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发问促思考求创新

2018-03-05 18:05宋海芬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

宋海芬

【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经常错误地以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工具或手段,解决问题才是最终的目标。其实不然,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也是目标,而且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是创新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可以从课堂创设生活情境,课后创建“数学广角”,不定期开展“未学先问”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创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总目标从知識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述。其中“问题解决”这一目标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而我们教师经常错误地以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工具或手段,解决问题才是最终的目标。其实不然,解决问题是目标,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也是目标,而且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由此可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能让学生有所创新,走向成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提问,最终直至问题解决。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验探索的魅力,感受创新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决的问题一般都是教材给出的,或者是教师提出的。那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从而让他们主动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去思考、去研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一、课堂创设生活情境,诱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这些问题往往产生于具体的情境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伊始,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缺少明确的数学任务或数学问题的“数学情境”,要求学生根据其中的信息提示来发现和提出问题。但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最终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就有一幅主题图,其实这就是一个很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情境”。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学校要组织一个参观博物馆的活动,二年级同学的参与情况如下”来引入,由此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寻找相关数学信息,并找出从表面看没有关系的一些信息之间的联系,加以提炼,最后鼓励学生用数学的语言或符号等以“问题”的形式表达出来。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这样有趣的数学情境,来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以此调动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像这样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观察发现问题,通过提炼提出问题,通过思考解决问题,这就是一个思维成长的过程,也是创新的开始。

二、课后创建“数学广角”,诱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这里的“数学广角”是指在班级中创建一个供学生共同讨论、研究、解决数学问题的区域。教师可以在教学完一个新内容或解决了一个新问题后,让学生提出想进一步解决、研究的问题,再由教师选择合适的问题在“数学广角”中展示,供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直至问题解决。这样既可以在课堂学习之余为学生提供一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同时也提供了学生展示自己所发现的数学问题的平台。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中的乘法分配律时,可以根据教材提示学生:如果不是(a+b)×c=a×c+b×c,而是a×(b+ c),那会怎样?学生可能还会想到:如果不是(a+b)×c=a×c+b×c,而是(a-b)×c呢?如果不是(a+b)×c=a×c+b×c,而是(a+b)÷c又会怎样?……这些数学问题,教师可以一个个地在班级的“数学广角”里进行展示,供学生在课余餐后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或教师指导等方式解决问题。

相信通过“数学广角”里的活动,能让学生在不断反复的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分析、学会解决。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已学知识进一步思考发现和提出问题,还能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再认识,让学习成为思维训练、思维提升的重要途径,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三、不定期试创“未学先问”,诱发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定期地选择某个单元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未学先问”。师生共同将发现和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选择有共性的、有价值的问题形成“知识链”。教师再根据这些“知识链”来展开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方法。当然,对于个别学生的个性化问题,则鼓励学生自主开展研究。

例如,在准备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这个内容之前,我们可以先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提一提关于三角形的问题。然后将三角形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选择有共性的、有价值的问题形成关于三角形的“知识链”( 如下图),根据这些“知识链”进行三角形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肯定能学得更扎实有效,且事半功倍。在梳理这个“知识链”的时候学生已经对三角形所有知识进行统筹的思考,厘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便于之后的整理与复习。

学生的提问,引发了班里其他同学的关注,也强烈地刺激了他们的感官,促使每一个学生去思考。学生的提问也为研究知识要点、关键点提供了方向,使学习更有针对性,无形之中提高了学习的实效。像这样不定期地进行“未学先问”的尝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出质疑,给学生勇气,给学生机会,让思考伴随着学习。这样一来,不仅推进思维的深入,从而也促使学生学习的深入。

总之,提出问题比机械地解决问题更重要,善于提出问题更有助于对问题的思考,还能促进对知识点的再认识。因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敢问、想问、能问、善问。

参考文献:

[1]祁顺城.基于学习需求 拓展问题视野——有关学生提问能力训练的探索[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6(1~2).

[2]陈文东.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4).

(浙江省桐乡市洲泉镇中心小学 3145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
基于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思考
课堂五环节中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如何加强技工烹饪专业一体化课堂教学管理
科学课的生活性与科学性
中考中笔试考查“提出问题”能力的探索实践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提出问题技能训练初探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基于能力培养的数学问题意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