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难以控制的终身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在药物治疗以及社交功能的训练下可改变其认知[1-3],病情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长时间的病情稳定可以保持患者正常的生活能力。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是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当一个人长期睡眠不足,就会引发患者认知功能出现障碍、容易疲劳,易引发与他人的冲突、暴躁易怒,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临床实际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更多的是通过患者及其家属的描述来进行判断,不过由于患者的精神存在的问题,对于语言的描述可能并不准确,影响医生的主观判断。本研究主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睡眠时主观知觉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报道。
经过患者的同意以及医院的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进行此次实验研究,选择2017年1—6月我院进行精神分裂症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面向社会招收48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为34~48岁。实验组平均年龄为(39.12±2.20)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38.12±3.62)岁,两组患者的受教育水平大致相同。两组研究对象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对象的纳入标准:(1)根据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2)精神状态在药物的控制下稳定。(3)患者服用的精神药物的种类与剂量一致。(4)患者无幻想等精神症状,无暴力攻击性行为。实验对象的排除标准:(1)有严重的精神药物依赖性。(2)有器质性病变患者。(3)有外科手术史患者。(4)精神迟缓,精神发育障碍。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进行监测地前1天19:30—20:00进入睡眠监测室,适应睡眠监测室的睡眠环境,消除被研究对象的不适感觉,熟悉陌生的睡眠环境,在第2天按前1天的时间进入睡眠监测室进行睡眠监测。
参照2007年美国睡眠医学会制定的分期判断标准,将一个人的睡眠分为三个时期:清醒期、非快动眼睡眠和快动眼睡眠。其中,又将非快动眼睡眠分为N1、N2、N3三个阶段。多导睡眠监测仪的脑电电极安装准侧必须遵循国际10/20电极安置系统标准。
睡眠时间长短、睡眠效率高低、睡眠的潜伏期长短、快动眼睡眠、慢波睡眠。多导睡眠的操作及分析必须由专门的医生来进行。
使用PANSS量表筛选精神分裂症患者,选择病情较稳定的精分患者,PANSS量表由阳性、阴性量组成,每项量表有7项、一般精神病理量表16项及3个评定攻击危险性的补充项目,共33项。PANSS每个项目有各自7级,依照病理水平1到7级逐渐加重,全面地反映精神病患者的病理情况。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研究对象的PANSS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ANSS量表(±s)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ANSS量表(±s)
阳性因子 22.53±1.35 22.55±2.43阴性因子 9.25±1.32 8.92±1.67一般病理因子 25.63±2.34 27.45±2.65总分 57.23±5.24 57.04±3.14
实验组的睡眠效率、慢波睡眠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比较主观睡眠PSQI因子评分,实验组的睡眠质量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研究对象的的睡眠参数比较(±s)
表2 两组研究对象的的睡眠参数比较(±s)
TST(min) 489.23±54.23 469.23±54.24 SL(min) 21.25±12.34 19.03±5.34 SE(%) 83.32±7.26 85.32±6.26 N1(min) 123.35±54.34 103.35±34.34 N2(min) 268.34±29.35 248.34±36.25 SWS(min) 76.99±18.23 86.99±22.23 REMS(min) 79.23±19.43 85.24±23.45 REMSL(min) 135.34±18.67 145.24±28.67觉醒次数(次) 123.53±36.34 123.53±35.45
表3 两组研究对象的睡眠质量比较(±s)
表3 两组研究对象的睡眠质量比较(±s)
睡眠质量 0.63±0.24 0.82±0.45入睡时间 0.88±0.26 1.28±0.32睡眠时间 0.20±0.06 0.36±0.05睡眠效率 0.76±0.14 1.06±0.24
既往的科学研究明确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质量不尽人意,具有情绪、思维、意志等方面的障碍[4],尤其是在疾病发作严重时。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机制更多的被认为是脑内多巴胺递质的分泌发生变化,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影响睡眠主观知觉,阴性患者可表现为夸大自身睡眠质量[5]。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大多数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甚至不眠[6-7],容易引发冲动行为,暴怒等。这些情况会反过来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状。长期的睡眠障碍可影响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结果,不利于稳定病情,甚至加重患者基本病情,严重的发生认知功能障碍。
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与大脑皮质的损伤有关,基因突变等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发生的可能原因。神经系统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发现丘脑-皮质-纹状体环路参与时间知觉过程的各方面,而纹状体是与精神病性症状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活性脑区。有研究认为SWS的异常是精分患者睡眠的特征性变化,与大脑额叶额皮质损害有关,但也有人认为精分患者慢波睡眠SWS的减少与多种因素有关,在其他疾病中也有发现,但并不认为SWS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脑电的典型改变。抗精神病药物等对疾病治疗有效,但是会有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8]。
通过本次实验研究分析发现,两组研究对象的PANSS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睡眠参数相比较,实验组患者的睡眠效率低、SWS时间短,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较健康患者的睡眠效率低、睡眠时间减少;精分患者睡眠状态下的主观知觉存在错误。
[1]高玉峰.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J].精神医学杂志,2015,28(6):451-454.
[2]韩攸村,黄同旭.帕利呱酮缓释剂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对认知功能影响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7,30(1):53-55.
[3]张菁,袁国桢,周振和,等.社交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功能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17,30(1):42-44.
[4]沈渔邨.精神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03-504.
[5]边云,王智雄,韩笑乐,等.稳定状态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状态的主观知觉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30(1):13-17.
[6]张劲农,彭伟,Walker JM.睡眠及睡眠呼吸障碍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6-39.
[7]王刚平,颉瑞,赵巧玲.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无不眠临床特征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4(3):154.
[8]Monti JM,Monti D.Sleep in schizophrenia patients and the effects of antipsychotic drugs[J].Sleep Med Rev,2004,8(2):13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