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楠,周 萍,高 芳,王少清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500)
医学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科学。医学生一般在大三年级基础课程学习完毕后,开始临床见习。临床见习是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的临床实践相联系的桥梁,见习质量直接影响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关乎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教案是教师对教材以及学生特点进行分析后形成的教学思路的书面形式[1]。见习教案是做好临床见习工作的前提,直接反映临床见习教学准备是否充足。
(1)教案模版错误。(2)见习时长随意:每次见习为2个还是3个学时?部分科室最短30分钟,是否能达到见习目的;最长150分钟,是否符合实际?(3)见习顺序安排混乱:内外科各
基金项目:成都医学院教改课题(JGLC2012005)教研室(教学组)之间对见习科室安排缺乏统一规划,甚至出现未讲理论而先安排见习的情况。(4)不清楚如何书写见习教案:把临床见习教案写成理论课教案,重复理论课内容。
(1)无理论或见习教师联系电话: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如何衔接?如何保证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致性和连贯性?部分教研室没有见习指导(教案中无反映)。(2)见习内容:部分教案表现为所有专业、层次、年级学生均可使用,见习教案内容千篇一律、无针对性。(3)部分科室作业题与思考题目太笼统,不便学生思考与作答。(4)课后记中大多未记录存在的问题,没有关于如何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建议。(5)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有待商榷。(6)有一个科室将5次见习写在一份教案中,但从课后记中未发现5次见习内容有何关联、顺序、侧重点。针对的是同一批学生,还是不同批学生?如果是同一批学生,那么5次见习内容是否应有相应教学顺序或侧重点?如果是不同批学生,那么一次见习内容是否过多?是否能保证学生通过一次见习见到尽可能多的病例?5次见习教师不同,课后记内容也不一致,如何保证相近的教学质量?见习次数少,单次见习病种过多,教学目的、内容不明确,教学效果能否保证?如果见习时间、次数过少,能否满足教学要求?(7)每次见习几个病种?有无主次之分?不同组学生看不同的病例,最后是否汇总讲解?(8)教学时段划分:部分科室时段划分过粗,内容无针对性。(9)针对不同专业、层次的学生教学要求雷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每个系统见习几次?每次见习有何不同?若让检验专业(输血方向)学生掌握问病查体相关知识,则没必要,他们也学不会,见习效果自然不会好。(10)作业题与思考题:留课前作业,还是课后作业?课后作业谁来检查?
(1)没有专门人员收集整理课后记中提到的问题。(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师未进行互相评价。
针对某位教师课后记提及的设备陈旧落后、学员普遍沮丧等问题,教师有没有思考解决方法。若增加见习医院,见习生会不会将不良情绪带给其他学生?会不会影响学生对母校及其附属医院的看法?
临床见习可使学生巩固问病查体基本知识,熟悉临床工作环境和程序,提高对临床专科疾病症状、体征、检查的感性认识[2]。通过临床见习,还可进一步强化学生临床思维,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做好临床见习教学准备,加强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监控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1)相关部门应提供准确无误的教案模版,以保证教学文件的严肃性。(2)每次见习安排3学时较为合适。(3)见习科室的安排应以课程组为单位,突破临床专科界限,定期开展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4)利用有限的实践教学时间,结合临床典型症状、体征,强化学生理论知识。见习教学中应合理运用先进教学方法,如PBL教学法等,督促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3]。(5)针对不同专业、层次学生,教学要求应有所不同。(6)教学管理部门应制定见习教学质量监控方法与统一、便于操作、可量化的质控标准,以确保不同教师提供相同或相近质量的见习教学[4,5]。(7)派专人收集整理课后记中提到的问题,并及时反馈。
(1)课程组负责人应强调临床理论与见习教学的统一,负责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教师应加强联系,互通有无,理论课上未讲通、未讲透、未涉及的知识点,应及时在实践教学中给学生加以强化。理论课教师应在课后对学生临床见习效果进行评价,以保证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致性和连贯性。(2)有条件的教研室、课程组或临床专科可编写见习指导,并在教案中如实记录。(3)见习带教教师应由有一定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医师担任,他们一般具备中级以上职称。给学生传授知识时,应注意结合疾病特点,避免千篇一律。(4)作业题目应针对本次见习内容拟定,以达到巩固知识目的。(5)课后记录不能流于形式,要对本次见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如见习时间、次数过少,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并尽可能就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供教学管理部门参考。
(1)一次见习应重点讲授1~2种疾病,如果有其他典型或少见的症状、体征或阳性检查结果,可让学生见一见,以便对该类疾病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应避免单次见习病种过多,导致见习教学目的、内容不明确,从而影响教学效果。(2)具体教学安排可在保证教学目的的前提下灵活进行。可将一大组学生统一组织起来,也可将其分成若干小组,见习不同病例,最后互通有无;可先做统一讲解,安排任务,布置思考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问病查体,最后汇总讲解,充分发挥见习课上师生双方均参与的互动模式的作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6];如果本病区还有见习任务,可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下次见习时上交,注意避免只提问而不给答案的情况发生。见习时一个病区最多安排学生20人左右,过多则会影响教学效果。(3)若同一批学生在一个病区要连续见习多次,应将这几次见习内容按一定顺序或侧重点合理安排,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将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全部掌握。
综上所述,书写教案是教师在结合自身研究成果、教材并分析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再创造的过程,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书写教案的过程中要注意明确相关概念和要求,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管理;教师应做到课前认真准备,课后及时总结,合理安排见习内容;完善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充分体现“教”为“学”服务的精神;精心设计,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