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2018-03-03 23:08萨如拉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13期
关键词:医务专业知识卫生

萨如拉

(内蒙古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社会工作是一种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专业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的工作,也是一门新专业,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医患关系、就医环境提出更高要求。高校承担着培养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使命,是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输出基地。然而,目前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还无法满足现代卫生服务需求,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借鉴其他地区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经验,提出适合我区的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推进我区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持续开展。

1 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人民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也在日益增长,这就对医务社会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医务社会工作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需求还未受到足够重视。

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分支,理论与方法均围绕服务和助人活动的实践而开展,目标是增强个人或团体社会生活功能、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要求除了掌握人类和社会关系的基本理论外,还要通过实践达到人人共享社会福利的目标[1]。

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体验角色,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工作技巧,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通过实践,不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为今后从事社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实践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做的机会,激发潜能。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整合专业理论知识和行业规则,使学生运用不同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更好地服务不同人群。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大环境下,使学生做到知、能、行统一。

2 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现状和原因分析

2.1 实践教学内容及课时偏少

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主要以传统的理论灌输为主,忽视了技能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未突出专业特色,脱离现实需求。目前,医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实务和实践类课程种类及课时数较少,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我校医务社会工作属于新办专业,专业教师相对匮乏,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很少,多数教师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另一方面,实践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目前开设医务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普遍存在通过较低投入把专业办好的思想,严重制约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

2.2 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专业教材与师资

我校医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师生互动较少,注重课本知识讲授,教学内容相对枯燥,理论脱离实践现象较严重。医务社会工作要与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相关部门打交道,因而对沟通、协作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按照教师意图学习,沟通与合作能力得不到锻炼,处理问题的经验匮乏,势必会影响解决问题能力发展。

2.3 机制不健全

实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是实践,完善的实习机制是专业教育通往职业化进程的必由之路。目前,医学院校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存在以下问题:(1)实习机构较少。医务社会工作专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几乎没有医疗机构设置医务社会工作部门。因此,能够提供给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的机会较少。(2)进入医院实习的学生通常会在医务科从事日常行政工作,专业不对口,这样会降低学生实习热情,达不到实习目标,难以达到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2.4 评估体系不健全,很难保证实习质量

高校在选择实习机构时,首先会对其进行评估,例如,是否配备有带教能力的专业教师,教师是否有带教经验等。但是,由于目前可供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的资源十分有限,因此,选择实习机构时,为了达到数量要求往往忽略带教资质评估。其次对学生实习质量缺乏评估标准。医疗机构评价学生实习效果时,没有统一标准,无法真实反映学生实习情况,而学校的评估指标也有待完善。学校为满足学生就业需要,会给其一个较高的分数,这一方面无法反映学生真实情况;另一方面降低了学生实习质量,也不利于专业发展。

3 建议

3.1 以学生为本,调整课程设置,突出特色,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医务社会工作是一门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专业,对从业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实践能力培养需要通过课程来实现。首先,在掌握基本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增加健康照护领域课程。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与卫生行业相关,如果没有卫生相关知识做支撑,则会影响其工作的开展。因此,应补充医学课程以及与健康照护相关的课程。其次,适当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的课时比例。在医疗机构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服务,专业知识是基础,实践能力是关键,这就需要把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2]。

3.2 转变思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关系到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我校应在探索专业特色教材的基础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案例教学法、现场观摩教学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法等。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提升学生医务社会工作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实践教学研究,督促学生开展专业服务,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3.3 完善实习机制,建立健全评价制度,提高实习质量

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目前,虽然我校已基本建立医务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体系,但实践教学与临床需求还存在脱节现象。卫生行业的多样性要求实践教学应以卫生环境为背景,开展多种类型的实践实训,如集中实习与同步实习相结合的模式。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实习评价制度和评价标准。

3.4 以政府为主导,积极拓展专业实践

教学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与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相比,对学生能力要求更高。医学院校具有相对集中的医疗资源,应建立以综合医院为主、专科医院为支撑、社区参与的实践基地,为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创造条件。提高相关人员对医务社会工作的认识,为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营造良好氛围。医学院校也应加强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作,鼓励学生进社区实习,这些都可以成为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新资源。

猜你喜欢
医务专业知识卫生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誓 言
——医务工作者之歌
卫生歌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医务社工的上海故事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讲卫生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