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海艳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习作教学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对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习作教学中,要确定习作教学的目的、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注重写作方法,才能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
随着语文课程的不断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要求越来越高。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积极采取策略,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培养作文写作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阅读知识体系、激发写作兴趣都有着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一、精读优秀文本,掌握习作技巧
小学生的词汇量少,接触到的习作大多是课本上或者课外读物上的,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习作进行习作的教学。小学语文教材作为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经常和直接接触的重要文本,大多是精心选择的优秀文章,不管在习作内容还是在技巧方面都很典型,因此教师可以从教材上选取优质典型的文章作为文本,重点讲解。优秀的文本不仅可以完成课文讲解任务,积累学生的习作素材,也让学生学习到习作技巧。例如,教师在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课文《花的学校》的讲授中,对一些描写雷雨精彩的文段,如在“树枝在林中互相触碰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句对雨中树枝树叶的描写,“互相碰触”“簌簌地响”,用拟人的手法来形容风雨中的树叶,“雷云拍着大手”形容雷声,教师带着学生朗读,并讲解文中的修辞方法,让学生对事物有着更加清晰的概念,学会一些用词技巧,提升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
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心强、喜好模仿的年纪,因此可以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充分利用小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让他们学习熟悉掌握习作技巧。教师教授学生一些技巧后,学生就会不自觉地运用这些技巧在自己的习作中。
教师还可以通过动画的方式展示课本,或者根据课本内容编排情景剧,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去精读,提高学生对理解课文的程度学习习作方面的技巧。
二、培养良好习惯,积累写作素材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增加阅读量,积累阅读素材对于小学生的习作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选取或订阅一些课内课外的读物,让学生每天坚持阅读一篇文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积累一定的习作素材。例如,教师给学生订阅《语文报》,让学生每个星期完成一期的阅读,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上交给教师查阅,逐步养成阅读和习作的好习惯,也为习作储备素材。优秀的课外书对开阔学生的视野、积累素材、提高学生的习作技巧和习作能力有重要作用,也能提升教师在习作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优秀期刊文章的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积累写作素材,如果只是读熟悉的东西,死记硬背写作法则,学生的语文习作学习就会进步很慢,甚至止步不前。
教师在课外时间让学生多读一些有益的书籍,难度既要符合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例如阅读《寄小读者》和《列那狐的故事》等书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同时也为学生积累素材。这样在习作课上,小学生不会为没有写作素材而发愁,能够利用自己看过的故事充实自己的写作。当然不是让学生抄袭事例,而是通过事例来“举一反三”联想自己的实际,提高教學讲课的课堂效率。例如,当教师讲到《列那狐的故事》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想要表达的思想,同时为学生讲解描写故事的一些技巧。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作者的思想,体验写作技巧,然后学着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加强思想交流,提高习作能力
除了要加强阅读之外,与人进行思想的交流与分享对于习作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我手写我心”,语言表达的就是心之所想,习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思想和想要表达的观点写到纸上,用各种词汇或者修辞手法进行稍加润色,完成一篇传递思想与情感的文章。因此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与他人的交流,让学生感悟文字和语言的魅力,扩展知识,促进情感的交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习作的能力。
例如,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有关文章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与学生交流作者的写作技巧。或者教师在布置完习作题目和要求后,给学生留有10分钟时间,让他们与同学互相交流写作素材,表达自己的看法,进行习作技巧的交流。在完成习作后,与同学分享优秀的习作,以供学习和借鉴,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教授三年级上册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最喜欢什么季节,有什么值得你喜欢的地方?”“如果让你写自己家门前的小道,你最想写哪个季节?”,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调动他们交流的积极性,也增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对文章深入分析,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从而实现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目的。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己作为指导者的角色,适时给出一些意见,纠正他们不恰当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联想实际生活将习作素材融入小学语文习作中,让学生的作文更加丰富,语言形象生动有趣。
总之,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想要提高课堂习作有效性,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课本教材与课外书,而且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交流,让学生在自然中感受写作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结合小学生的思维,改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艳瑚.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习作体验教学[J].考试周刊,2018(26).
[2]徐红奇.小学习作教学有效性策略探析[J].作文教学研究,2015(5).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