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经济思想与政策框架

2018-03-05 06:53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框架政策思想

(清华大学 国情研究院,北京 100084)

一、导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如何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开始,致力于解决我国经济当前和较长时期“怎么看”、“怎么干”的实际问题,这构成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逻辑。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新发展理论为指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初步形成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政策框架(以下简称“习近平政策框架”)。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明确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以下简称“习近平经济思想”),确立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纲领和建设方略。

“习近平政策框架”和“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正值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关键转折期: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从工业化时代向后工业化时代转变;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工业或第二产业为主导向服务业为主导经济结构转变;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要素转向创新驱动发展;从中国市场到世界市场,从世界投资中国到中国投资世界。

习近平政策框架实施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经济形势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经济增长继续保持中高速,经济结构升级优化,经济发展新动力正在显现,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2017年我国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果验证了习近平政策框架的有效性和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前瞻性。

那么,习近平政策框架能够在短短几年内取得如此显著成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提出,习近平政策框架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践基础和认识来源,后者又是前者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指导前者的设计框架和具体实施,并随着政策框架的深化而不断发展,两者形成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上升的“知行合一”过程。

总体来说,习近平经济思想对与政策框架的形成,在后者领导与决策机制的安排、整体配套制度的统筹、理念与方法的构建、国际政策协调方案的推动以及发展使命的设计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政策框架的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理论与新实践相结合、新思想与新政策相结合的重大创新成就。对此,本报告基于习近平经济思想在指导实践中的重要观点,对习近平政策框架的制度核心、主要特征与主体内容,特别在全面参与全球治理中的表现出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以及政策框架的时代使命等命题进行详细阐述。

二、坚持党的统一领导是政策框架的制度核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放在治国方略的首位。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同样是我国经济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障,是五年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最重要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说,习近平政策框架不是政策措施的简单组合,而是一整套完整的决策机制、领导机制和协调机制,这是该政策框架的最大特点,也是这一政策框架有效运行的核心。在这一制度安排下,党中央对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明确、逻辑清晰、推进有力,保证我国经济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确保经济增长继续居于世界前列、行稳致远。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每五年召开的党代会,为未来时期的经济发展方向做出重大判断,对经济发展战略做出重大决策,对经济发展任务做出重要决定。

二是中央全会,如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总体形势和指导思想,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如五大发展),明确发展的方向、思路、重点任务、重大举措等。

三是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经济工作,每年7月底专题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每年年底专门研究下一年经济工作,为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准备。

四是每年年底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常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做主旨报告,总结本年度经济发展情况,部署下一年度经济工作,并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对下一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五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制度,每年召开若干次讨论专题性经济决策。

5年来形成的经济政策框架,更强化了党中央在经济工作中的统一领导作用,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全国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使中央到各地方、各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都充分分享决策信息,形成高度集中的政策共识、广泛的社会共识和上下一致的行动协同,同时也对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由此保证了中国经济巨轮不偏航、不失速,“行稳致远”,从而实现中国稳、世界稳,中国进、世界进,中国好、世界好。

三、配套完整、统筹推进是经济政策框架的制度特征

习近平经济思想从认识新常态的现实逻辑出发,以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指出,中国经济发展正出现的重要趋势性变化,新时代我国经济的基本特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其次,习近平经济思想从适应到引领新常态的基本要求出发,客观辩证地指出,当前经济发展中的困难与矛盾,不在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在于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长期性、重大结构性失衡。

正是在习近平经济思想认识论的引领下,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从认识新常态到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为解决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提供了明确的路线图,形成了完整的习近平政策框架,是具有明显整体性、系统性的政策体系。

其一,政策目标明确一致。应对中国经济新常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科学发展。习近平政策框架始终牢牢围绕这一总目标,制定出一系列具体政策目标:从党的十八大确立“第一个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到十九大提出“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再到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打赢“三大攻坚战”的战术目标*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目标部署系统、明确且一致。

