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盛 吴加权
摘要:建设一个集成度高、可擴展性强的农产品电商产教融合实训平台是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培养社会急需农村电商人才的有效途径。但实训平台建设也面临理论知识传授与专业实践教学融合难、专业实践与创新创业衔接难、社会服务与现代农业对接难的困境。需要构建实践育人体系,完善平台运行机制,组建基于众创空间的“双创”基地,创新平台共享机制等方面探索农产品电商产教融合实训平台的建设。
关键词:实训平台; 农产品电商; 创新创业
电子商务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传统商务模式,也影响着与之息息相关的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据相关数据统计,2016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超2200亿元人民币,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但同时,农村电商人才匮乏制约了行业深度发展。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村电商人才的需求,相关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瓶颈,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要实现此目标,建设一个集成度高、可扩展性强的农产品电商产教融合实训平台是有效途径。通过这个平台,包括农商管理、畜牧兽医、农业物联网、食品科技等院系的学生都可以结合专业实训进行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农村电商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爱农职业精神,提高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综合能力。
一、农产品电商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建设目标
(一)构建实践育人平台
为教学服务是实训平台的首要目标。实训平台汇聚校内外要素资源,建设农产品电商O2O体验中心、众创空间、农产品电商运营实训中心、视觉传达实训中心、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中心等教学资源,培养各专业学生在互联网+思维下的通用电商运营岗位能力,在此基础上,以产业、企业岗位及人才技能调研为基准,对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设计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内容开展专业实践教学,加强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的融合,以农产品电商为实训平台创新创业的切入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校企深度合作,优化创业实践环境,引导学生在基层一线和市场浪潮中经受锻炼。
(二)构建社会服务平台
社会服务是平台的又一目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是指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和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为社会提供直接的、具体的服务,如培训、咨询、产学研合作等。依托建成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实训平台,一方面可以对接地方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通过组建大学生创业团队,建立微店、淘宝等线上营销渠道,梳理地方优势农产品,引导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将优质农产品上网,推动农业“互联网+”落地。同时可以成立电商人才培训基地,面向社会开放共享,开展电商人才创业培训班,讲授网络文案写作、简易摄影技术、电商平台操作等课程,提升农业高职院校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
二、农产品电商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建设的困境分析
(一)理论知识传授与专业实践教学融合难
理论与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最基本方式,二者通过交叉互补的方式发挥各自的功能,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农产品电商产教融合实训平台面向全校性的专业群提供创新创业电子商务实践,与各专业群理论教学之间既有联系,也存在一定矛盾和冲突。
1.教学管理体制的限制。固有的教学管理体制是由不同专业群组成的二级教学系部为单位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生理论教学是由各二级院系为主导进行的,对实训平台的电商实践理解不一致、认识不一致、实施不一致,带来的问题是实践主体责权不明、沟通不畅,很难充分调动和利用各种资源,理论与实践教学融合困难。
2.实践教学模块有待开发创新。实训平台虽然具备了良好的硬件环境,但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块还有待丰富和完善。由于需要面向农商管理、食品科技、畜牧兽医、农业物联网等不同专业群的学生开展电子商务实践,学生培养目标、前导课程、知识结构基础存在较大差异,平台实践内容侧重点也不同,这就要求实训平台电子商务实践模块更加开放,能结合不同专业进行创新探索,要求不同专业群老师开发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商实践模块,推动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衔接与融合。
(二)专业实践与创新创业衔接难
