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红刚
摘 要 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在图书馆界提出已经几年,目前很多图书馆都在建设智慧图书馆。但是如何建设,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此前提下,论文搜集、整理和对比了国内排名前10位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情况,从而为一般图书馆在建设智慧图书馆过程中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图书馆 智慧服务
分类号 G250
Study on the Smart Library Service of Domestic University Under Internet+ Background
Lei Honggang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smart library has been put forward for several years in the library field. At present, many libraries are building smart libraries, but there is no uniform standard on how to build one. Under this premise, this paper collects, sorts out and compares the situation of smart service in top 10 domestic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help librarie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smart library.
Keywords Internet+. University library. Smart service.
高校圖书馆智慧服务概述
自“互联网+”概念于2015年提出之后,我国图书馆界尝试将其与图书馆服务相结合,相关研究和实践也陆续涌现,特别是从宏观层面讨论“互联网+”下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模式。如,有学者从广义和狭义层面解释“互联网+”的概念,提出“数字服务中心”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有学者提出从知识服务平台、人性化互联空间等方面构建智慧图书馆服务。而在实践层面,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陆续推出相关智慧服务。本文通过调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吉林大学等国内综合排名前10高校的智慧图书馆建设情况,分析研究其智慧服务,以期为其他高校图书馆开展智慧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
10所高校图书馆互联网服务方式使用情况
传统互联网服务方式的淡化
通过调研发现,北京大学等10所高校图书馆的现有传统互联网服务方式主要包括五大类:BBS,电话、Email、FAQ,微博,QQ,留言板。每一类的具体使用分布情况如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5所高校仍提供图书馆BBS服务;10所高校图书馆均提供电话、Email、FAQ服务;除华中科技大学以外的9所高校图书馆均提供微博服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吉林大学的图书馆仍提供QQ服务,且北京大学图书馆另提供MSN服务;除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以外的7所高校图书馆均提供留言板服务,但服务形式有所差异,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提供表单咨询,而吉林大学提供回音壁服务。
由上述情况可知,传统互联网服务方式在这10所高校图书馆的利用情况不甚理想,其作用正在逐步淡化。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在“北大未名BBS”中发帖不定期且频率低,有时候1天发帖1~2条,有时候几天不发帖[1];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在“饮水思源BBS”中信息更新频率低,2017年至今共发帖20条[3]。
新型智慧服务方式呈现多样化
通过调研发现,这10所高校图书馆对“互联网+”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新技术都有关注,在图书馆发展中都有新式服务内容展现出来,传统的BBS、Email、微博、QQ等互联网服务方式随之不断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微信公众号、移动图书馆服务、智能机器人使用、自助式服务系统、慕课课程开发、一站式学术搜索、读者个性化定制服务、信息共享空间等新兴服务方式。如表1所示。
2 图书馆发展中的新式服务内容
2.1 移动图书馆服务
近些年,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和手机产业的迅猛发展,智能手机用户数量急剧增长,据统计,2016年中国活跃智能手机超23亿部。2017年两会期间,“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积极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和超宽带关键技术研究,2020年实现5G商用的目标[4]。这更能提高移动设备的使用效率,促使更多人群使用移动客户端去使用资源。在校大学生,在入学之时智能手机已成为必备电子产品,使用率达到了100%。在此次背景下,面临互联网+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提供手机、PAD等移动设备客户端使用相应的APP软件下载,提供WAP访问图书馆主页已然成为必然。读者通过APP,通过图书馆提供的WAP链接,就可以达到24×7全天候使用图书馆信息资源。从统计表可以看出,除了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只有WAP链接之外,其他高校都提供了手机APP的下载用于访问图书馆资源。
其中清华大学依托教育部移动图书馆项目,分别于2008年和2011年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无线广域网的移动数字图书馆实现和服务机制的若干关键问题”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整合与系统集成”,全面开展清华大学移动数字图书馆系统(TWIMS,Tsinghua University Wireless and Mobile Digital Library System)[5]。复旦大学除了提供正常手机APP客户端的下载之外,还提供了数据库的移动客户端,有超星、EBSCO、ACS等[6]。南京大学图书馆则是额外提供了Pad+数字图书馆互动服务终端。这是是一款基于安卓系统平台开发的大屏幕触控互动服务终端。Pad+可以部署在教学楼、图书馆、学院大楼、宿舍楼等场所。Pad+提供数千种优质的专业电子书、数万种电子期刊资源以及图书馆提供的一系列优质服务,是目前国内唯一支持与手机终端互动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用户不必到图书馆现场也能便捷、高效的查阅到图书馆的相关资源和信息,并利用Pad+体验图书馆交互服务,让读者随时随地畅游图书馆[7]。
2.2 智能机器人的使用.
