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唐山 036210)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逐渐“大众化”,在校生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所以一些高校对学生的管理也逐渐变得困难。各大高校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而推行了各种制度,早在20世纪初,叶圣陶先生就提出“教是为了不教”的理论,从而揭示了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教育真谛。因此,激发广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才能使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更加容易,使学生以后在社会上能够更好地立足。而如今,如何让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变成了各个高校管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很多大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在进入大学之前其目标非常明确——考上大学。在被大学录取之后,很多学生便失去了求学动力,同时在大学期间既无父母的督促也无老师的严厉管束,部分大学生则有意无意地放纵自己,并开始追求享受。还有些大学生进入了大学后,需要进行相当长时间的摸索和适应,才能从彷徨迷失中找到自己,建立起高层次目标。而在这之前,则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无所适从。
很多在校学生都很迷茫,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生活的主题是游戏,整天泡在网上聊天,浏览网页,看电影。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脊梁,其内心却被空虚填满,意识不到未来社会的残酷,对自己的责任没有正确的定位,混完了日子,毕业那天却发现没有混大学,而被大学混了。
在校大学生,均有消费自主权,吃穿等全部自己做主。虽然理性消费的学生占据大多数,但仍有不少学生握着手中的生活费,开始大手大脚起来。喜欢就从不考虑价格,这已经是大学生消费的常态。据调查研究发现,当今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花在吃饭、社交、购物、游戏充值等方面。
许多大学生刚入大学时,充满抱负,一心要闯出一番天地,可惜大学日子倒计时时间越来越少,雄心壮志也越磨越少,最终大多数人都成了一个模样,没有目标,没有计划,混一天少一天。缺失了社会责任,完全不知道该走怎样的路,不知道还应该承担一份责任,对自己的,对家人的,以及对社会的。
大学与高中的目标完全不一样。在高中,大家是同一个目标;而在大学,大家各有各的未来,医学,理学,机械,语言,经济……不同专业注定不同的未来,很多学生似乎对此认识很淡。未来要走某条路,现在就要想清楚毕业后要做什么,大学三年、四年或者五年该怎样做才能满足毕业后走上这条路的条件,拥有想要的成就。然而很多人毕业时都还是一片迷茫,一片模糊,大学结束了还是高中毕业时的样子。
大学生作为独立个体,不得不摆脱对父母亲人的依赖,所有问题都得自己面对,交际、友情、爱情,谁是一生的朋友,谁是过客。失落了、失恋了、精神一蹶不振了、心理承受不了了,心灵休整期是一周,一月还是一年,这些都会影响精神状态,影响日常生活,影响学习。如何正确对待工作、休闲娱乐、学习,三者关系如何正确定位将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未来。
要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积极推进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意识到自我管理对自身发展的潜在影响,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其次,必须合理引导学生思考,对一些问题有针对性的突破,从而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使学生有意识地对自身思想和行为进行转变,从而间接实现理想的管理目标。
学生组织主要指学校、学院、部门学生会或班级委员会,团体组织和其他社区组织等。这些组织是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主要形式,也是学校做好学生管理的保证。学生组织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学习理论、商业知识、时事政治,组织讲座、演讲和研讨会,组织学生访问、访谈、调查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帮助学生探索理想和现实,自由和纪律等关系。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在学生中形成追求进步,关心集体的舆论,形成勤奋学习的良好学风,形成服从法律,注重道德的文明环境。
学生在学生时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若没有外部约束和监督,他们容易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一些不良行为的出现。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则必须提高其自我调节意识,鼓励学生根据学科和社会道德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另外,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需要对其开展目标教育,强调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当今一些刚入学的学生缺失目标以及对自身的正确定位。因此,教师应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培养他们对目标的理解,让他们学会科学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并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只有让大学生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自我管理才更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生具有高度的自我期望和高程度文化。他们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期待,但他们仍处于成长阶段。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他们的行为和心理可能偏离正常发展的轨道。因此,大学生要学会自我管理,为自己制定一定的行为准则,学会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控制,才能把自我管理的作用发挥充分,使大学生的自我管理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