在专业教育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学生专业实践与“双创”实战同向同行,是“双创”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这是高职院校综合性育人平台兼具“双创”教育基地功能的内因,因此,农产品电商产教融合实训平台也是面向各专业群的创新创业平台。
然而,专业实践的出发点是通过反复训练提升学生的岗位操作技能,而“双创”实战则是在完成产品、技术、工艺、组织或机制、模式等创新或创建、经营、管理小微企业的过程中提升“双创”能力,二者之间除了“双创”实战依赖技术技能这个衔接点之外,目标与任务则大相径庭,成为制约二者融合的重要瓶颈。突破此瓶颈,既要精心设计专业实践项目,为学生凭借项目同步进行“双创”实战创造条件,还要发挥示范引领效应,由成熟企业带动教师和勇于创新、善于创业的学生在专业实践中进行“双创”实战,吸引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从而形成“以点带面”,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式育人格局,营造良性循环的经营环境及“双创”文化氛围。这对实训平台建设与管理提出了严苛的要求,既要具备多层次的功能,同时满足经营服务、一般专业实践、创新创业、专业实践与“双创”紧密结合的要求,又要确保平台平稳、有序、高效运行,除了精准细分平台功能之外,还要实施科学的管理机制,谈何容易。
(三)社会服务与现代农业对接难
开展农产品网络销售和提供各类社会培训是产教融合实训平台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然而当前农产品电商普遍存在盈利困难、经营周期短的问题,面向社会开展的各类培训也受短期性、阶段性等问题的制约,效果欠佳。
1.农产品电商盈利难。近年来,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以及各大电商巨头深耕农村电商的前期铺垫,农村电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当前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3万家,其中专业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达4000家,然而几乎90%以上都在亏本运营,“亏本促销、烧钱引流、信息刷屏”,这些词汇是大多数农业电商的标签,亏损经营是绝大多数农产品电商的现状。究其原因主要有,农产品运输损耗比例高,一般生鲜产品的损耗率可以达到10%到30%;配送半径有限,时间要求高,和普通快递不同,农产品易腐烂变质,对时效性要求更高;物流成本高昂,农产品物流包装特殊性要求多如泡沫塑料加冰袋等;产品标准化低,而农产品的购买最注重精挑细选的购物体验,还容易产生怀疑和纠纷。因此,作为学生初始创业项目,农产品电商难度是非常大的。
2.社会培训效果欠佳。当前院校承接的社会培训工作呈现出阶段性、短期性特点,一般都是针对一些传统性问题或者热点问题开展,如农产品电子商务,事实上农产品电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农产品生产者、收购商、加工企业、批发商、电子商务企业、流通企业、经销商、消费者等众多直接利益相关者,还涉及农资生产供应商、农业技术研发推广单位、农产品检验检疫等诸多间接利益相关群体。阶段性、短期性的培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就很难达到理想项目。
三、农产品电商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建设路径
(一)构建实践育人体系
构建适应现代农牧业发展需求、职业特色鲜明的实践育人体系,培养大批现代农牧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造就一批创新创业典型。
实训平台主要有三大功能,首先为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实训条件,一流的软硬件为专业实训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其次实训平台是校企合作的载体,校企合作项目可以依托平台顺利开展,譬如引进京东、苏宁服务外包项目,双十一服务外包项目,校企双方共同管理,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最后,实训平台更是创新创业平台,可以为农商管理、畜牧兽医、农业物联网、食品科技等院系的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农村电商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学农爱农职业精神,开展创业孵化、创业帮扶、项目路演、投融资服务等,提升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创业成功率。
(二)完善平台运行机制
1.组建实训平台的组织机构。争取产教融合项目扶持资金,同时学院加大配套投入,行业投入技术规范,构建实训平台合作建设模式,并以相关方利益共享资源为持续投入机制,达到校企同步更新实训平台的设施设备,形成电商产教融合实训平台的持续共建机制。联合农委、商务局、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知名企业共同组建“农产品电商产教融合实训平台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政府代表、学校代表、行业代表、企业代表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组成,管委会实行会议制度,共同决策。实训平台管委会在学院农商管理系设秘书处,按照管委会章程,进行长效运行。
2.建立实训平台的长效运行机制。现代农牧产品电子商务实训平台形成的共享资源主要有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制度、设备设施、实训文化等,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制度创新,制定《现代农牧产品电子商务实训平台共享资源管理办法》,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灵活运用有偿与无偿相结合的方式,建成面向区域的教育培训中心、技能鉴定中心和技术研发中心,有效实现行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和合作发展,建立起产教深度融合的长效运行机制。
