。碗碗腔皮影发源于同(州)朝(邑)——即今大荔县,盛传于二华(华州、华阴)、渭南、蒲城、白水、澄县等地。[1]34时腔乐器有三类:弦乐器包括月琴、硬弦、板胡;管乐器包括唢呐和马号;打击乐器包括梆子、碗碗、手锣、云锣、大锣、堂鼓、铙钹、铰子等。[2]23其唱腔特点是委婉、优美、柔和、细腻。民间有“一清(曲子戏)二黄(汉调二簧)三秦腔,细腻不过碗碗腔”[5]之说。

(三)富平阿宫腔皮影

阿宫腔,又名遏工腔,亦称北路秦腔。主要流布于关中的礼泉、兴平、咸阳、泾阳、三原、乾县、富平等地。关于阿宫腔,据艺人口述,其来源有三种说法:一是阿宫腔是秦朝阿房宫中戏曲演唱的一种声腔。当年项羽火烧阿房宫后,大批宫娥、歌舞伎逃出,流落到礼泉、兴平、泾阳等地,以卖唱为生,演唱此调,唱腔拖音中有“噫……咽……”的假嗓高音,细腻缠绵,音轻语柔,是为宫中遗风。二是阿宫腔产生于礼泉民间流传的遏宫小调,说是20世纪初有人曾在礼泉、兴平交界处的店张镇灯影戏台上看到一副木刻对联“高画清诗见槐里,小工遏调出礼泉”。槐里即今兴平,小工遏调即遏工小调,“工”谐音“宫”,这里为作诗求对仗而采用了倒装。三是阿宫腔实为北路秦腔,因为灯影艺人需一人演唱生、旦、净、丑、末不同声音,而且要轻唱重说,唱腔声高需遏到“宫”上,故称遏宫腔,以别于秦腔。阿宫腔的唱腔特点是不沉不噪,激越委婉,比秦腔柔腻,较迷糊、碗碗腔刚劲,善于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1]42-43

(四)咸阳弦板腔皮影

弦板腔,又名板板腔,主要流行于礼泉、兴平、武功、周至及甘肃东部的庆阳、正宁、宁县、天水、合水和兰州等地。关于弦板腔的起源,据《陕西省戏曲志·咸阳市卷》引王绍猷考证:弦板腔皮影起源于宋代,产生于礼泉、乾县、兴平等地,而以礼泉为核心。因主要演奏乐器“弦子”(二弦)和敲击乐器“板子”而得名。俗称“四人忙”。具体分为两部分:在“亮子”操作并兼演唱的叫“前手”,后面乐队的三人叫“后手”,其中一人敲鼓兼弹三弦,一人拉二弦带拍铙钹,一人甩呆呆(板子)兼大锣、唢呐、大号、小锣。后来或可增加四手、五手、六手,加入板胡、二胡、笛子等乐器,有“四紧六松活”之说。弦板腔是在陕甘民间音乐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成的,故其唱腔特点是豪迈奔放,慷慨激昂,适于表现英雄豪杰一类武打戏。[1]46-47

智能建筑不仅仅是智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上的简单应用,而是基于建筑设计、施工、运营、服务等各环节与高新技术开发、嵌入、使用等各方面的深度融合,需要多专业、多学科、多工种的共同努力与配合才能最终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五)宝鸡碗碗腔(灯盏头碗碗腔)皮影

灯盏头碗碗腔,又名“西府碗碗腔”“灯盏头腔”“灯盏子”“碗碗腔”“千阳腔”,因用小铁棒敲击灯盏头而得名。为陕西千阳境内独有的皮影戏。清乾隆五十年左右,最早出现于关中西府宝鸡市千阳县南寨镇南寨村,因为风格独特而颇受欢迎,后传到周边的陇县、凤翔、宝鸡以及甘肃的灵台、平凉一带。灯盏头碗碗腔使用的乐器同其他剧种一样,有文、武场面之分。武唱文不唱。文场面乐器包括木板胡、竹笛、月琴、二胡、唢呐、马号等。武场面乐器有灯盏头、连环板(又称莲花落板板)、平鼓、铙钹、手锣、勾锣等。排列顺序以笛为主,板胡为辅,其余列后配合伴奏。灯盏头在唱板中有节奏地撞击发音,平时不用。此剧用人少,组合形式简单,一班少则四人,多则六人。灯盏头碗碗腔的唱腔特点是真假声结合,清越幽雅、婉转缠绵,柔和圆润,击节声清脆,欢音轻松欢快,喜悦流畅,苦音哀婉缠绵,如泣如诉。[1]49-55

