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直观,助力问题解决

2018-03-05 17:59陈庆橹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几何直观问题解决

陈庆橹

【摘 要】几何直观,可以助力问题解决。以“喝牛奶问题”为例,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进行相关教学探索:在反馈前测中,提升学生检验反思的能力;在聚焦困难中,体会“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优越性;在变式练习中,借助直观得出结果,借助直观发现本质;在陌生问题中,主动运用“画图”策略解决将来问题。

【关键词】问题解决;几何直观;检验反思

【教学目标】

1.借助图形,理解[12]的[12]是[14],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图”在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的优越性,培养几何直观的能力。

3.能根据问题信息,判断结论的合理性,提升反思能力。

【教学过程】

一、呈现前测,反思结论合理性

师课件出示材料一:

前测问题:一杯纯牛奶,小宝喝了半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水。他又喝了半杯,就出去玩了。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水?

前测结果:

纯牛奶 水

(1)[34]杯 [14]杯 21人

(2)[12]杯 [12]杯 9人

(3)1杯 [12]杯 3人

(4)[34]杯 [12]杯 2人

(5)[12]杯 [14]杯 2人

(6)1杯 [14]杯 1人

(7)1杯 1杯 1人

(8) 未作答 1人

師: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交流,这些结果中不太合理的有哪些?并说说原因。

小结:在完成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回过头来,根据信息反思自己的结果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教师呈现前测,让“回顾与反思”环节前置,引导学生在“这些结果中不太合理的有哪些”的思考中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思辨,努力培养学生检验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二、聚焦困难,分享解决策略

1.困难表达。

师:从同学们的解答情况看,这个问题还是有点难的。难在哪里?

生:难在第二次喝的是水和牛奶的混合物,不知道牛奶是多少,水是多少。

【设计意图】教师组织学生互动交流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暴露学生的思维障碍点,为下一步研究确定方向。

2.策略分享,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

师:我们来看看同学们是如何解决这个困难的。

(1)语言表达

生:一杯纯牛奶,先喝半杯,都是纯牛奶。然后兑满了热水,就有一半牛奶一半热水,他喝的时候是热水加牛奶,不可能牛奶多一些,或者热水多一些。喝的时候是一半一半,热水一半,牛奶一半,那么就喝了一半热水中的一半,剩下牛奶的一半。一共可以分成4份,第二次牛奶喝了1份,水喝了1份,就是[14]杯牛奶,[14]杯水。牛奶一共喝了[34]杯,水喝了[14]杯。

师:听了这样清楚的讲解,明白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举手者寥寥无几)

(2)几何直观

师:同样是将水和牛奶分开画。虽然画法不同,但所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

3.回顾难点,小结方法。

用画图的方法帮助我们把“混合”这样的生活问题,通过数学表达变得容易一些。

【设计意图】学生解决该问题的表征方式不外乎语言描述、算式表达、几何直观。通过“语言表达”与“几何直观”对比,感受 “图”更容易帮助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同时,不同的画法,作用不同:画法一——建立意识,几何直观首先表现为一种意识,即面对数学问题能想到用画图来帮助思考;画法二、三——掌握方法,几何直观其次表现为掌握一定直观方法,能画出图来。

三、变式练习,紧扣问题本质

1.呈现变式,布置任务。

师呈现材料二:一杯纯牛奶,小宝喝了半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了一些热水。他又喝了一半,就出去玩了。小宝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

学生发现不同,并表示不能解决问题,需要一个具体的数量,比如说,兑[14]杯、[16]杯、[25]杯······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需要知道“一些”是多少的同学,在( )中填入需兑的水量,并解决问题。

2.尝试解决,交流反馈。

学生根据“图”发现,并猜想“不论加入多少水,纯牛奶都喝了[34]杯”。再借助“图”解释无论水加多少,第二次喝一半的时候,喝掉的是水的一半,牛奶的一半。水的一半是多少不知道,但牛奶的一半就是[14]杯。[12+14=34](杯)。(教师课件辅助演示)

3.环节小结。

图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聚焦问题的关键,不被无关的信息干扰。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主动尝试运用策略,在经历“借助直观得出结果,借助直观发现本质”的过程中,再次体会“画图”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优势。

四、运用策略,主动解决问题

1.师:同学们,这次小宝不兑水喝了,来看看他又是怎么喝的。

师出示材料三:

小宝第一次喝了这杯牛奶的[14],第二次喝了剩下的一半,小宝一共喝了多少杯牛奶?

2.学生猜测结果——[34]杯,教师组织学生探究。

3.否认[34]杯,聚焦“剩下的一半”。

师:同学们通过画图的方法,主要解决了“又喝了剩下的一半”这个问题,也就是“[34]杯的[12]是多少”。实际上,这个问题是我们六年级上册“分数乘分数”的内容,但我们通过理解分数的意义,采用“画图”的方法也是能够解决的。

【设计意图】随着学习的推进,学生对借助“几何直观”解决问题的优势的感受越来越深,“画图”的经验积累也逐渐丰富。所以,对知识点的序列,“[34]杯的[12]是多少”虽未学习,但学生基于分数的意义,通过画图的方法能将问题解决,凸显的是方法策略的经验积累。

五、课堂小结(略)

【教学反思】

思考一:如何发展“几何直观”能力?

教学策略:精心选材,多次感受。

本节课,每个材料都有各自承载的环节目标,所有材料又共同承载本节课的课时目标——感受“画图”策略的优越性,发展“几何直观”能力。

材料一——方法共享。通过“语言表达”与“几何直观”对比,感受 “图”更容易帮助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在不同的“画图”方法中,寻找共性,体会“画图”策略的优势。

材料二——尝试运用。对于干扰条件——“一些热水”,学生采用假设法,尝试运用“画图”法,借助直观,发现、解释数学本质。

材料三——主动运用。“[34]杯的[12]是多少”。看似一个“超纲”问题,通过策略渗透与方法习得,学生在遇到陌生问题时,能够主动运用习得的策略,成功解决。

当然,方法的习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目标,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努力寻找捕捉“几何直观”能力培养的契机,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二:一节课中,解决问题各能力培养如何取舍?

教学策略:有取有舍,有主有次。

人教版教材将解决问题分为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每个环节都有各自细化的能力,教学中,我们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每节课要做到“有取有舍,有主有次”。比如,在本节课中,以“画图”策略为主,以“回顾与反思”为辅。解决问题的特殊策略中,重“画图”策略,回顾与反思中,重“结果是否合理正确”“不同问题的解决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取有舍,有主有次”,学生的学习才会更有目标性与方向性,才更利于解决问题各能力的有序发展。

(浙江省杭州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310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几何直观问题解决
活用几何直观教学 开拓学生思维能力
几何直观,不只是直观
浅谈几何直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几何直观——数学教学的应然之道
多路径:让课堂教学更直观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几何直观”的教学策略分析
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