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东关小学 刘 瑞
班级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来自周边县市,所处地区条件各异,但其亦有共同点,主要集中呈现在家庭环境、生活环境和学习能力等方面。
首先,班级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分析。班级中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基本在外地务工,故其多由爷爷奶奶抚养。故在校期间他们多寄宿于本校周边的辅导站,其课下作业完成及休闲活动均在辅导站完成。周末休息或者节假日,班级农村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接送回到农村的家庭所在地,在这期间,以帮助爷爷奶奶务农或在村中娱乐为主。故此,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生活环境单一,与父母沟通较少。
其次,班级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分析。在家庭环境部分提到过,班级农村留守儿童在校期间基本居住在辅导站。辅导站作为外出务工父母的首选,故而辅导站的承担了孩子校外的学习和娱乐活动。诚然,辅导站为外出务工父母解除了后顾之忧,为校外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但我们也应看到辅导站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其对学生的培养范围也仅限于基本的衣食住行和课后作业的完成。可以看出,农村留守儿童在校外其心理状况和素质能力的教育极为缺乏,同时集体中个体生活方式与交流的培养亦为匮乏。
再次,班级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水平分析。班级农村留守儿童以插班生为主,在此之前在乡镇小学就读。通过对他们德育能力的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水平上与同班级的其他同学有明显的差距。诸如礼貌用语、同学交往、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塑造较为落后。
最后,班级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分析。前面提到孩子们节假日生活较为单一,与父母沟通较少,且多与思想相对保守的祖辈生活。故而农村留守儿童中多数接触新鲜事物机会较少,诸如舞蹈、绘画和乐器等艺体活动,致使他们中的多数孩子在班级中表现出内向、消沉的气象。但我们也要看到他们身上的善良质朴与勤奋,这是我们进行德育工作的源头活水。
通过对班级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可以明晰对其进行德育工作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凸显德育工作的价值。作为教育者,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价值的呈现,同时也是农村留守儿童知情意进一步发展提升的必要。质言之,德育工作的有机推进,是符合德育宗旨和孩子现阶段需要的实践活动。
第一,能够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素养。通过针对性的解决,我们能够对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环节的缺失进行补位。并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全人格的培育大有裨益。
第二,能够创新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培育,可以丰富和健全德育工作的内容。
第三,能够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发展。德育工作可以对其善良本性进一步拓展,进而帮助其德智体美劳全面推进。
仁爱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秉持并践行的德育理念之一,也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仁爱的具备与否是广大教育者进行德育工作的枢纽,对德育工作的有机运行与理念呈现具有重要意义。质言之,如果缺乏仁爱,则德育工作将流于形式并失去动力来源。从道德发展来看,仁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全民族所需要认可并落实的道德理念。从儿童的全面发展来看,仁爱是义务教育的集中呈现。教师仁爱则学生仁爱,教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学生现状,笔者认为仁爱具体表现为孝悌敏恕,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内容。孝即关切父母,体谅父母。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常在孩子身边,故而加入父母互动的新内容进而促进亲子关系。悌即尊敬父母长辈友爱年幼者。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大多为独生子女,父母不常在身边,而祖辈较为溺爱,因此加入这方面的内容也是必需的。敏即思考辨别能力的提升。由于他们年龄较小,又不得不独立活动,在校外需要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恕即友爱同学。除了在校内与同学良好沟通外,其寄宿之处亦是集体生活。故而教育者要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才能获得全面认识。因此,教育者秉持仁爱精神践行孝悌敏恕不失为解决之良方。
教育者在秉持仁爱教育理念之下,应根据孝悌敏恕对德育内容推陈出新。传统的德育工作内容亦即知情意的具体展开,而今我们应创新其方式并扩充其具体内容。
首先,强化安全意识。安全教育一直是德育工作常抓不懈的内容,但对校外寄宿学生的安全较为缺乏。农村留守儿童在校外多是在辅导站寄宿,且大部分住在六人至八人甚至更多的房间。同时由于监管缺失辅导站的生活环境不够完善,呈现为食宿设施不够健全。同时,集体的生活环境而辅导站监管水平较低,打架欺凌等事件时有发生。故而教育者开展相关讲座和活动,并定期进行。
其次,加强亲子教育。由于父母与子女的长期分离,子女对父母感情淡漠同时父母对子女影响式微,这对德育工作都造成了损害。同时亲子教育也要具体对待,考虑外出务工家长的实际状况,不能一概而论。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与父母定期写信交流,另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父母和子女的电话和视频并让学生与周围同学分享。
再次,强化集体观念。集体观念是传统德育内容的一部分,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具体状况,教师应组织多种有针对性的活动。避免学生校外生活的单一并增进同学间情感,在正常活动之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习和课前的时间,进行互助结对子的活动且定期更换互助对象,互助内容可以将友爱、学习和课后活动要求相结合。
最后,彰显个体特色。农村留守儿童对新集体的陌生以及自身才艺的匮乏,较为内向与低沉。可以针对他们这一不足进行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上的表扬和课下活动的突出,使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的爱。
综上所述,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要秉持仁爱的理念,从集体与个体、父母与子女、校内与校外的全面结合,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做一个有德行有理想的新时代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