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影响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的相关因素

2018-03-03 01:37刘海峰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1期
关键词:腋窝放化疗根治术

刘海峰

(河南省周口市妇幼保健院 外科,河南 周口 466000)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以中老年女性为主要发病群,发病率较高。当前,外科术是乳腺癌最为常用、有效的手段,改良根治术就是将患侧乳房组织进行切除及清扫腋下淋巴结,暴露胸大、小肌[1]。当前,临床研究表明,改良根治术后很少为单纯性局部复发,大多数远处转移的前期表现,这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主要对乳腺癌患者在改良根治术后发生复发及转移的有关因素进行回顾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1月‐2012年2月在本院妇科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257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血生化、影像学及病理组织等检查确诊,符合《乳腺癌综合诊治规范化手册》相关标准[2]。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凝血机制障碍和严重感染者;入选标准:已婚妇女,无手术禁忌证,生存期均在6个月以上者。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对此项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本组患者年龄35~76岁,中位64.5岁;病变乳房:左侧122例、右侧113例和双侧22例。

1.2 方法

本组患者均采取改良根治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患者行仰卧体位,全身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在距肿瘤边缘3 cm外行横或者纵梭形切口,将皮肤切开进行皮瓣游离,妥善解剖锁骨下血管,保留胸大、小肌乳房,对干静腋窝淋巴结清扫、冲洗,然后在胸壁、腋下各置入一根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加压包扎,3 d后拔除引流管;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并接受常规放化疗和护理,同时出院后随访5年。回顾分析患者临床情况,统计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病例,剖析所有患者的家族史、瘤体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数量、原发肿瘤(T)-区域淋巴结(N)-远外转移(M)(primary tumor-regional lymph node-distant metastasis, TNM)分期、激素受体表达及术后放化疗等情 况。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t检验;中位年龄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以及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

随访5年,257例研究对象术后局部复发率为7.78%(20/257)、远处转移率为2.33%(6/257)[其中,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为0.78%(2/257)、肺转移率为0.39%(1/257)、骨组织转移率为0.39%(1/257)和脾转移率为0.78%(2/257)];从发生时间看,局部复发:1年以下2例、1~2年4例、3~4年12例和第5年2例,远处转移:1年以下0 例、1~2年1例、3~4年4例和第5年1例。

2.2 研究对象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单因素分 析

对研究对象复发及转移病例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年龄、瘤体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量、TNM分期、激素受体表达及术后放化疗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单因素分析

2.3 研究对象根治术后复发及转移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研究对象根治术后复发及转移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瘤体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激素受体表达及术后放化疗是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 2。

表2 乳腺癌根治术后复发及转移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3 讨论

据调查报道,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发生率在30%~45%[3],大多数在术后的2~3年复发,且复发后一定时间内会发生远处脏器转移,在术后第3、4年的发生率最高。本组患者术后随访5年,3~4年的发生率占70%以上,可能因为在乳腺癌早期,机体内微转移灶中的绝大多数肿瘤细胞未激活,处于休眠中,且原发灶会持续释放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这会加快微转移灶内的肿瘤细胞凋亡,进而抑制微转移灶发展[4]。根治术后可解除对微转移灶的抑制,进而加快其生长,在术后3年后出现高峰。

乳腺癌根治术后复发及转移的影响因素较多,本研究结果显示,瘤体直径、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数、TNM分期、激素受体表达以及术后放化疗等和术后复发及转移发生有关(P<0.05)。伴随肿瘤增长,直径不断增大、患侧淋巴结转移数增加及病理分期提升,使得根治术后局部复发、远端转移的发生风险增大,且术后未完成放化疗患者的风险大于完成放化疗患者的。有研究报道,乳腺癌根治术后予以放、化疗可显著减少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发生,实现良好预后[5-6]。当前,诸多研究表明对肿瘤直径超过1厘米,不管患侧淋巴结、激素受体表达等情况,均要在术后接受全面的放化疗,且需联用2、3种化疗药物,确保临床效果,最佳疗程成4~6个周期(6个月以内)。此外,有报道指出,对患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数超出4个者,必须实施放疗,对于淋巴结转移数在3 个以内的,根据实际情况放疗[7-8]。近年来,伴随分子生物学研究深入,激素受体表达在恶性肿瘤根治术的预后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结果显示,激素受体表达呈阳性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的独立风险因素,可能和阳性表达患者实施内分泌治疗存在关系。此外,有研究表明,40岁以内患者在进行保乳术后,年龄为局部复发首要影响因素[9-10],但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并非根治术后复发及转移的独立影响因 素。

综上所述,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改良根治术后,应加强后续放化疗,巩固效果,同时定期复检,强化护理,预防和减少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发生。

[1]张晟, 张敏, 李春艳, 等. 乳腺癌根治术局部复发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10, 4(1):32- 41.

[2]周际昌. 实用肿瘤内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424.

[3]淦锦, 黄桂林, 李志刚, 等.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相关因素[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 27(1): 33-35.

[4]王准, 封巍, 刘冠, 等. 88例早期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的多因素分析[J]. 实用肿瘤杂志, 2006, 21(5): 453-456.

[5]Kobayashi S, Sugiura H, Ando Y, et al. Reproductive history and breast cancer risk[J]. Breast Cancer, 2012, 19(4): 302.

[6]Horn J, Opdahl MJ. Engstrøm, et al. Reproductive history and the risk of molecular breast cancer subtypes in a prospective study of Norwegian women[J]. Cancer Causes & Control, 2014, 25(7):881- 889.

[7]孙志芳, 胡延良, 王季秋, 等. T1~T2期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J]. 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22): 5846-5848.

[8]徐睿, 李惠平, 邵彬, 等. 54例乳腺癌术后胸壁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J]. 癌症进展, 2015, 13(5): 499-503.

[9]陈勇, 李娟, 麻丽珍.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行胸肌间淋巴结清扫术对患者近远期临床预后的影响[J]. 海南医学, 2017,28(3): 399-401.

[10]孙志芳, 胡延良, 王季秋, 等. T1~T2期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J]. 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22): 5846-5848.

猜你喜欢
腋窝放化疗根治术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分析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化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CLC)的观察
腋下广告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