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功能的发挥

2018-02-27 01:1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22期
关键词:人文生活语文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河东中心小学 江西临川 344100)

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先生曾说过:“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在语文学科花了大量心血,到头来学生只会做题考试,不会读书,也不喜欢读书。”应该说,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当前我们很大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只重视文本的解读,只关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能力培养,而不重视引导学生建构人文意识,导致我们的学生不会“学习语文”,不善于“学习语文”。唯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起学生情感的课堂才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师应让学生不知不觉浸润在语文教学的美感当中,以语文课堂、小学课文为载体,让学生在记忆黄金期和人格形成期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和体验,让学生在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明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自觉学习、主动熏陶、尽力汲取,使课堂在人文诗意中畅游四方,“让课堂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一、教有千法“读”为主

语文教学的诗意,是名家诗文所体现的美学氛围,是进行听说读写所呈现出来的意蕴和境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作为一种传统而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尽管我们多数教师均认为很重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重视不够,经常被繁琐的课文分析和大量的书面练习所取代,再也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了。主要原因是对朗读的真正含义认识不到位,或者进行朗读教学的能力比较弱,忽略了这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致使学生在人文素养培育上缺乏朗读方面的内容。一是要用好范读。范读很容易扣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声情并茂的范读就好像倾洒日露一般,带给学生知识,有时,它就像清澈见底的涓涓细流,流进学生的心田,给予学生一种雨润禾苗般的美。如《小桥流水人家》这类写景物抒发对家乡热爱之情的文章,有时如人江东去,激情澎湃,气势磅礴,给学生一种激越雄壮的豪放美,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二是要突出朗读。朗读语文课文具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学生在朗读课文时会有意无意地模仿教师的范读,说明学生己具有初步的审美意识。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完全可以运用这些审美观点对自己或别人的朗读进行鉴赏。了解朗读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二、诗情画意“情”为先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是充满诗意的学科,字、词、句所散发出来的人文色彩,足以浇灌孩子稚嫩的心灵,让孩子变得更有灵性。“情”是课堂上师生产生共鸣的纽带,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精辟地诠释了课堂语言的重要性。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情感体验很重要,教师动情的导入更加重要。导入得好,一语惊人,能霎时扣住学生们的心弦,使他们的情感激发起来,这样更易融入教学情境。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使之成为升华思想情感的实践阵地。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情、要动情、要传情,情从何来?从教材中引起、在教学中激荡、在课堂上实践。极具诗意的语文教师,总会用充盈的激情去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与和谐的人文环境,在语文课堂中寻找一份“诗”意,营造高雅的审美空间,把学生置身于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爱、有喜有悲的情感氛围当中,以领略作品的艺术情感,提高语文素养和生命品味,点燃深埋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人生追求的精神元素,并陪伴其一生。

三、学思一体“思”为要

感悟,是语文课堂焕发光彩的灵魂。学生在课堂上做不到静心去思考、认真去感悟,那又怎能有效地和文本进行对话呢?小学生有别于成人的思想,有属于他们的天地和空间,当然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感悟。《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然而,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我们总自以为是强加我们的思想给他们,让他们变得“少年老沉”,变得“趋炎附势”,应和我们想要的答案,因此没了“自己”,也就没了“快乐”。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应让学生对文本有充分的解读,只有解读的有个性,才能真正有属于自己的感悟,从而让课堂达到理想的状态。每天早晨可以拿出一定时间早读,让学生们自己谈论喜欢的古诗文和名句。首先,说明名句出处并背诵与之相关的古诗文或者讲述与名句相关的故事,然后谈自己对名句的理解,与同学相互交流讨论。这样不仅能抵砺学生的思维,还能锤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影响了学生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四、潜移默化“好”为重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强迫学习会抑制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心底对学习语文、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所以,我们主要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学会阅读、习惯阅读、喜欢阅读。教师应当为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语文读物,一方面拓宽其知识接受范围,另一方面引导他们进行语文知识能力应用实践。学生读了大量的课文,就有了试着写一写的冲动。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创作,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此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表达的艺术上、在写作的技巧上给学生以适当点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

五、寓教于乐“践”为辅

语文来源与生活,更要回归于生活,陶行知先生曾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任何教学都应当以生活为出发点、以生活为旨归。作为一门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树立大教学观,注意沟通课内课外,尽力拓展延伸,尽力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人生体验。让学生能够将语文知识切实地应用到生活中,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拉近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问的距离,设置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尽可能多地进行语文知识应用实践,另一方面还要指导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自己进行语文知识应用,在广袤的天地中捕捉教育资源,让语文成为“无墙的课堂”,最终促进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和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

猜你喜欢
人文生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人文绍兴
生活感悟
人文社科
无厘头生活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