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兵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 2260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1]因而,整合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合(以下简称“教育融合”)的载体,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
要转变高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必须改变以往宽泛空洞的文化宣讲和应景式的庆祝活动等方式,深入研究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审美情趣等德育功能,直面现实矛盾,解决实际问题,感召人、感染人和感化人。
要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多元务实、个性独立张扬等特点,搭建充分调动学生感官体验的物化载体,激发学生热情的活动载体以及有领导力和组织力的组织载体。
互联网时代,技术进步为文化传播提速、扩容提供了便利。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和传媒工具将会给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唤起学生的文化记忆、文化共鸣和文化自觉。
高职院校在教育融合上所借助的载体大致包括纪念馆、博物馆、工作室等物质载体、包括课堂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活动载体以及包括学生社团、行政部门、二级学院的组织载体三类,但是为什么依托多种多样的载体,教育效果影响范围不广、收效甚微呢,其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学校存在重技能轻人文的短视功利思想;二是没有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是学校提供的技术、经费保障不给力。
由于学校对教育融合只是宏观上提出要求,没有落实分工,缺乏过程监管,一是专业课教师游离于教育融合之外,认为这是公共课教师的事情,与己无关;二是团学部门、宣传部门和社科部门各自为政,以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为要;三是学校没能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企业、社会资源,协同开展工作。
由于我们认识水平、重视程度和落实情况的不同,有些高职院校和中小学开展的教育融合没有明显的层次差别,内容上比较肤浅,形式上比较简单,手段上比较单一,方法上比较呆板,没有体现高等教育对学生人文修养的深层次要求。
首先,高职院校要规划好教育融合的方向和目标。高职院校党委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立足服务于服从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性要求、个体全面发展的差异化需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不同目标层级开展教育融合的顶层设计[2]。
其次,整体性谋划教育融合的蓝图架构、任务分工和责任清单,推进项目化管理和考核制定实施意见。
最后,统筹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的德育功能,真正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
首先,打破部门工作壁垒,选拔专业化的教师组建工作队,全程参与项目策划、活动设计、组织实施到效果反馈,保证工作的科学和高效。
其次,打通学生德育素质测评的通道,强化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德育教育、管理和考核,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德育指标权重。
最后,加强与政、企、社的联系,为学生接受精神文化的熏陶感染和实践体验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多的便利、给予更有力的保障。
首先,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合作单位的兼职教师、专业课教师和从事德育工作教师充分挖掘行业文化、企业文化、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等德育资源,把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根本任务落实到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技艺训练的全过程。
其次,把蕴含传统文化元素、体现家国情怀、社会关爱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意以及文化自信的内容融入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之中,使学生在创新创业学习和实践中感悟创新文化、弘扬创新创业道德规范、法治精神和改革精神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涵养良好的人文素养。
最后,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发挥师生的专业优势和文艺特长,跨学科跨部门的组建项目攻坚,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及时给予嘉奖。
首先,支持和鼓励教师借助信息化、数字化等技术力量,在教学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中使传统文化以鲜活的形态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涵养学生的文化趣味和艺术审美。
其次,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利用新媒体加强中央会议精神和文件精神的宣传解读和解疑释惑,强化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引导,消除青少年学生的模糊认识。针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内涵修养、人文底蕴和行为规范上存在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最后,调动学生自管会或团学组织,发挥学生领袖榜样示范和朋辈互助的积极影响,协助解决学生们思想上的困惑、生活上的难题,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和谐文明、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3]因此,只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整合和创新教育融合的物质载体、活动载体和组织载体,才能使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学生普遍认同和接受,才能为学生自觉遵守和践行,从而成为学生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