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楚
摘要:随着“互联网+”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我国农业也加强对“互联网+”资源的运用。现代农业发展从传统的土地流转等向现代化科技化信息化的方向转变,互联网式农村经济金融发展已经成为趋势。产业链条与结构模式的合理性是支撑行业发展的关键,因此“互联网+”背景下也要重点关注产业链条与结构模式的转变。互联网带给农业的影响不仅仅是转变传统的营销模式,更需要将资本进行信息化的利用,扩张农产品信息化、商品化、电商化,促进农村的经济与消费同增长。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互联网+;产业结构;农业金融
新经济政策开展以来,我国经济呈稳定发展平稳运行的稳定状态,目前经济发展处于调整结构的关键时期。“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部署和促进新经济的驱动力量,创新型的政策支持已经深刻融入金融、医疗、教育等各个行业,并且随着消费者消费模式的转变和需求升级转变促使整个产业链条向互联网式发展。
作为农业大国,相对于其他行业,农业经济发展略显落后,对于互联網的利用更成为缺陷,我国必须改变传统的粗放低效的运转模式,与现代技术从分结合,利用“互联网+”进行产业升级。对于农业行业发展中的互联网发展思维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信息化成为农业金融业态有效升级的重点内容,可有效地促进农业生产下游业态的良性可持续增长,拓展消费新渠道,扩增资金链条。
同时,随着网络通信设备的发展,农业逐步转变其销售方式,据相关报道显示,近些年对互联网利用的模式越来越多,不少大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使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家乡土特产品的销售,充分彰显了市场对互联网的利用,资本与信息化的结合。互联网通信技术,云数据的应用,国家政策的支持,都预示着农业行业发展的产业链条和商业模式都在进行升级式的转变。
一、现代化农业互联网化的背景发展
(一)政治制度扶持与规划
二十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始终面临着粮食与食品安全问题两大挑战。这两个难题不仅与我国人口健康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影响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链条。此外,现今农村劳动力在大量缩减,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少年轻人从事务农工作,人均分配土地的数量也随之减少,发展科技推动农业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为解决农业发展瓶颈问题,提升种养效率保证粮食与食品的安全,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就成为当务之急。
针对这些问题,国务院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从政策方面对物流、金融、电商等商贸问题进行了宏观调控,在给予积极的政策引导的同时进行了规范限定,使得农业互联网更加规范化、合理化,由于政策调整使得信息化农业发展更为迅速。
(二)人才回归影响农业互联网化
随着“新农人”概念的引入,互联网化的农业发展层次加深。概念上的“新农人”主要是指将互联网作为信息传递的承载工具,进而围绕农业进行生产运输,进行产业流通,并提供相关服务的人。中心思想主要是指围绕农业通过互联网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据有关调查表明,我国早已有超过百万的新农人,并且数字仍在逐年增加。从事此类型工作的新农人,都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管理才能,同时其运用高学历技术与先进的思维结合,充分运用互联网的发展,在进行“三农”建设时,仍不忘初心进行自主创业,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在改善农村人才问题的同时,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改变现有的产业链条,促进农业享受高科技化,推动产业模式的转型。
(三)互联网技术推广信息化技术发展
农业渗透电子化程度加深,转型具备了相应的技术条件。随着电子化信息通讯设备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化,农村已经具备了产业升级的基础设施条件。在部分村庄已将宽带、光纤等覆盖于各个角落,大幅度地促进了互联网的全面化,并且随着移动客户端的发展,使用手机进行农产品营销的农民也越来越多。据有关调查显示,农村相关行业数据库已经建立,不少地区还建立了农业群站网,信息技术交流服务平台等,都充分证明在农村领域已经具备了农业互联网发展的设备资源条件与传播方式。
此外随着科技的推进,云技术、遥感设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概念都在农业发展中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虽然农业领域的高科技应用起步较晚,但影响力较大,其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前景都不容小觑。随着新型化的经济模式的演变实体经济政策的发展,和虚拟经济的融合都促使农业商业发展模式多样化。当前农业发展的技术平台主要是手机与互联网,因此扩大网络的覆盖面积,推进移动电子设备的发展成为农业网络化转变的技术支持。
二、“互联网+”与农业的升级关系
