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名师工作室的教师个性化培养实践研究

2018-03-05 12:33方大学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8年3期
关键词:名师导师个性化

方大学

(义乌市教育研修院,浙江 义乌 322000)

教师个性化发展是时代进步、学生发展和教师职业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没有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教育出来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1]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尊重个性、展示个性、塑造个性的时代。要培养具有个性的、富有创造精神的学生,首先要培养有个性的教师。审视我们日常的教学会发现,对于那些教学方法死板、教学手段传统、课堂没有笑声的老师,尽管学生也保留着部分尊重,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而唯有那些个性鲜明、不拘一格、性情率真的教师,能深深地留在学生的记忆中。试想,如果教师本身的个性都没有得到解放,那么学生的个性又怎么可能会受到深刻的影响呢?

研究教师个性发展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但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对“教师个性化”的理解不到位,或者说从未去思考过这个话题,更谈不上去研究。由于许多教师没有思考自己的“个性化”问题,在认识上存在着一个空白,对自己的个性特征不能进行很好的描述。也有些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但是缺少提炼,也不知道该如何提炼。许多教师都知道,教师个性的养成,对自己的成长非常重要,教师也有提高自身个性素养的良好诉求,但往往找不到有效途径和措施,因而耽误了最佳时机和方式。名师工作室是一种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个性发展共同体,它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进度、没有考试的要求,有利于教师个性的充分展示彰显,工作室导师根据不同教师的背景给予个性化指导,使之更快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成为“反思型”“研究型”“智慧型”教师。因此,利用名师工作室的优势开展教师个性化培养,从而使教师成为富有鲜明特色的“最好的自己”。

一、教师个性化的概念内涵和教师个性化培养的依据

教师的个性,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教师与其他职业者相对而言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二是在教师职业中,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2]本文所谓的“教师个性”是指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和教育职业活动的需要,调节自己的行为,控制不良心理倾向,形成教师所特有的鲜明的个性心理品质、有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所谓“个性化”的培养,即要从教师的个性出发,根据教师个人任教的具体学科进行指导,围绕他们的个人兴趣和各自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不同问题及学校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研究课题以及学习的内容,从而使得教师不仅整体上素质得到提高,而且还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特征。

教师个性化培养的依据:首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亟须通过个性化培养多样化人才;其次,每个人的心理素质、能力特长等都存在差异,必然要求通过有差别的教育满足人的不同需求;最后,每个人的成长路径和成长条件均有所不同,个性化教育能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实现多样化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名师工作室开展教师个性化培养的基本模式

我们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构建了教师个性化发展培养模式(参见图1),步步为营、扎实推进。充分利用名师工作室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个性化培养。

1.调查访谈,引发思考。通过问卷、沟通交流等方式,了解学员的特点及需求,从而在导师与学员之间引发如何进行教师个性化发展方式方法的思考。每个学员根据导师的建议设定自己的个性化发展模式。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个性认识。对自己的个性化进行思考与阐述,同时进行自我设计。自我设计的过程就是教师思考的过程。通过学生完成对自己教学个性的再认识,教师自己组织问卷调查并召开学生座谈会,提出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参与到教师教学个性的形成过程中。

(2)个性调研。名师工作室围绕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的主题举行一次访谈活动。参与活动的教师针对“教师个性化的发展对于个人而言有哪些重要性”“通过三年的努力你将成为怎样的教师”“为实现这个目标,你希望名师工作室提供什么帮助”“为达成目标,你个人会从哪些方面去努力”这四个方面的问题谈自己的看法。通过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内的同伴评议,完成对自己教学个性的再思考,主动邀请同伴听课、评课,以倾听同伴对自己教学个性做出的评价。

(3)个性展示。通过“名师工作室”交流自己的教学个性和教学思想,展现自己的教学个性,听取意见和建议。设计个性化的课堂评价表,体现自己的发展区域和个性追求。着手总结和提炼教学个性的形成过程。开放自己的课堂,完成对自己教学个性的再思考,在逐渐明晰自己教学特色的基础上,开放课堂,用自己设计的“个性化课堂评价表”展示自己的教学个性,请同行参与交流评价。