在10所高校图书馆中,有三所目前使用了智能机器人,有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小图”,武汉大学图书馆的“小布”和南京大学图书馆的“图宝”。其中清华大学图书馆的智能机器人是可以和读者进行互动、逗闷子;武汉大学图书馆的则是在线智能回答读者问题,充当在线咨询馆员的角色;南京大学图书馆的则是真实的智能机器人,在图书馆提供咨询,为读者服务。智能机器人的使用,可以让读者在馆内随时咨询图书馆相关问题,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避免了因馆员不在无法即时为读者服务的尴尬。
2.3 自助式服务系统
RFID、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应用,可以让读者自助借还图书,自助打印、复印、扫描、自助办理超期罚款等等,非常便利。同时图书馆也能查看图书的即时位置,馆藏清点非常方便。统计表可以看出来,现在自助打印、复印、扫描已经成为图书馆的基本服务。其中北京大学图书馆还提供了3D打印服务,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額外提供了自助超期罚款服务,吉林大学提供了云打印服务。并且武汉大学还提供了紫光高拍仪,这个仪器可对文献资料进行快速拍摄、连续拍摄、保存以及OCR识别[8]。
2.4 慕课课程收集开发
慕课英文为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一所泛在化大学,利用网络的信息共享空间,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进行学习。对于慕课的态度,北京大学原校长周其凤在人大会议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谈他的“中国梦”时说到“北大是全国人民的北大。我也有一个梦想:让凡是想做北大学生的人,都能成为北大的学生。” “ 我们作为一个大学,按照现有的办法,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青年来北大上学的愿望。但是我也有一个梦想,就是让凡是想做北大学生的人都能成为北大的学生,这是一个梦想,是能够实现的梦想,我们正在努力。当然,这要借助现在科学技术的支撑,我相信能够实现。”目前北京大学已经分8批次开设了90门课,开放给想要学习的人们。同时通过统计我们可以看到清华大学开设的慕课课程达到了惊人的130门,而其他高校或多或少都开设了慕课课程。
在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图书馆除了负责学校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将这些教学课程制作成慕课,同时应该尽可能搜集其他学校免费慕课课程,进行整理之后供读者学习之用,这也是图书馆的职责所在。
2.5 一站式学术搜索
传统的文献检索方式,一般是读者登录图书馆的OPAC 书目检索系统,或者数据库搜索引擎来进行。“互联网+”下则是建立图书馆统一的知识检索平台,读者可以通过 PC 端、移动终端来访问知识检索平台,进行一站式文献检索,得到所需书刊、电子等各种形式信息资源。在前10位的高校中,除了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吉林大学之外,其余7所高校图书馆都有自己独特的学术搜索平台,如北京大学图书馆未名学术搜索、清华大学图书馆水木搜索、复旦大学图书馆望道溯源——资源发现系统、武汉大学珞珈学术搜索、浙江大学求是学术搜索和南京大学Find+资源发现系统等。除此之外,大部分图书馆还提供了如CALIS(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Balis(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和CASHL(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联合化统一检索平台入口。
2.6 读者个性化定制服务
“互联网+”环境下,读者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能让图书馆了解到每一位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也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创造了可能。在调查的这10所高校图书馆中,其中9所都设置了专门的学科馆员,根据不同专业学科读者需求提供对口服务。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包括26个学科馆员,为35个院系服务;清华大学图书馆按34个院系,提供了图书馆教师顾问和学科馆员58人服务服务名单;复旦大学图书馆设立了3个团队共16人;武汉大学图书馆分为5个学科工作组共33人;中国人民图书馆按照24各院系部门分为6个学科服务组,共 44人的学科服务平台,分为人文、理工、社会、经济、法政;吉林大学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平台5个分馆共12人。
2.7 信息共享空间
信息共享空间作为一种全新服务模式,综合使用互联网、计算机软硬件设施和内容丰富的信息资源(印刷型工具书、电子资源和多媒体资源等),在图书馆馆员、计算机专家共同支持下,为读者的学习、研究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和艺术修养。
目前各个图书馆都设有专门的研阅室,而信息共享空间是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数字应用体验区、多媒体研讨室;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由工具书、IC咨询台、26个有线上网机位、阅览座位和研讨休闲区组成的信息共享空间;浙江大学图书馆的研究空间文化空间创新空间系统体验空间学习空间[9]。
3结 论
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开展智慧服务已经成为一种建设和发展趋势。通过对比排名前列的高校图书馆开展智慧服务情况,其他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学校自身专业建设、经费投入的实际情况,在建设智慧图书馆、开展智慧服务时依据自身的特色,取长补短,避免在工作过程中走弯路,能够选择或创建符合馆情的服务方式,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更好为读者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學.北大未名BBS图书馆版块[EB/OL].[2018-01-10].https://bbs.pku.edu.cn/v2/search.php?mode=post&key=%E5%9B%BE%E4%B9%A6%E9%A6%86.
[2]清华大学.水木社区-图书馆[EB/OL].[2018-01-10].http://www.newsmth.net/nForum/#!board/Library.
[3]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图书馆主题阅读[EB/OL].[2018-01-10].https://bbs.sjtu.edu.cn/bbstdoc,board,Library,page,118.html.
[4] 艾媒网.艾媒报告:2016-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监测报告[EB/OL]. (2017-03-13)[2018-01-10].http://www.iimedia.cn/49815.html.
[5]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移动图书馆[EB/OL].[2018-01-10].http://lib.tsinghua.edu.cn/m/.
[6]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移动图书馆[EB/OL].[2018-01-10].http://www.library.fudan.edu.cn/main/list/922-1-20.htm.
[7]南京大学.南京大学智慧图书馆创新服务之四——Pad+ [EB/OL].[2018-01-10].http:// lib.nju.edu.cn/html/article.htm?id=87&fid=49.
[8]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图书馆高拍仪[EB/OL].[ 2018-01-10].http://www.lib.whu.edu.cn/web/index.asp? men u=v&obj_id=806&r=49868.
[9]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EB/OL].[2018-01-10]. http://ic.zju.edu.cn/ClientWeb/xcus/ic2/Default.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