其二,政策逻辑清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论,并作出系统性论述,明确了经济形势 “怎么看”;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又为“怎么干”指明方向;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成为“十三五”规划的经济发展主线,进一步确立了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战略布局和主攻方向;2015年和2016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等作为工作重点,十九大报告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重点推进8项工作*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大局,把握规律,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决扫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相机抉择,开准药方,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主要是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更是一以贯之地坚持既定的改革目标,形成了逻辑清晰的改革路线图。

其三,政策搭配紧密。习近平政策框架紧紧围绕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总体目标,既制定出面向中长期发展的“十三五”规划,突出“三大战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布局;又确定了应对短期经济下行的政策,包括“三去一降一补”的一系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以及推动消费加快升级和扩大有效投资的重大政策,等等,使得国家重大经济举措紧密衔接、协调一致、远近兼顾。

其四,政策推进更有定力。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的改革征程越来越凸显出明确的逻辑与方向:通过体制改革解放生产力、有效改善供给侧要素的投入及配置,通过市场机制促进各类结构性因素的调整和优化,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性。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推动“三去一降一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再到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等。以结构性改革为核心的习近平政策框架谋全局、干实事,推进扎实有效。

其五,政策实施更加开放。习近平政策框架是党中央基于国际形势变化的科学分析和对新时代中国经济形势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深刻认识,全面开放发展的大战略。习近平经济思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经济政策框架逐步延伸,经济治理活动全面参与国际经济事务,进一步扩大了对外开放新格局。目前,我国积极利用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不断推动经济政策的国际协商化、协同化、一体化,已经形成了以合作组织与高峰论坛为主体、双边合作机制为基础、区域合作协定为构架的多元化国际政策协调通道;同时又不断加快统筹国内国际的战略布局与政策措施,“国内政策(战略)——国际倡议——国际共识——实施方案”的国际政策协调机制正在逐步完善。

从这个意义上说,由目标任务、发展理念、工作基调、改革主线、政策举措、内外战略构成的习近平政策框架,为加快实现增长动力、经济结构、开放格局的重要转变,加快转向创新驱动发展,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了配套完整、统筹推进的政策体系,这是习近平经济思想鲜活的实践来源、坚实的实践基础,是5年来我国宏观调控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四、从新理念到总方法:经济政策框架的主体内容

在习近平经济思想发展论和方法论的指引下,习近平政策框架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核心,逐步形成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减乘除”为总方法的政策体系,从而成为我国适应和引领新常态,解决经济发展结构性失衡的行动纲要,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经济纲领。这一政策框架包括以下关键内容。

(一)新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的总引领

习近平经济思想提出“一个中心,五大发展”的新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本质上是指经济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本质上是客观科学发展的基本途径。这是中国原创性的发展经济学,我们称之为人民发展经济学,所谓原创性是指原创性实践、原创性理论,又成为指导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经济思想。

十九大报告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发展要求。新发展理念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了战略指引,是习近平政策框架的设计思想与灵魂:创新发展政策解决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政策解决不同系统之间、系统内部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问题;绿色发展政策解决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问题;开放发展政策解决国内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问题;共享发展政策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公平正义问题。五大新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使习近平政策框架的科学发展内涵进一步具体化,使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具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

(二)发挥市场决定作用:改革任务的总核心

现代经济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怎样认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

十四大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六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基础性”到“决定性”,明确了政府与市场两种机制在习近平政策框架的定位,并把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两种机制的有机结合,确立为该政策框架的基本原则。

(三)稳中求进:实践推进的总基调

“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延续了2012年以来“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并首次将“稳中求进”上升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作为党的十九大之后首次召开的重要经济会议,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重申要长期坚持稳中求进。

“稳中求进”体现了习近平政策框架的工作策略,统筹经济增速、经济质量和运行风险三者的关系。首先,“增长稳”为改革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其次,“调结构”被置于核心地位,不仅是短期的经济结构调整,也是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后的整体转型升级;最后,必须把握好“控风险”的平衡点,处理好各种内外风险。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的新实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习近平政策框架的主线,实质是加强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对接,实现短期措施与长期目标的衔接。这就超越了单一经济目标的宏观调控,通过改革协调经济发展中的多重关系,引导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包括短期与长期、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实体与虚拟、国内与国际等多重关系。

