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工作探析

2018-02-28 23:53赵瑞杰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工作高校

【摘 要】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大学生既是连接汉区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重要纽带,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战略目标的关键,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工作是大势所趋。针对高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的汉区课程学习难、汉区环境难以适应等现实情况,本文提出完善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对策: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增强师生双向互动。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使命感。

【关键词】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工作

一、高校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与必然性

1、高校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工作是大势所趋

自2015年开始,我国经济的结构性分化日趋明显,而通过改革制度供给,则可大力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增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为缓解此矛盾,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供给侧改革,并提出“一带一路”国家级顶层战略,其主要目标是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无论是国内改革的进行还是对外战略的实施,首先必须保证国内各族人民有一个自由平等与文明和谐的幸福生活。

在此背景下,我国仍继续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不动摇。同时,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教文卫等工作,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语言、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等,这些举措均体现出党和国家维护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坚定决心及希望少数民族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美好愿望。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更应注重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工作。

2、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工作是全国各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教育主体来看,无论是综合性大学或是职业院校,均会有不少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应该时刻更新观念,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国家民族融合的方针保持一致。从教育性质来看,高校作为教育机构,无论是哪个民族的学生,均有受教育的权利,而培养和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专业知识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既是其责任,也是其应承担的义务。

二、高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的问题

1、汉区课程学习难

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语言不通。汉族语言以普通话为标准语言,这对在汉区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一方面,教师授课、答疑与学生交流都是采用普通话;此外,英语也是高校的必修课程,因此,汉语薄弱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相对费力,而学习英语更是难上加难。另一方面,針对此情况,即便部分大学专门为少数民族学生设立了预科班,但费用高、招生数量受限也使一些学生被拒之门外。从而使部分学生缺乏过渡性课程学习,导致学习困难,兴趣下降。

2、汉区环境难以适应

少数民族学生多居住于文化群体相同的区域,教育背景、人文素养和生活习惯并无太大差异。进入大学后,由于学生群体之间的语言、生活环境及文化的差异较大,少数民族学生必然会出现人际交往和语言沟通的障碍。另外,因生活习俗的不同,也会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情绪低落、焦躁不安,对所处环境很难适应。

三、完善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对策

1、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

(1)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首要任务之一,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1]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稳定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中国能否实现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学校要把马克思主义“五观”和“四个认同”贯穿于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始终。[2]

(2)各高校对刚入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应予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新生离开家乡与父母的庇佑,心理与情绪上会产生波动;年龄尚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待引导;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新奇,自控力减弱,容易受到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需对少数民族新生予以一定的关爱与正确的引导,避免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侵害。

(3)对已入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管理与教育工作依旧不容松懈。要抓好他们的思想动向,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落到实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看待自身的宗教信仰与民俗习惯,准确理解国家制定的少数民族政策。同时,各高校要改变传统专业对口的理念,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关注其自身发展优势,并为其提供发展空间,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最大限度地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切忌“一刀切”的教育方式。

2、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增强师生双向互动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师生分离,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很可能会产生文化疏离感。有研究表明:文化疏离感会降低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幸福感。[3]所以,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需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观念。这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授业之道。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全面地考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感受,在环境和文化差异明显、语言不同的汉区大学里,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学习问题的处理能力都远低于汉区大学生,这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观察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神情、语言与行为,以此获取课堂反馈;在重点、难点上有意识地将语速、节奏放慢;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自身教了多少,而是学生理解与收获的程度。

(2)传道之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不定时开展一些思想政治理念方面的集体活动、讲座、交流会等,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踊跃参加,让其充分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准确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目的是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以及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解惑之道。解惑重在懂惑,教师还应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予以重视,给予帮助。例如各高校可定时或不定时开展师生交流会,少数民族大学生们以自由发言的形式,可将自己近期的疑惑、困难或感悟、收获和大家分担与分享。通过这种师生互动的方式,教师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解答疑惑,同时也可成为其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增进情感的途径。

总之,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困扰,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使命感,需从意识形态、教学方法、创新思维等方面着手,这不但有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对我国的长远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英杰,张艳波.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7)131-134.

[2] 李建生.牢固树立”五观”强化”四个认同”读本[M].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2004.57-66.

[3] 叶宝娟,郑清,曹灿兮等.文化疏离感对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机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05)618-624.

【作者简介】

赵瑞杰(1980—)女,吉林蛟河人,博士,长春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工作高校
现代大学制度下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创新方向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研究
关于乐清市中小学生抗战精神教育的思考
基于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