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甘庄中心小学 杨莲芳
有的学生在看到题后马上下笔,而没有仔细地读题,分析题意,解题也带有很强的盲目性。这类型题经常会出现在笔算或者口算。
【案例】口算12.8 ÷2.5÷4
笔算38.6×10.1-38.6
道题都是简便计算题,一些学生拿到题就按正常的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使得答题速度减慢,错误率也增高了。
现在教材中很多概念都会给出描述性定义,学生在认识的时候记得滚瓜烂熟,看似明白了,问他的时候能准确答出,其实并没有根本上把握概念实质。
【案例】 3.05乘一个小数,积一定( )
A.小于3.05 B.大于3.05 C.无法判断
这道题考查了课本上的一条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以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而题中用小数这个概念,学生们就搞不清楚大小了。
在读题的时候草草过一眼,找不准题目要问的是什么就作答。
【案例】在推导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时,用到转化思想的是:( )
A.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 B.长方形和正方形
C.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学生误以为题目问的是两个图形之间的转化,其实题目的重点不在这里。
遇到具体问题不会具体分析,而是按照习惯去做,这种题往往是平时训练时的题型,遇到这种情况是学生最容易放松警惕也是最难检查出错误的。
【案例】新华小学四、五年级共有学生330人,其中五年级人数是四年级的1.2倍。四、五年级各有多少人?如果设五年级有x人,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 )
A.x+x÷1.2=330 B.x+1.2x=330 C.x+1.2÷x=330
这道题假如出成解决问题,学生出错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课本上的例题和这个类型一模一样,学生很清楚两个未知数,设一份量,另一个量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表示。而难就难在这个题已经设好未知数,学生不会应变,导致出错。
有些学生一看到题目比较长或者已知信息较多的时候脑袋轰一下懵了,一遇到需要动脑思考的题目,便主动放弃,因平时对家长或老师依赖性比较大,而自身缺乏战胜困难的决心。对学习上的困难也是畏首畏尾,不去思考就主动放弃,认为那就是一道难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时刻提醒学生养成审题习惯,把不好的毛病遏制住,要求做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读题是审题的第一步。读题时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把题目读顺。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初步了解题意,然后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在这个基础上再解题。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要求在读题时用手指指着所读的部分,手口眼心合一。在作一些计算题目时,要求学生不要马上就算,而是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简便计算,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又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 这个训练要求教师首先摆正心态,不急着多做题、快做题,而且要做到持之以恒。在初读题目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关键的字词用笔圈出来聚焦,以提醒自己看清楚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学生经过这样的思考过程后,相信解题的正确率会明显提高。
由于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智力和理解能力还处于发展时期。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对于题目要求中的文字或题图中隐含的条件等不能正确理解,抓不住题目的关键,造成原则性的错误。所以要求学生在读题目要求时用一些画波浪线、点重点号、画圈等作记号,标识出其中的一些重点字、词、句,养成边读边画的习惯,对题意的理解有所帮助。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字面的记忆和浅显的理解,而要结合不同难度、梯度的题目具体渗透概念,使得概念具体化、实用化。
学生怕解答应用题,往往审题没有过关,不会分析题目中显露的条件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更不会分析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在审题教学中多加引导,注意这方面的训练。
解决问题常用精炼的文字叙述,并用数学名词、术语。由于在长期训练中常常出现一些比较固定的解题模式,如表示“求一共多数情况下用加法,求剩余常常用减法”,因而一些学生形成了一种见“共”见“多”就加,见“剩”见“少”就减的定向思维。其实,它们在不同的题目中所表示的意思是不同的。在指导审题时,既要讲清这类词语的本义,还要讲清在具体题目中的不同含义。可以将意思相同解法相同的与意思不同解法也不同的题型分别归类列举,让学生在审题训练中观察、比较、判断,并从中得到启迪。
在平时教学中也要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特别是意志力的培养方面。在数学教学中多搞些有趣但需要耐心的活动,增强学生的意志,以上提出的策略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又可以使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审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同时也是教师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有目的地渗透,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审题,做到“眼到、口到、笔到、心到”,渐渐地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