(五)“加减乘除”:政策框架的总方法

“加减乘除”作为习近平政策框架的方法论,是明确突出问题、解决实际困难、落实工作任务的系统性方法。所谓做“加法”就是增加有效投资,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有效供给,做到更为动态的“供需平衡”;做“减法”就是淘汰落后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减少政府对市场不合理干预和对市场主体不合理管制,降低实体经济企业各类成本;做“乘法”就是发挥创新对发展的乘数效应,通过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放大乘数效应;做“除法”就是降低能源消耗密度、资源消耗密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避免各类发展风险。

五、全面参与全球治理:经济政策框架的国际协调机制

习近平政策框架产生之时,正是中国在世界经济地位发生重要变化之际。按购买力平价(PPP,2011国际美元)计算,到2016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高达17.7%,相当于美国比重(15.4%)的1.15倍*计算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MKTP.PP.KD?locations=CN-US-1W,此外,中国多项经济指标均居世界首位。这些客观形势的深刻变化,成为5年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逐步从注重国内局势调控,向兼顾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转变的重要依据。

(一)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全球发展理念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我们党在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经济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制定的重大经济指导方针,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经济政策框架的战略方向,推动中国经济的世界影响力日趋扩大。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全球发展理念主要包括:

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给出全球经济发展的中国方案:“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2013年3月,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上,清晰而明确地向世界传递了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之后上合组织峰会、中阿合作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第70届联合国大会、二十国集团峰会、亚信第五次外长会议,一直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习近平一次次深入阐述这一主张。。这不仅是外交主张,更是促进全球合作的经济倡议。中国的发展与强大,以及成为其他国家发展的重要机遇,将继续给世界各国提供更多市场、增长、投资、合作机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成为中国带动其他国家和世界发展的重要思想共识。

2.“共赢主义”的时代理念

推动和倡导共赢主义,是习近平思想中对新中国六十多年来外交方针方略的集大成者。共赢主义目标是构建和谐世界,内涵是推动新的国际治理体系建设。中国将国家定位于和平的社会主义大国、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全面开放的社会主义大国、致力于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大国,倡导“共赢主义”体现了中国对建立起一种取代霸权主义、帝国主义,促进各国和平发展的新型国际关系的不懈追求。

3.“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

习近平经济思想倡导开放发展,不仅开创了共赢主义新型大国外交时代,超越了以往大国发展与世界互动的角色和定位,更是首倡“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向世界各国昭示了拓宽合作渠道、加强合作力度的诚意和决心。首先,无论是周边还是域外国家,均可通过参与共建,为本国和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其次,中国愿意帮助沿线国家建立和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合作关系。最后,无论国家或地区大小,穷国富国,中国都愿与其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

(二)经济政策框架的全球协调机制逐步形成

习近平政策框架为中国更积极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更加深度地参与国际经济规则制定,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基础。

1.中国的国际政策协调通道逐渐多元化

习近平始终强调,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共商规则、共建机制、共迎挑战,最终实现共赢发展的目标。

当前,中国正积极利用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不断推动经济政策的国际协商化、协同化、一体化,已经形成了以合作组织与高峰论坛为主体、双边合作机制为基础、区域合作协定为构架的多元化国际政策协调通道。以“一带一路”战略为例,直接参与政策合作协商的国际组织就包括亚太经合组织(APEC)、上海合作组织等,直接推动政策倡议和实施的论坛包括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峰会,以及一系列涉及社会各界、不同领域的分论坛,杭州G20峰会更是举办了工商峰会(B20)、劳动会议(L20)、青年会议(Y20)、妇女会议(W20)、智库会议(T20)等配套活动,为推动“中国倡议”成为“世界方案”构筑起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2.中国的国际政策协调与实施机制逐渐成熟

当前,我国不断加快统筹国内国际的战略布局与政策措施,“国内政策(战略)——国际倡议——国际共识——实施方案”的国际政策协调机制正在逐步完善。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例,理念形成、国内政策制定、国际政策协调、国内国际战略协同,到实施方案的推动,中国的国际政策协调机制已经形成了清晰的发展路线图(见表1)。