(六)秦腔皮影

秦腔皮影主要流布于关中的宝鸡、咸阳一带,几乎各县都有。关于何时开始用秦腔为皮影戏演出,今已无从可考。秦腔源于陕西和甘肃一带的民歌、小曲,因采用木梆子击节,发出“桄、桄”之声,又名“桄桄子”“梆子腔”。因为古时陕甘均属秦地,故名秦腔。秦腔盛行于陕,流布四方,除西北五省外,还向东、向南流播,据中国戏剧史研究家齐如山在《中国戏剧源自西北》中介绍:“大凡梆子腔调亦来源于陕西的秦腔。”秦腔的唱腔特点是慷慨激昂、苍劲悲凉,既有西北黄土高原浑厚深沉、豪放激越的刚劲,又有缠绵悱恻、细腻柔和、轻快活泼的特点。其苦音易于表现深沉悲痛、凄楚怀念的感情,欢音善于表现轻快喜悦、爽朗热烈的情感。[1]55-56

显然,关中地区的诸种皮影戏各具特点,都曾为所在区域的人民提供了艺术享受。但现在,这些具有不同唱腔特点、颇受人民欢迎的传统艺术,正处于濒临危亡的境地,亟需我们保护、传承。

四、关中皮影艺术的传承现状与发展困境

皮影戏的技艺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和其他民间技艺一样,历来是不轻易外传的。皮影戏的技艺传承有家族式传授和非家族式传授两种。[1]68

家族式传承,顾名思义,就是在家庭内部进行传承,父传子,子传孙,传男不传女;非家族式传承则是指艺人采用师带徒的形式给家庭以外的人传授技艺。家族式传承的原因自不必说,非家族式传承师傅带传徒弟则因素很多,要么师傅与徒弟两家为世交;要么徒弟有恩于师傅,师傅要回报;要么徒弟德行好,师傅愿意传授,等等。

但无论是家族式传承还是非家族式传承,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师傅愿意教,徒弟愿意学。倘若只有师傅愿意教,而无人愿意学,这技艺便无法传承。皮影戏的技艺现在就面临这样的困境!

皮影戏曾是关中地区民间婚丧嫁娶、老人过寿、乡村庙会等一种传统的娱乐形式,历来颇受欢迎。东府皮影戏班一般由“前声”“签手”“上档”“下档”和“后槽”五人组成,俗称“五人忙”。其中,“前声”,或称“前首”,即主唱,他一人弹奏月琴,唱兼道白,并带打堂鼓、边鼓和手锣;前声须具备唱念、打击乐等全面技能,是影戏班社中居首要位置的人物。“签手”,亦称“挑签儿的”,负责操纵全部皮影人马的活动及场景布置,时而兼带帮腔,其位置处在亮子跟前。“上档”,亦称“二股弦”,负责操作乐器的二弦子、铙钹,兼吹唢呐、大号,有时帮腔,演出时位居“前声”右侧后。“下档”,亦称“板胡儿”,负责操作板胡,兼吹唢呐、大号;另外还需与“签手”配合,帮签子、择人马、接头、添油、拨灯,有时帮腔,位居“签手”左侧。“后槽”,亦称“打后台”,负责操作梆子、铰子、大锣等打击乐,有时帮腔,位居亮子的中后。[6]266-267皮影戏台的搭建,比较简易,由顺口溜形象地表达了其材料用物:“棉条一卷,清油灯一盏、两张方桌、九块楼板、用椽九长九短、五张芦席一卷、四条麻绳一绾、十二根线一串、撇一把镢头、啥都甭管。”[7]265人们对皮影戏的描述更是形象逼真,令人叫绝:“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奏的悲欢离合调,演的历代奸与恶;三尺生绢做戏台,全凭十指呈诙谐;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如此简单易行、倍受百姓欢迎的民间艺术,到了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1980年代以来,随着电影、电视、网络、手机等新的传媒手段的相继出现,皮影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受到不断的挤压,受众越来越少,在过去皮影戏盛行的农村,如今“一旦遇到红白喜事,偶尔有人请皮影演出,观众也只有少数拄着拐杖的老年人。他们不是看戏而是听戏,也许连听戏也不是,只是在皮影营造的氛围中进行着当年的追忆”[8]。同时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皮影艺术除了几位老艺人还在坚守之外,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愿意传承。无人愿意学演皮影戏的根本原因是学戏不易,即使学会了,也难以以此养家糊口。

概而言之,时代的冷落,观众的流失,收入的微薄,生活的窘迫,使传承千年的的影戏演出无可奈何地走向衰落。[8]

当然,皮影艺术的萎靡和濒临消失除了上述市场经济和新媒体的冲击等原因外,其自身也有一定原因,主要是曲目老化,没有与时俱进、短小精悍、诙谐幽默、受年轻人欢迎的、反映现实题材的作品;而且节奏缓慢,唱腔单一。现在的年轻人对老剧目故事情节不懂,对传统艺人的唱腔话语又听不清,因此,他们很难与剧中人物及其故事产生共鸣,所以也就很难有兴趣、有耐心去欣赏这一民族瑰宝。