(4)个性论证。通过不同名师工作室间教师的评议完成对自己教学特色的再论证。主动邀请不同名师工作室的教师听课、评课,通过广泛倾听不同名师工作室教师的评议,完成对自己教学特色的再论证。通过邀请各级教学、教科研专家听课、与教师面对面交流,进一步提炼教师教学个性,同时,让专家认可教师教学个性。

(5)个性总结。对教师的教学个性及闪光点进行专题报道,完成对自己教学个性的总结。在义乌教育网开设《义乌市名师榜》栏目,展示名优教师风采,以期产生更大的影响。将教师的个性发展情况及时准确全面归档,通过教师发展性诚信档案完成对每个教师个性培养实践过程的记录,并把教师个人的发展情况纳入评价体系中。

图1 教师个性化发展培养模式

名师工作室相对学科教研室或学校来说有许多不同之处,如氛围比较轻松、没有什么压抑感、每个成员都比较上进,他们会毫无保留地陈述自己的观点,也会很真诚地提出别人的不足。每个成员在工作室中都比较活跃,能提出问题、能整理各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把每次活动都看作自己成长中一次很好的机会。

2.政策支持,优化环境。由教育局主要领导的直接牵头与推动,研修院进行全程跟踪,这样有利于协调各相关学校及部门的关系,保证工作室工作在全市范围内顺利开展。我们根据各工作室实际情况,大胆尝试五项行动策略,从而优化整个教师个性化发展培养模式的环境。

(1)行政推动。名师工作室组建前,教育局主管领导亲自召集部分首届工作室导师座谈,在此基础上重新修订了《义乌市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并以教育局文件形式下发。本届名师工作室导师由第五届学科带头人本人申请,所在学校和教育研修院共同推荐,教育局研究决定,以教育局文件形式公布。这样有利于协调各相关学校及部门的关系,保证工作室工作在全市范围内顺利开展。

(2)制度驱动。为了使各工作室运转正常,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室制度。如工作室成员分工制度,使导师与学员居其岗、履其职;工作室经费报销制度,哪些项目可以开支,开支标准多少,一目了然;导师资料费津贴和奖励制度,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激励,有利于调动导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工作室考核评价制度,以教科研成果和教师成长为导向的年度考核细则,有利于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给特色建设较大考核权重,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成果+成长+特色=成功”。上述制度的建立、实施、完善,可以逐步内化为工作室文化,实现由制度管人向文化管人的飞跃。

(3)典型带动。由于各工作室导师和学员的水平与能力各不相同,所以发展是不均衡的。发现典型、树立榜样是大面积提高工作室质量的重要经验。我们邀请了由浙江大学教授刘力为组长的专家考评组,对首届学科带头人工作室进行了全面考评并评出等级,还举行了由相关学校校长参加的考评反馈会。确立了朱向阳数学工作室、方敏王鸿语文工作室、季倬物理工作室等3个优秀典型,典型带动了一般,向优秀学习、向优秀看齐成了其他工作室的自觉行动。

(4)强弱互动。就像五根指头有长短一样,15个工作室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整齐划一。如何缩短强弱差距,使各工作室都能在较高层次上运转,我们开展了正式工作室示范、试行工作室汇报活动,每次活动,其他工作室由导师带2名学员观摩学习或指导,各工作室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增进友谊、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共同提高。

(5)竞争拉动。根据《义乌市名师工作室年度考核办法》开展竞争,通过竞争总结成绩与经验,展示教科研成果和名师风采;通过竞争发现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明确努力方向与目标。竞争激励了先进,使先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拉动了后进,使后进赶有目标,学有标杆。竞争意味着优胜劣汰,长期明显落后的工作室将被撤销。

3.商定路线,明晰环节。在每个学期开学初,工作室各成员集中商定本学期或是本学年的活动计划与方案,通过下列活动方式创新具体实施。

(1)主体参与互动对话式。学科带头人工作室每学期坚持举办教师主题学习会,工作室的研修主题包括当前一些热点教育问题,主持人会推荐成员阅读一些热点文章和重要书籍,思考并积累大量阅读感想和论文,同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加以借鉴;工作室有时也会邀请专家做专题讲座和研讨,通过聆听教育教学专家的理论报告,更新教师教育理念,适应教师专业化学习方式需要,建构专家引领的学习和研究共同体平台,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走向对话教育实践,使专业发展更富有实效。

