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2018-02-26 12:46白艳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课外阅读习惯

白艳

本文结合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实际问题,从教学实际经验出发,站在学生阅读需要从兴趣出发的实际,阐述了在培养课外阅读兴趣中,促进语文能力形成是极其重要的认识,并对小学生阅读习惯的成长过程进行了探讨。着重倡导抓住学生阅读的兴趣开展阅读活动,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借以提高语文能力。

古人训: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可以见得,书中所承载的境界与魅力,或许令每一位喜爱读书的人在遐想与乐趣中追逐着属于自己的那份梦想,或许也会给人们带来智慧的源泉与无限的力量!其实,一本具有丰富内涵的和正能量的好书,也真的就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好的书籍 ---- 会使人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和驱动理想,也是开悟、净化、纯洁、高尚人们心灵的“鸡汤”。所以,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多吸纳中华文化与文明,有助于让祖国那些传统与优秀的伦理道德“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的心灵,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读书学习的兴趣,更有助于巩固与其相容的知识,是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良好方式。在此,就有关课外阅读能力培养所得,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要帮助小学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阅读目标性计划

万丈高楼平地起。计划与目标必须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依据个体的特征,建立切实可行的、循序渐进的与层次性的目标;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要体现阅读能力的目标性,让合理、科学、切实和有效的计划,引导和策动阅读的目标与志趣,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与习惯的养成。

二、要建构具有激励阅读兴趣的情境

小学生的学习活动重点在于目标范畴的适宜性:过高了----奢求而无望,困惑而无求;过低了------无法引发情趣,有成功感却使思维活動了然无味。所以要注重目标的“维度”,如果目标有利于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就会引导学生把精力分配与投入其中,或许会产生一种兴致盎然的情趣状态。所以,培养阅读能力与习惯,应从阅读的范畴所辐射的兴趣着手,用多种方式与手段助力阅读兴趣成长。

首先,抓住课堂阅读教学的导向作用,培养兴趣。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用科学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挖掘与裁量,引导和激励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和感悟,找到阅读情怀的宿营地,使趣味的、精品的与正能量的内容烙印心灵;达到听则有其声,悟则有其味,感则有其情;使学生遁入一种具有享受性的精神境界。

其次,利用好小学生自我表现欲,巧设活动发展兴趣。小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对于每一个小学生几乎都有着良好的潜力与强烈的欲望,如果能够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注重为每一位小学生提供切实的表现机会,都是对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在教学时空的布设中,巧妙地开辟和设计出了“一分钟演讲”“两分钟朗读”“三分钟表演”等等活动。就会从中发现学生课前的精心准备与课后的交流是多么积极,这种促进作用不可小觑。同时在与学生课堂互动和课间交流中,也会感受到学生对这种活动参与准备是多么地倾心。从内容来看,一部分来源于课本或者其他书籍的精彩和经典语段;另一部可以源于学过的古诗词、现代的诗词、童话故事、幽默笑话等精品佳作。从教学实际表现出来的水平看,虽说是参差不一,但是,情感色彩都具一定的浓郁性,也颇有一定的艺术性。为了激励小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意愿,可以把展现自我与培养阅读能力相契合的活动建构起来,引导和鼓励学生用掌声或者手势为其点赞和投出认同票,使“奖杯”贴与“五星”贴走上“奖赏”的园地,这样的表彰发挥出了激励作用。这种活动设计方式,对刺激学生阅读情趣,扩充阅读面、积累知识、培养能力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抓好阅读的基础性工程,建构稳固的学习架构

读的目标是读懂、学会,然后才是能读和会读,读到深处身临其境,感到深处激情洋溢,用到当处神来之笔。可谓是,从读到写也要适时地有机结合,把读、写拧成一股绳,为阅读承载起语文能力。所以,在指导学生读的时候,要适时渗入写的内容,而写也要注意从基础开始,从一个意思完整的句子、一篇日记、读书笔记、摘抄名人警句等等做起。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借鉴,从自评到互评,再到展评;“评”出读书后的模仿和创造的语言、语境之美,让优质的、灵性的各种有益活动介入阅读与写作学习过程中,推动阅读热情的提升。如果教师能够带动家长,形成家长与教师教育共识,达成共同指导学生阅读的默契,用好各种资源,多互动与交流,共进步与成长,就会让学生感受着如影随形、比翼双飞的奋进与力量。

而许多研究性记载的资料告诉我们,一个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需要相当于课内阅读量四五倍的课外阅读量来充实,否则,语言色彩就是干涩和单纯的,语境就是崎岖和狭隘的。所以说,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绝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出口成章也不是天生的。只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才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四、要注重读书条件与氛围的创建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也是人类智慧的宝库,而书只有读才会让人们从高尚的意境中获得正能量,才会激励人们进步。所以,读要选好书,读要成习惯,不可半途而废。

首先,找到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图文并茂也好,浅显易懂也罢,寓意深远更佳,只要是读起来津津有味,拥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内涵,能形成获益匪浅的效果都是适合的。关键是能够留住学生目光,吸引住学生的精力。

其次是直面读书问题时,教师与家长都要有着引领作用。善于发现学生读书兴趣的倾向,把握好“质”与“量”的关系,用好“陪”与“伴”方式,尽其所能地、投其所好地在学生阅读的习惯养成上发好力,打好语文能力成长的基础。

总之,没有丰厚的阅读量,就不会有卓越的阅读能力的成长。让学生的阅读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努力提高阅读数量,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语文能力。

【作者单位:长春市九台区庆阳中心学校 吉林】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课外阅读习惯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落实多元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