(一)互联网化需求增长促进现代农业升级
农业生产链条的规范化与扩展度使得大规模的产业式农业生产成为常态化发展趋势,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因此农业产业的相关的生产、运输、物流等系列链条的资金需求量与产品生产数量的需求都与日俱增,并且随着生产业态的改变,管理模式信息需求量剧增,这些发展需求加深了互联网与农业生产成为结合体。
(二)电商普遍化促进“三农”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电子商务的流行,购买方式逐渐电子化。据有关调查表明,网络购买力成为当前交易方式中增长速率最快的经济交易方式,因此电子商务化也成为促进农业交易经济增长的重要销售渠道。电子商务化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促进“三农”的发展,更影响农业生产的下游贸易。电商加大了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联系,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之外还促进了交易的效率,加速了信息的分享与传递。电商还促进农村信息的交流与传送,使得农业发展更好的服务于“三农”使得最佳受益者是农民。
(三)互联网促进农户与消费者的双赢
农业和互联网的融合,促进了消费者与农业的直接沟通进而提升了交流体系内的农民地位,加强了双方的双向互动,例如,对于种子、施肥、采摘的问题可以进行相关的探讨,加强农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沟通的效果,保证农产品的质量,拓展销售的范围推广传播,使得使用者安心省力,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促进共赢局面。endprint
三、互联网化促进农业转变经营链条转变
在农业领域存在信息滞后现象因此使得交易的成本增长,信息匹配之后,交易流程复杂,用户不聚集,产业发展滞后等严重的扰乱市场的发胀,大空间式市场领域使得交易资金回笼缓慢等。
(一)转变农业服务平台的生产资料
当前国家发展的土地流转过快农业现代化反正迅速,大规模时链条生产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因此愈多电商平台扩大对应的农业领域业务争夺农村市场,使得電子商务化的农业市场平台发展快速,并拓展发展的可利用空间。在此基础上,传统的经营销售模式应当进行多元化的转变,促使产品更保值、服务更优质、物质供应多元化,推动高效的技术平台与交流平台促进生产资料的大范围转型。
(二)农业服务企业依托互联网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农业物联网平台建立,主要包括生产要素的基本内容,是信息与时代的新产物。主要运作模式是以传感器获得有关农业产业原产的基本信息,然后以网络作为平台进行信息的传送,自动通过中央后备系统实现信息的有效提取与转化,以此实现远距离的作业运转。由此可知,农业信息化发展主要就是将传统的劳动力产物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化的转变。进而提升交易的效率,促进生产的有效性。综上,物联网是农业信息化进程的里程碑,应以网络为平台促进服务型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农产品销售模式电子化
应当以电商与互联网为依托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加快农业的商品模式转型。随着社会整体资本与资产的发展预测未来电商式农户迅速增长。由于之前的运行模式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性,因此电商农贸将会有着独特的优势,并通过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推进电商销售模式的发展。
(四)互联网与农业金融新融合
有关数据显示,农业贷款总额这几年增长速度迅猛,但资金始终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融资难问题一直困扰着传统农业,因此农业的发展应当对金融体系创新型大改变,更多的采取云计算与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为农业建设提供更多的、更灵活的资金支持,减少农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
四、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发展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新挑战,只有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农业发展相结合,并配合政策,才能促进产业的政策性发展,改变产业链条与商品模式的运行模式,全面运用网络平台保证农业产量增加,交易体校,带动农业经济发展,由此可见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势头不可阻挡。
参考文献:
[1]何迪.“互联网+”在现代农业中的运用及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7.
[2]胡天石,韩厚继.“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及商业模式研究[J].中国商论,2015(28).
[3]谢东升.“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创新发展机制研究[D].贵州大学,2016.
(作者单位:许昌高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