在战略制定和政策实施的微观层面上,中国在主动利用已有国际机制的同时,积极推动国际组织的机制建设和改革,建立了“协调工作组——形成成果清单——落实合作协议——推动合作项目”的实施机制,使得合作论坛与高峰会议真正成为推动中国倡议和中国方案的“行动队”。例如,杭州G20峰会上,中国继续加强以峰会为引领、协调人和财金渠道“双轨机制”为支撑、部长级会议和工作组为辅助的架构,有力支持了《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促进G20成员在数字经济培训和研究领域积极开展合作。

中国的国际政策协调通道逐渐多元化,中国的国际政策协调机制逐渐成熟,大大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了中国参与国际经贸谈判和规则制定中的能力,大大推动了“中国建议”、“中国方案”成为“世界方案”的制度进程。

六、习近平经济政策框架的时代使命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发展、大挑战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的对外开放局面正面临新的转折点,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视角逐步从国内转向国际,如何构建更加完善的全球政策协调体系,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巩固和扩大我国的经济实力与全球经济竞争力,这是新时代习近平政策框架的历史使命。

其一,统筹“两个大局”,制定中国全球发展战略。以推进“一带一路”为契机,加快实施全面“走出去”战略。从主要配置国内资源转变为同时配置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从主要开发利用国内市场转变为同时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积极拓展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空间,不断提高发展潜力,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

其二,推动多边双边和自贸区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国际谈判,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服务便利化。坚持“引起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更加注重“走出去”。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提升开放层次维度。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成为新一轮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引领者。

其三,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扩大与南方国家的互利共赢合作。进一步推进国家开发性和国际金融机构为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供金融贷款,参与和引领全球和区域大型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为中国创造更好的对外投资环境,提供更多的对外投资机会。

表1 “一带一路”战略推动进程

其四,提升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中国需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国际金融体系、国际贸易体系等全球治理议题,倡导开放包容、平等互利的合作理念,推动完善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

七、习近平经济思想理论归纳与政策意涵

继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提出和概括的习近平经济思想,这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首次归纳和总结。十八大以来形成并成功实施的习近平政策框架,不仅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鲜明来源和实践基础,还是这一思想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的具体化与现实化,我国引领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已经确立。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总纲领和理论指导。首先,习近平经济思想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放在治国方略的首位,强调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经济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障。其次,习近平经济思想客观而辩证地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根源在于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长期性、重大结构性失衡,这为我国新时期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了科学的思想路线,指明了清晰的发展路径。第三,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它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已经为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证明。第四,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我们党基于国际经济形式的准确判断,提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共赢主义思想,是改善全球经济环境,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理念、中国智慧。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政策框架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政策框架又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践基础。总体来看,坚持党的统一领导是政策框架的制度核心,配套完整、统筹推进是经济政策框架的制度特征,包括了发展新常态的认识论,“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五大发展”为新理念的发展论,确立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核心,逐步形成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减乘除”为总方法的政策体系。这一系列政策的系统布局、整体推进,让中国经济逐步趋稳、稳中向好、稳中有进,同时带动世界稳、世界好、世界进。

从习近平经济思想到政策框架,形成了我国以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为内在逻辑,从制度保障、政策体系到发展战略的经济政策体系,这是5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了系统性的政策与理论指引。我国将实现经济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要素更加显著,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扩大,成为全球治理变革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来自实践、经过实践检验,又能够指导成功实践的理论,才称得上是真理性认识。从习近平经济思想到习近平政策框架,形成了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论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习近平经济政策框架到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我们党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一次重大理性飞跃;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的经济政策框架,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又一次伟大实践成果。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发展永无止境,人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随着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政策框架不断推向改革深处,习近平经济思想必然会不断谱写出新时代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新篇章,习近平政策框架也必然会带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5.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3]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胡鞍钢等.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5]张新, 胡鞍钢, 周绍杰.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全球治理行动框架[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20):56-65.

[6]胡鞍钢, 张新. “习近平经济学”的理论创见[J]. 人民论坛,2017(16):38-41.

猜你喜欢
框架政策思想
政策
政策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有机框架材料的后合成交换
框架
思想与“剑”
K-框架和紧K-框架的算子扰动的稳定性
助企政策
政策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