(2)课堂观察现场诊评式。课堂是教师教育的第一场域,学科带头人工作室聚集课堂,开展临床诊断活动,从单元备课、说课到上课,同一节课第一次上完,工作室的成员坐下来研究,提出改变的方案,再上第二次。以此类推,这节课上到第三次时已经成功反思两次了。这是教师发展个体体验、完善能力结构、促进教师成长不可忽略的过程。

(3)自主反思网络交往式。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前、中、后反思。教育反思是个性化思考过程,也是教育教学观点建构过程。作为具有独特个性特征的发展主体,通过激发内在反省和认知冲突,唤醒专业成长需要,打开个性发展的空间,引发教育行为改变。在义乌教育网各工作室的网页上交流共享,各工作室成员的参与度(发帖和跟帖数量)在网上自动生成显现,各工作室活跃度排名一目了然。

(4)追踪引导课题研究式。“工作中研究,研究中工作”成为学科带头人工作室的生活常态。教育科研部对课题的申报、开题、教育过程和结题全程追踪引导,利用课题研究,引领教师的个性发展。通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努力培养学者型教师专业队伍;通过教育科研提升教师素质;通过课题研究,凸显教师个性化教学特色。

(5)送教下乡能量辐射式。为了更好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优质师资全市共享机制。每年年初,我们向全市所有农村学校征求送教需求,并要求各校以学科为单位,点名要求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导师或学员送教上门,通过策划培训方案、主讲专题讲座、开设示范课、会诊教学问题等方式,帮助、支持和指导各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工作室成员的课堂艺术与教育理念在农村学校引起极大反响。

在全省市区教师培训机构负责人会议上,义乌市以“创新名师工作室建设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为题,介绍了名师工作室建立与运作的成功经验,引起与会领导共鸣。

4.专家引领,个人实践。专家认为,倡导个性化教育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强劲的教育思潮,个性化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传统教育已经无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时代,人才需求日趋多样化。社会呼吁运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富有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以适应未来信息化和知识化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个性化教育面向每个不同个体的发展,强调良好个性潜能和优势的发掘与发展,主张培养个性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名师工作室聚焦课堂,开展临床诊断活动,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尝试通过大数据全面跟踪和掌握学生特点、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分析评估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风格、学习态度及学习模式,相应地提供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指导,促进其个性发展。

通过以上各环节,能够让教师更好地凸显自己的教学个性,成长为一位有能力、有追求的卓越型教师。

三、教师个性化培养的困惑与思考

1.经过两年的教师个性化研究,我们还有一些困惑与思考:“个性”概念观点不一,认识偏差影响了课题研究的深度。据专家统计,目前从心理学、哲学、教育学的不同角度关于“个性”定义有50多种,“教师个性”又包括道德、知识、教学、生活的不同层面。本文所述的“教师个性”侧重于教师对其教育观念的言说和实践的检验,目标使教师自己成长为个性化名师并取得丰硕的教科研成果,这样的界定是否恰当,有待大家评判。

2.升学率和学生安全“两座大山”重压,迫使学校管理教师过严,教师失去了个性发展的自由时间和空间。由于学科工作室活动的时空受到限制,要让全体工作室成员在活动中努力表达自身潜力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表现自己在精神世界的漫游中所到达的境界、实现预期目标还有一定距离。相对来说,工作室导师个性化成长会更快些、容易些,但导师之间由于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参差不齐,个性化发展也是不均衡的,有待通过课题研究不断深化。至于学员,因为教龄有长短、学历有高低,个性发展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先做合格教师,再做优秀教师;先求共性发展,再求个性发展;最后融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我们相信,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践行,克服艰难险阻,“名师梦”一定会实现,而且成为名师梦的那段旅程比名师的名头更有意义。

3.工作室活动中,如何指导学员个性化发展是一门艺术,值得继续研究。如果导师或专家过多提供直接和明确的指导会抑制学员的判断、思考和研究,“教是为了不教”,想方设法引导学员自己判断和自我指导才是高明之举。因此,学科工作室导师或聘请的专家多提供丰富而典型的资料,多制造迷茫困惑和两难处境,迫使学员勤学习、多反思和深钻研,这样成长起来的个性化名师才能永立不败之地。

[1]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M].赵玮,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85-86.

[2]刘文霞.个性教育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3]姜淑颖,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25.

猜你喜欢
名师导师个性化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V eraW an g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同桌宝贝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