(三)组建基于众创空间的“双创”基地
1.建立“雙创”素质教育基地。依托产教融合实训平台的软硬件资源优势,尤其是集聚了一批经营性企业、骨干教师以及企业业务人员,进一步延伸、拓展其功能,在其中有机嵌入“双创”素质教育基地,组建由资深企业技术及管理人员、专业课教师、“双创”课教师组成的互补型、矩阵式“双创”兼职导师团队,指导学生在专业实践或生产实训的过程中领会农产品电商经营项目的创意,寻找货源、测算经营成本,预估利润,体会营销策略,学习防范与应对风险的方法,理会企业规章制度与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积累经营管理的间接经验。此外,鼓励学生个体或组团申报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总之,紧密结合专业,采用多种形式,立体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以及“双创”能力。
2.组建众创空间。农产品电商众创空间是大学生“双创”项目实践及“双创”实战的主要载体,因而是“双创”素质教育基地的核心,助推学生成长是主要功能,也是本质特征,这就决定了其运行管理的特殊性。其一,树立身边的榜样。为了充分发挥示范效应,构建生态系统,提高运行质态,在众创空间运行过程中,既要引入小微电商企业,也要吸纳周边的成熟创客加入,还可依据相关政策,鼓励、支持教师创新创业。其二,全方位提供项目孵化服务。为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风险评估等一站式创业咨询服务,不定期提供创业培训、专家论坛、分享沙龙、市场拓展和项目路演等活动,协助学生解决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难题,对压力较大的个别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其三,执行科学的管理机制。实施学分转换与替代制度,“双创”奖学金制度;严格遴选学生“双创”项目,守好入口关卡;实施项目的过程管理及定期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对长时间无法实现目标的僵尸项目,限期退出。
(四)创新平台共享机制
1.开展区域范围的对接活动。充分利用各类涉农展会、商务活动和论坛组织开展农业电子商务对接活动,引导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将优质农产品上网销售。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行组建农业电子商务协会或依托现有的电子商务协会,通过集体谈判等形式,与电商企业协商相关优惠费用、建立合作机制,为农产品上网销售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鼓励电子商务企业与城市社区开展合作,共同设立农产品体验店、自提点和提货柜。信息进村入户试点省份要充分利用信息进村入户平台,实现农产品上网销售,鼓励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企业,依托各地村级信息服务站探索“放心农资进农家”电子商务模式。
2.开展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情况监测。通过与地方农产品电商资源的多种合作,掌握区域范围内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情况,通过大数据分析,为进一步推动农业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3.开展电商技能培训。在农业部组织的信息进村入户培训班、大学生村官创业培训班农业电子商务课程培训之外,积极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大学生返乡创业行动等项目,联合有关电商企业、科研教学单位,开展有针对性的农业电子商务技能培训,提升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电商意识和技能,提高网络营销水平。
依托现有的共享型实训教学资源库、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合作项目管理系统的校企合作信息管理平台,充分发挥人才信息、招聘信息、远程教学中心、教学成果展示、科研成果转化等模块功能,满足开放式、协助式教学、实践、交流等需求,创建移动学习、按需学习、终身学习体系,为学生实践、企业员工培训、企业技术支持等提供经验分享,实现校企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升学员支持行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胜,丁忠兵.农产品电商生态系统——个理论分析框架[J].中国农村观察, 2015,(7):39-47,
[2] 杜昕诺,于三红,韩家亮. 网购生鲜——电子商务行业的新爆点[J]. 经营与管理, 2014,(5):44-46.
[3] 龙雪津. 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关系再辨析——基于技术哲学的思考[J].职教论坛, 2015,(6):79-81.
[4] 梁海跃. 政府主导型生鲜农产品同城配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12):70-71.
[5] 张宁.浅谈电子商务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J]. 商场现代化, 2010,(7):98-99.
[6] 李霜,周银新.基于跨境电商视域下高职外贸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的构建研究[J].河北职业教育, 2017,(1):26-28.
[7] 易兰华.农产品流通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河北职业教育, 2017,(2):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