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不容忽视的数学学习技能

2018-03-04 02:14茅雅琳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反比例板书课题

茅雅琳

[摘  要] 数学教材、数学课堂、数学问题都具有其可读性,都值得提倡和推广. 阅读课题,让目标更明确;阅读条件,让已知更清晰;阅读板书,让结构更完善.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

[关键词] 数学阅读;学会对话

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全民阅读,终身阅读的思想已经开始深入人心. 但是,很多时候阅读被人为地与文科学习画上了等号,在日常生活及教育教学中,每次提到阅读,总是意味着阅读文学作品.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数学学习同样离不开阅读,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教材应具备可读性,易于学生接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 数学教材、数学课堂、数学问题都具有其可读性,都值得提倡和推广. 下面结合教学实际,列举三点容易被师生忽视,却至关重要的阅读内容,以期和同仁研讨商榷.

阅读课题,让目标更明确

教学片段1

教师:阅读“中位数”这个课题,你认为中位数应该是怎样的数呢?

学生1:处于中间位置的数.

教师:随意给的一些数据,哪个数是中间位置的数呢?

学生2:我觉得应该排序,这样研究中间位置的数才有价值.

教师:你这样的建议非常合理,如果有奇数个数,用你的方法就可以确定中间位置的数,但是,如果有偶数个数据,怎样确定中间位置的数呢?

学生3:那就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教学片段2

教师:阅读“位似图形”这个课题,请同学们分析,位似图形应该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4:我看到名称里有个“似”,它们应该是相似图形.

学生5:我看到名称里有个“位”,它们应该是有特殊的位置关系.

学生6:相似我们已经研究过,今天研究位似,那一定是两个相似图形有特殊的位置关系,我很想知道,有怎样特殊位置关系的相似图形称为位似图形?

教学片段3

教师:阅读“反比例函数”这个课题,猜想今天我们将学习什么内容?

学生7:学习一种新的变化过程,其中含有两个变量.

学生8:就是学习一种新的函数.

学生9: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成反比例,小学学过反比例关系.

学生10:行程问题中,速度和时间就成反比例关系.

学生11:得说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

学生12:也就是两个变量的乘积为定值.

学生13:其中一个变量是关于另一个变量的反比例函数.

学生14:与前面学习的正比例函数的研究类似.

以上三个教学片段,孩子们通过阅读课题,提炼本课研究的重点所在. 随着教师问题的层层深入,学生从字面的意义,到概念的合理性,顺利寻找到了中位数确定的方法,大致了解了位似的特征,发现了用类比方法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基本思路. 其实,数学每个章节或者每一课时的课题,都值得引导学生很好地进行阅读和分析,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预留认真阅读的时间,再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探讨,把脑海中因阅读课题而引发的思考显性地表述出来. 从课堂上师生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学生有能力对课题进行细致的剖析,能够发现课题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

阅读条件,让已知更清晰

众所周知,数学学习离不开数学问题的解决,很多时候学生之所以不会解题,是因为他们不会读题. “读完条件,答案自现”并不是没有可能,在认真阅读题目条件后,已知信息会更通透,答案也呼之欲出.

本题改编自一道中考压轴题,很多学生看到这样的大题就产生畏惧心理,根本不敢尝试. 其实由以上的分析可知,随着阅读的层层推进,题目中的已知条件逐渐清晰. 阅读分析的过程,就是把压轴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的过程,教学实践显示,在这样的阅读指导下,班级有90%的学生能够求得第一种情况,50%的学生能够求得完整的答案.

阅读板书,让结构更完善

随着多媒体的介入,现在的很多课堂不再注重板书,有些课堂甚至已经发展到没有板书. 其实,无论教学课件设计得多么精美,总是存在碎片化、快速化的弊端. 板书在教学过程必不可少,教学的重要内容,解题的关键步骤等都有必要在黑板上系统呈现,需要在学生的视野和脑海中做必要的停顿.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能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 这个建构的过程,需要阅读必要的板书作为媒介. 课程标准也指出“必要的板书有利于实现学生的思维与教学过程同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脉络”. 例如,我们在进行“19.2一次函数”教学中,可以设计如下板书:

通过阅读这个板书,学生对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有了系统的认识. 遇到实际问题,可以通过设变量,找对应关系,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问题,再利用一次函数的解,来解释实际意义,进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 这有利于学生后续在面临实际问题时,产生建立函数模型的意识,进而找到解决問题的途径和方法,而这种模型思想同样适用于解决其他实际问题.

阅读课题,就是与文本对话,阅读条件,就是与题目对话,阅读板书,就是与自己对话.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

猜你喜欢
反比例板书课题
《反比例函数》拓展精练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3.3 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难点聚焦
巧用点的坐标解决反比例问题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