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玲
摘 要:为适应社会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了更好地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中高职教育衔接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当前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介绍了几种国际合作背景下的衔接模式,并根据目前已存在的模式去探讨三位一体的衔接模式,即联合学校、国际合作办学和企业,希望可以为创新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模式作出贡献。
关键词:国际合作;中高职;衔接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从目前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角度看,职业教育体系被割裂为两个独立的阶段,忽视其连贯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使其无法发挥更大的效用。有效促进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的衔接是目前比较可行的措施之一。课程内容重复、实践学习大同小异,是职业教育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目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
中职教育为学生能够顺利进入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基础教学,高职教育在中职教育上延续和提升学生的能力,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两者是相互独立的,没有进行有效的结合。这种情况导致职业教育体系的分离,成为阻碍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一大痛点。
目前我国的中高职的衔接不畅,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1.管理部门不统一,中职与高职比例失调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还有需要改善的地方,一方面是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另一方面是由于高中相对普及,其重要性受到严重影响。再加上我国职业教育体系自身的管理体系不统一,由多个部门共同管理,导致部门间管理出现一定的差异。目前,我国的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管理部門各有不同。教育部和劳动部是职业教育的管理部门;教育部掌管职业学校,劳动部掌管技工学校。
2.专业理论课设置重复,文化基础课脱节,课程标准不统一
中高职衔接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专业理论课设置重复,文化基础课脱节。两者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课程标准也不统一。如同一个专业,学生在中职没有学习的课程,而高职已经学习到一个中等难度的层次。学生由于在进入高职院校时缺乏这部分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导致出现学习困难。显然,在课程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的目标并没有得到落实。中职和高职在课程上没有实质上的衔接,仅有形式上的衔接。
3.培养目标不明确,模式单一
目前,在我国较发达的地方的中高职业学校,与国际办学衔接的程度较高,也慢慢采用分级制和注册入学融合的方式,而很多地方仍然是沿用传统招生和入学衔接模式。总体来说,我国的职业融合模式在实践中表现出缺乏灵活性、形式僵化的特点。这种呆板的形式无法满足我国在经济产业以及高新技术发展中对优秀产业工人的强大需求,更无法适应国际开放带来的种种冲击和挑战。
4.理论和实践培养不匹配
因为缺乏双师型教师、场所和器材,中高职衔接中问题不断出现,教学中过多注重形式。如今在我国职业学校技术培训中,有些高职院校受到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培训建设和技术应用培训有所缺失,从而无法满足社会要求。甚至有些学校学习的技术已经落后于目前社会中所需要的技术,导致学生自身学习的技能在社会中无法有效运用,造成了大量人才的浪费。虽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逐步建立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来规范职业教育标准,但是该标准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实施,在高职中也没有规范的制度,使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无法在职业能力上进行衔接。
三、目前国际合作中主要的衔接模式
目前依照中高职院校衔接的关系看,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衔接模式:一贯制衔接模式、独立衔接模式、联合衔接模式。连接模式具体包括招生制度、教育学制、教学目标等相关内容。目前,采用较多的分类依据是学制,由学制衔接模式和非学制模式衔接组合形成职业模式的衔接,与国际合作办学也主要依据以上几种模式特点,引入国外教学的一些特点。
我国目前国际合作中高职教育主要是以单向沟通为主,仍然属于国内合作模式,目前主要采用的教育合作模式,一是全面套用国外大学的教学模式,即包括国外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及国外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等。二是合作模式的结合,在互相认可对方开设的课程获得相应的学分的模式,保留其教学体系,实施国内外共同学习,常见的是“3 + 1”“2 + 2”及“1 + 3”类型。三是国内外交流合作,境内境外互相指派教师讲学,优秀学生可前往境外学习。
从以上三种模式中可以明显看出,注重引进和模仿国外的教学体系,学生还难以达到国际市场的要求,人才培养质量仍有待提高。
四、探索学校、国际合作方、企业三位一体的衔接模式
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联系,而是在两个阶段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均衡发展,实现从中职教育到高职教育平滑过渡。目前我国建设现代化教育体系中,要关注中高职衔接发展的需求。近年来,随着国际合作活动在职业院校中的多次开展,这些国际合作活动慢慢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准。
无论是中高职院校自主办学,还是进行国际合作与国外合作办学,其最终的目的是可以实现更好地培养学生,使得学生在步入社会时可以更好地就业,在所任职的企业中得到认可,实现自我价值。当然在国际合作的前提下,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眼界,从而培养出同国际接轨,更符合我国经济社会需求的综合素质人才。
