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学段要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标准》还要求學生喜欢阅读,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等故事,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由此可以看出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聚焦于“能读”和“喜欢”上。
关键词:低年级 喜欢 阅读兴趣
在指导低年级阅读时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二要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在这里,我就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谈几点看法。
一、紧抓学生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导课外阅读应从培养兴趣开始,只有激发出学生阅读的兴趣,才能使其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外阅读中去。面对低年级的学生,首先应该要让他们体会到读书的乐趣,由于他们年龄小,再加上刚入学认识的字也不多,阅读就存在一定的困难。面对如此问题,老师就要选择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看得懂的带有插图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1.故事引趣,让孩子感受书籍的神奇。要培养低年级学生爱读书的习惯,老师首先就要利用每天活动课时间,组织开展故事会,声情并茂的给学生讲述一些他们感兴趣、听得懂的童话故事,学生看到老师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就会受到感染,喜欢上故事。教师在讲故事之前要把故事名字提前告诉学生,这样有条件的学生就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或询问家长先知故事内容,有助于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老师要坚持每天为学生讲一个小故事,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觉得书籍是那样的神奇,进而喜欢上读书。
2.设疑激趣,调动孩子们读书的欲望。教师不能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要在讲故事的时候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故事。这样,一方面,能唤起学生听故事的兴趣;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读书的冲动。如我给学生讲《十二生肖的故事》前,我问学生:“十二生肖是哪十二种动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争先恐后的说出了十二生肖的名字。进而我问:“老鼠那么小,还那么怕猫,为什么他会排在牛和老虎的前面?”学生一听就兴趣高涨,这时我说,想不想知道结果呢?学生纷纷要我讲,我却故作神秘的说,想要知道答案我们就来一起阅读《十二生肖的故事》吧,这时我把故事呈现在大屏幕上,孩子们就可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3.表演生趣,体会书中人物的情感。根据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让学生阅读一些故事时,老师可以组织表演情景剧,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表演的能力,也促使孩子对故事中各个角色的理解。讲《猫和老鼠》时,学生对猫三次偷吃猪油的故事情节特别感兴趣,故事讲完后我准备了部分头饰和道具,让学生带着猫和老鼠的头饰表演,学生兴趣浓厚,把猫的动作和神态表演的惟妙惟肖。孩子们在阵阵的欢笑声中品尝到了书籍带给他们的欢乐。
二、课内课外相结合,感受阅读的乐趣
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产生读书的冲动时,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教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针对低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他们感兴趣并乐于接受的方法。例如,当我们教一些朗朗上口的课文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唱读,让他们牢记;当遇到需要背诵积累的句子时,可以通过“小火车”比赛的形式,来激发他们背诵。利用学校的图书室,班上的读书角,时时处处为孩子们营造读书氛围,让他们进入校门就能感受到校园的书香气息。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同学们交流读书心得,交流自己好的读书方法,这样在学生拿到书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些好的方法来自行阅读,让课内的方法指导课外的阅读,让学生爱上书籍,喜欢阅读,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三、让课外活动课成为孩子阅读的平台
随着各地“打造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读好书,好读书”已日渐成为大家的共识,老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孩子们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课这个平台,逐步让学生学会有选择地读书,查找搜集相关资料,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不仅会好读书,而且能会读书,并能学会如何把书中的知识为我所用。例如,教关于名人故事的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布置学生回去查找你了解的名人的故事,摘抄其中好的语句。再让学生读一些关于写名人故事的书。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名人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这样层层深入,学生不但要找书、读书、摘抄,同时还要思考。这样的阅读不再是被动的阅读,而是无形中把阅读渗透到日常活动中,也增强了孩子们团结协作的能力。如果长此以往地训练,学生一定会收获很多,他们的实践能力,阅读能力会明显提高。
总之,如何更有效的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将不断的摸索,不断的总结。让我们致力为孩子们打造出一片绚丽的课外阅读的空间,让他们在书籍海洋里尽情地去遨游吧!
参考文献:
[1]陈晓云.“读、写、绘”引导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J].教育,2017,(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