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 宋海琴
对于当下的教学实践改革,可谓是众说纷纭,对于教学教育来说,改革是必经之路,但是对于每一个改革的实践者——教师来说,如何看、如何干成了他们能否取得改革成败的关键。
云在青天水在瓶,是哲学范畴的一种意识和理念,在教学中,我们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有时候回想曾经即将要为师时候的伟大理想以及对于教育的憧憬,而在现实的教学中又不免深深感怀,理想是丰满的,而现实是骨感的,结合笔者对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观察和审视,发现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学生没有充分调动起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普遍的学生都在被动的状态下参与教学组织的各个环节,学生的差异性普遍存在,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现象很严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比较缺乏,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比较不理想。在教学中,笔者也尝试着用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有效性提问等方式,力促构建诱惑力的初中数学课堂,但是最终结果都是收效甚微。
1.课标的进一步解读
在目前的教学改革中,课标是我们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笔者通过对新课标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新课标的理念之下,是要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闲暇之余,笔者阅读了一些教育理论,笔者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方略》进行了阅读和研究,有一点比较重要的领悟是,教师应当成为教学的领路人,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如果可能,更要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知己,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指导意义。在这本书的理论中,提到要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教学中彻底解放出来,教师要敢于、勇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综合以上这两个方面的认知和领悟,笔者发现教师站在天平的两端,其实是在戴着脚镣跳舞,一方面要心怀理想课堂,另一方面又要有创新实践方案,改革力促着我们不断转变理念、转变思路,在教学中不断成长和成熟。
1.咬定青山不放松:兴趣指引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通过兴趣的指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例如学习“展开和折叠”的相关知识点后,我就布置了一个实际应用题目,如下:
有一只虫子在正方体的一个顶点A处,要爬到距它最远的另一个顶点B处,哪条路径最短?这样的路径有几条?要求学生在思考的时候,寻找平面上两个点之间的最短的距离,学生也可以将正方体的表面展开成平面图形。
我给学生留下意念:正方体的展开有11种方式,可以通过课后的判断、观察、尝试来灵活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另外,我还布置了一个“小小设计师”的作业,要求学生们设计一个几何体,可以通过平面展开图,看看谁是最具有创意和想象力的学生。设计这样的当堂作业,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延伸至课外,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自主探究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道题对于这个时候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我通过引导学生利用15分钟讨论展示的方式去攻克难题,实现生生合作。在教学中,笔者始终将激发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一般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有趣的课堂导入方式、探究作业等形式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2.淡妆浓抹总相宜:合作开展
当前的很多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有的学生甚至对于合作表现出手足无措、无从下手的局面。在合作学习中,笔者一般会结合学生的主观性以及科层教学的需要为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通过合作的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了更多的强化。
例如在引导学生解关于概率这方面题目的时候,由于难度比较大,抽象性比较强,我引导学生进行合作,通过合作、交流来解决已有的问题。有时我在临下课的时候就进行分组,先是要求学生们自由组合,我再进行个别调整,每一个小组中设置一名小组长,引导学生之间的交流、相互融合。一般来说,在最后的十五分钟,我对题目进行了点评,并且会将一些难题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在课外开展积极探索。
在课外的探索中,我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拓展,比如去挖掘生活中蕴藏的数学数学,如关于概率的问题,学生可以运用数学中抽样调查的方式来验证已掌握的数学知识。
经过近年来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笔者发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之间开展了合作、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了博采众长的关系。在改革与探索中,我又进行了更多的拓展和创新,比如留出一些时间给学生质疑、提问,或者留点时间给学生思考开放性的当堂习题,还可以通过微课、视频课的融入,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和渲染,学生在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可以获得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卢琳全.初中数学在现代教育下的改革与启示[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24).
[2]肖卫华.浅析新课改下初中数学作业的改革[J].学周刊B版,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