因此,学校、国际合作办学、企业三者相互协调配合可以成为国际合作背景下的中高职衔接的模式之一。
1.提升理念和转换视角,培养国际型人才
中职注重扎实的理论基础,高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可以学以致用。为此,中职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大量的国际合作案例,使理论变得具体,学生容易接受;在实践中输入国际合作理论,指导学生的实践工作。同时高职可以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可以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从而使其对自己所学专业有更全面的认知和认同。与此同时,校方可以与企业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中国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与国际先进理念相结合,培养具有国内与国际知识的双重技术人才来服务企业,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国际社会的发展,并形成促进中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有效模式。
2.整理有关课程,做好课程衔接
以市场需求为依据不断进行课程结构优化,整合课程是为了淘汰一批旧课程和新设一批课程,使教学内容和市场接轨。结合国际合作办学培养与国际接轨人才的特点更新教学大纲,设计以“外语能力和实践能力”双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可以更好地展现课程效果,满足灵活需求,实现有效衔接。在培养中可以为学生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选修课程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点选择,设计以“外语能力和实践能力”双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知识积累,又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推进学分制教育发展,衔接职业教育内容
学分制是以学分为主要内容,修满指定数量的学分就可以毕业的一种教学管理方式。用统一的学科学分标准纪律,把不同教学科目依照学分标准划分成不同的层次,这样可以提升职业教育的多样性、灵活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分制形式可以给学生更多学习方式选择,依照所选择的课程计算学分,学生在经历不同课程的考试之后拿到相应的学分。拿到相应数量的学分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文凭。比如,在英国学生可以自主选擇自己的学习方式,也是拿到相应数量的学分,就可以得到相对应的文凭。
在我国,现代教育也是采用学分制,但是缺少统一的管理标准,学分制也只是一种形式。所以,完善学分制管理,对学生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制定一个统一标准,便于解决因高职生源不同给教育计划和课程设置带来的问题,可以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结构进行优化,课堂中不会出现课程重复和内容雷同的情况,对那些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起点不同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在相应的时间内实现自己的目标,也能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效率进行优化。
五、结语
在中国发展职业教育,必须改变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各自管理存在缺失的局面,消除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障碍,才能实现两者的有效衔接。国际合作背景下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则需要通过实施学校、国际合作办学、企业三位一体的衔接模式,加强国际合作和提高主观能动性,切实开拓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前后衔接和上升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张振和.基于成果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8):60-61.
[2]徐志勇.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职业素养教育探索[J].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6(3):52-56.
[3]高 墅.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档案管理现状及改进[J].兰台世界,2015(14):137-138.
[4]王 佳.关于课程设置研究的综述和展望——基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视角[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刊),2013(7):45-47.
[5]潘玉成.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职教论坛,2017(23):53-57.
[6]宋静波,张玉泉. “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15):104-105.
[7]王丰颖.有关浙江省现行中高职衔接模式的思考[J]. 亚太教育,2016(6):156.
[8]连立芳.中高职衔接招生模式的探析——以福建省为例[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100-102,108.
[9]张 鑫,柳 燕.我国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24):5-8.
[10]薛洋洋.中高职衔接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6(27):14-15.
[11]杨昌蓉.中高职衔接教育的若干问题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5(4):39-41,45.
[12]孙洁心,孙 强,孙艳华.系统培养的中高职衔接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4):87.
[13]吕文明.中高职衔接背景下职业院校国际合作办学研究——以H学院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社科纵横,2017(10):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