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职业道德教育的优化路径研究

2018-03-04 21:51何雪燕
新一代 2018年19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优化路径产教融合

何雪燕

摘 要:中职德育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注重职业理想、职业纪律、职业行为等方面的培养与教育。各中职学校对职业道德教育模式已经做了较多的探索,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在产教融合视域下,改变现有的德育课教学方式,把职业道德教育更好地融入德育课中,是当时教育改革者亟需关注并落实的问题。通过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校企合作等手段,以突显德育课作为职业道德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并试图破除传统职业道德教育的困局。

关键词:产教融合;职业道德教育;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优化路径

中职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德育课是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主阵地,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职业道德是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具体体现。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具有遵纪守法、敬畏规则的思想觉悟,具备较强的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具有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精神和追求创新、与时俱进的意识,最终成为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的技能人才。

一、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中职教育作为国民教育序列中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也应摆在首要位置。而职业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具体形式,既是中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亦是中职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提升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知和内化的重要保证

中等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行业,培养具备基本劳动技能的初级劳动人才。这就需要中职德育工作必须结合学生特点,面向企业。为了解学生职业道德状况,笔者对学生职业道德认知和内化情况开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7%的学生具有较好的社交能力;40%的學生较有敬业精神;61%的学生较有工作责任心;66%的学生具有理想信念与道德自律。同时,笔者还开展了对学生实操岗位职业道德素质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职业兴趣不高、自律性不强、缺乏奉献精神、职场文明用语有待加强以及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有待提高等。如笔者所在中职学校派学生前往广铁集团广九客运段开展顶岗实习,主要岗位是作为列车员进入广州东站——梅州站、广州东站——岳阳站、广州东站——北京西站、以及深知站——北京西站、广州东站——乌鲁木齐站各次列车,由于列车环境较差,部分列车运行时间较长,且多数学生以前没有乘坐火车的经历,难以适应长时间列车生活,以致1/4的学生提出了抱怨,出现了工作上懈怠、纪律松散等现象。因此,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中职学校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十分有必要,通过系统深入的职业道德教育,可以提升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知和内化。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对当今处于激烈竞争的企业来说,是否能争夺足够的优质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和宝贵财富已成为普遍共识。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来看,企业更关注员工的职业道德,诸如爱岗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诚信守法等。专业知识再扎实、专业技能再强,如果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应聘者很难得到企业管理者的青睐。中职学校如果能重视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各个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引导学生加强职业道德的学习,切实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认识和水平,定能帮助学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提升核心竞争力,使学生成为企业争夺的优质人才。

(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重要保证

中职学生正处于一个社会化的重要时期,这也意味着他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标准并不清晰,如果在这个时期没有正确的引导和系统的教育,中职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可能会受阻,容易出现价值观偏差、行为越轨等问题,甚至会危及他人安全和社会稳定。而职业道德本质上蕴含着诸多价值取向的要素,如守时、敬业、奉献、团结等。对中职学生开展职业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对其价值取向的一次积极引导,对学生成为真正的品德高尚、行为规范的社会人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如何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到中职学校的课程体系中,以更好地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是当前中职学校亟需解决的问题。职业道德教育是当前中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早在2008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7号),意见明确指出,把“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四门德育课作为中职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教育工作者经历十载的探索,在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传统教学方式的积弊难以被清除,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思维严重影响到职业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目前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职业道德教育容易被忽略

重智育轻德育是当前中职教育的普遍现象,中职学校把大部分资源和工作重心放在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上,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往往被忽略,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容易边缘化。这种现象的发生逻辑也是较为清晰的,一方面,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效果容易被评价,作为看重产出的中职学校,更倾向于把对学生的培养重心放在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上,也可以通过各种知识竞赛、技能大赛来验证教育的成果。而职业道德是内化于人心的抽象观念,使得职业道德教育效果难以被评价,最终会导致学校层面、教师层面都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推进职业道德教育。

(二)职业道德教育方式较为落后

目前,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方式主要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即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单方面向学生讲授相关知识点,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被激发,当然教学效果也会收效甚微。学生即使理解了职业道德相关理论知识,但是无法将职业道德进行内化,进而阻碍了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引导作用。职业道德教育有其自身的教育特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采取更加灵活弹性、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三)产教脱节严重