目前,关中皮影艺术除了华阴老腔、华州碗碗腔皮影相对走红外,皮影艺术的总体状况令人担忧。据统计,关中地区从事皮影的艺人不足300人,而大多年事已高。具体来讲,华阴老腔有6个班社,其中人员相互有交叉;碗碗腔皮影有15个班社(华阴4个、华州6个、大荔2个、白水1个、临渭2个);富平阿宫腔皮影有1个班社;咸阳弦板腔皮影有4个班社(礼泉2个、乾县2个);宝鸡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有2个班社(千阳县);秦腔皮影有2个班社(岐山县1个、兴平市1个)。

五、对关中皮影艺术传承的思考与建议

皮影是一种植根于民间的传统艺术,它是我国古代社会民间艺术的结晶,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的生产发展和民俗、宗教、风情、意识形态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皮影制作,虽然东府追求的是皮质薄光、造型敦厚、刀工略细、色泽较全的特点,西府追求的是皮质粗厚、造型瘦高、刀工粗犷、着色单调的特点,但无论东府西府,其皮影都具有刻工精湛、色彩鲜艳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而皮影戏作为我国一种民间戏曲艺术,自传播到海外以后,一直受到外国人的喜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常应邀到国外展演交流,用艺术的形式为世界了解中国铺石垫路。因此可以说,皮影艺术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

关于皮影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年来,各级政府与文化部门还是做了大量工作,如给不同级别的皮影艺术传承人发放不同标准的资金补助等,但仍是杯水车薪。为了这一古老的民间民族艺术形式能够继续流传,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高度重视文化兴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制定措施,切实把皮影艺术当作全省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保护和传承的议事日程,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和汇报上;不能需要时拉出来演一次,拍几张好照片,录几个视频,平时则没人管,理也不理。关中皮影艺术传承必须搭建传承平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外地经验,保护和传承皮影艺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和做起:

1. 制定传承规划,明确传承要求。俗话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艺术人才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培养,因此,首先要考虑制定一个三、五、十年的短、中、长期规划,分别提出不同的培养目标,即传承要求。

2. 确定传承基地,组建传承队伍。在政府所属文化部门或二级单位选择确定一个固定场所作为传承基地,并从全省皮影现有演出班社中筛选出德艺双馨、愿意为传承做出贡献的艺人组建传承队伍;招收热爱皮影艺术并有一定基础的年轻人为学徒,跟师学习。常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皮影艺人从初学到演出,不会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坚持演练才行。

3. 落实传承经费,确保传承效果。皮影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自然属于上层建筑,而任何上层建筑都受制于经济基础。换言之,没有经济基础的支持,任何上层建筑都无法存在。皮影艺术,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尤其如此。传承艺人与学徒,和其他人一样,首先要生活,要生存,因此,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列出预算,从国家下拨的保护与传承经费中拿出一定资金,必要时也应配套一定资金,用于支付传承艺人和学徒的基本生活。否则,所谓的保护和传承都是一句空话。

4. 组织创作团队,创作新型剧目。皮影艺人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他们除了对传统皮影艺术的钻研和继承外,很少能进行创新。因此,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政府主管或职能部门可考虑组织或邀请有关人员创作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和审美特点的皮影剧目;同时考虑对其舞台灯光照明设备进行改造,添置显示传统剧目唱白字幕功能的设备。

5. 积极组织演出,加强推介宣传。地方政府要根据当地实际,利用大型文化、旅游宣传活动或民间民俗节日,组织皮影艺人进行演出,给予一定的费用或补助。这样既保护传承了皮影艺术,也活跃了文化,同时达到对外宣传、推介的目的。

6. 筹建博物馆,收藏皮影艺术珍品。目前,四川、广东、河北、山东等地都陆续建立或正在筹建皮影艺术博物收藏馆、非遗博物馆,而陕西省关中作为皮影艺术的发源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却没有这样一个与之匹配的文化设置,颇有不足之感。而据悉目前陕西省尚有一些皮影艺术的收藏者,他们收藏了不少清代至今的皮影艺术珍品,有捐赠给国家和政府的意愿,以求妥善保管。

7.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多途径保护与传承。皮影艺术的保护与传承,除了运用传统途径如培养传承人、建立观众皮影博物收藏馆外,还要利用现代化数字化手段保护进行保护与传承。早在2005年,国务院就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建立关中皮影艺术数据库,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等技术,实现皮影艺术的科学归类与管理,以数字化的各种信息为内容,不仅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宣传,从而达到记录、保存、传承、传播、利用、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皮影艺术,既然已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那就说明它不再是皮影艺人单打独斗的兴趣和爱好,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艺术种类。因此,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就应该认真贯彻执行,制定措施,加强监管,切实把政策落到实处,把党和国家的阳光雨露照撒在皮影艺人的头上,为全省皮影这一民族瑰宝的保护与传承做出无愧于自己职责、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猜你喜欢
老腔皮影戏皮影
唱首老腔给党听
我们来演皮影戏
老腔新韵绕梁来
老腔唱新歌
皮影戏
月光皮影
我爱皮影
不老的皮影
我发现了皮影戏的秘密
皮影戏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