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五华县转水中学 张丽珍
随着我国加大了初中教学新课程改革力度,初中的教学课堂逐步引入以生本理念为代表的新的教学理念。以生为本就是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关心学生的成长,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充分利用教学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教会学生探索,从而使学生学会数学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为学生综合而全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逐步走上数学课堂,进而为学生良好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里机制,通过调动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的构建教学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新的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利于保持,而且容易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创设教学情境,不仅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以境生情”,使学生更好的体验教学内容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更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为了形象地让学生理解两圆的位置关系,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演示了两圆位置关系的变动过程,同时让学生在变动过程中总结出每种位置关系有几个焦点,圆心距与两圆半径之间的关系。而且我还向学生展示了奥运五环,让学生去分别找出各环之间的位置关系。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预习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些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预习的作用,很多学生并没有经过预习这一环节,就直接进入到课堂,开始了新课的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无法对知识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难以发挥主动性,只能被动地依靠教师的讲解,讲到哪里,学到哪里。为此,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预习的作用,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预习,引导学生在预习中了解知识结构,从而使学生在听教师讲课时能胸有成竹,更有侧重点。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之前,笔者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了解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加以标记,完成预习习题。通过预习,很多学生能初步了解方程组的概念,但对于如何解方程组却感觉较难。于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听到解方程组的过程时就全神贯注,对于难点也很快便突破了。这样一来,课堂十分紧凑,学生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教学效率自然能够得以保障。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在数学教学内容中,很多问题需要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动手操作活动,更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安排学生具体操作,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再通过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理解新知识,从而提高数学能力。另外,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要做到适时,要在学生想知而不知,似懂而非懂时进行。这样,操作活动就能起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时,可以组织这样的活动:⑴组织一次对称图形制作比赛。用卡片,纸板,甚至三合板来制作,并进行比赛,参加的学生一定会在笑声中感到创造的乐趣。⑵收集有对称图案的蝴蝶、动物的照片,进行展览。⑶教学中借助一幅学生非常熟悉而又滑稽的大头娃娃的头像,通过“眼睛的不对称,让学生想办法使其变成对称”这样一个过程,使学生在游戏中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这样的过程做到了“寓知识于游戏,化抽象为形象,变空洞为具体”,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形象性、趣味性、操作性。让学生在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探究,这样不仅能够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而且也有助于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
课堂教学中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去学。要让学生探求寻找规律,在探求中有意识地让学生试一试,议一议,做一做,评一评,打破被动听课,一问一答,“满堂问”“满堂灌”死气沉沉的局面。 要创设多向交流,形成师导生探的良好情境。对复杂的问题,做到教师设点,学生划线;教师铺路,学生上山。课例中师生交流调查的情况,提出讨论的问题,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问,组与组之间有不同的意见,采用辩论会等的形式来达成共识。通过以上的环节学习,使学生对“用样本估计总体”所具备的基本特征有比较充分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自主思考与智慧合作,提炼、概括出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意义、特征,再加以适度的练习加以巩固、深化,一节课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也就顺理成章地实现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新课程如何改革,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法,都要把学生的主体性摆在首位,并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每个教师都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使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