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其显著的特点,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使得中职学校寻求与企业合作进行产教融合的愿望强烈。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学校可以把学生置于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让学生学习和实践专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输送适合的人才,可谓是“双赢”的局面。但是这种校企合作的目标仅仅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上,忽视了对职业道德的教育。这种情况的出现首先是企业的趋利性导致的,因为部分企业更看到实践工作能力,关注学生能为企业带来多少的利润,所以忽视了思想道德方面的提升。另外,校企合作容易出现放松管理的情况,学生离开校园进入企业体验和学习,学校对他们的管理也就难以到位。

三、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具体措施

如何把职业道德教育更好地融入到德育课程体系中,以提升职业道德教育质量和提升人才培养素质是问题的关键。我们需要在中职德育课改革中去探求更多的教学方法与途径,以深挖职业道德的内涵,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一)运用案例教学法,使职业道德教育更生动

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更倾向于根据大纲要求和课本框架进行灌输式教学,传统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优点,如体系性较强,知识覆盖面广等,但其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如理论较为抽象,在校学生没有职业经历难以产生共鸣,学习效果较差。因此,传统教学方式急需转变。笔者认为,运用案例教学法能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与弊端,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寻找与知识点相匹配的案例,案例选择时应该考虑案例的典型性、真实性、针对性和时效性,从案例中挖掘职业道德的内涵。例如引用海尔集团营造企业文化的案例,来引导学生学习海尔集团追求卓越的精神内核,同时也帮助学生提高对企业职业道德要求的认识,为以后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文化打下基础。

(二)运用项目教学法,打破传统德育课的时空界限

传统的德育课教学一般在课室内进行,教师在讲台上宣讲,学生在讲台下被动接受,课程教学只能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这样就容易把职业道德局限于某个时空中,无法让学生在更广阔的时空中体会职业道德的内核,失去指导实际工作的意义和功能,最终导致“学以不能致用”。打破传统德育课的时空界限,可以尝试采取项目教学法来实现。通过完成完整的工作项目,使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协作和表达等方面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获得并发展职业能力。具体的实践教学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明确目标阶段——项目设计阶段——培训阶段——小组讨论阶段——具体实施阶段——成果撰写及汇报阶段——效果评估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体的职业道德学习项目,以小组形式鼓励学生通过实习工作、兼职等形式,从实践中体悟职业道德的内涵,并形成文字材料和汇报PPT,分组向全班汇报,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通过项目化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实践工作中体会到职业道德的内涵,从而加深对职业道德的认识,提升个人的职业道德水平。

(三)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

职业道德有其特殊性,最能体现其价值的地方应该是在工作岗位上。但中职教育一般在学校内进行,很多学校缺乏足够的条件把学生送到工作岗位上进行教学。因此,通过情境教学法,使学生通过角色代入或角色扮演,体会在工作岗位上具备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以《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我是快乐的列车员”案例为例,让一位学生扮演列车员,其他学生扮演乘客。扮演列车员和乘客的学生通过情景再现,在“列车员”与“乘客”互动过程中,体会“乐业、勤业、精业”的爱岗敬业精神。情境模拟完之后,教师及时让学生分享角色扮演的感受,讨论“乐业、勤业、精业”之间的关系,这对促使学生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职业观有着较大的帮助。

(四)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培养中职技能人才是国际上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战略的核心地位。具体可以遵循两条思路来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一是“请进来”。把企业中思想品德高、业务能力强的管理者、技术专家请到学校来,给学生讲解企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对员工的职业道德要求,向学生分享职业道德的经典案例;二是“走出去”。由教师带队,把学生带到企业进行参观、体验和实践,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感受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实际内涵。与此同时,产教融合还需要一系列相应的制度配套才能有效保障切实、有效开展。

总的来说,在产教融合大背景下,要根据中职学校实际情况和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通过提高认识、创新教学方式、建立相应校企合作机制等手段,才能达到理想的职业道德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宦平.德育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

[2]黄华.职业道德[M].北京:中國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

[3]彭长征,胡俊修.影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文化因素及应对措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3(5).

[4]郭秀梅.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教育优化路径产教融合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职业高校职业思想道德重要性探析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