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刚
摘 要:小学生的科学实验应以生活化、探究性、趣味性为主。从整个小学科学教材的内容来看,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化学实验,趣味性的化学实验更是不少。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能了解到更多化学学科的知识,有利于降低学习的难度,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促进学生更加踊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忽略了实验的趣味性,使得整体的实验趋于形式化,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探究能力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化学实验的趣味性,从而务实学生的基础,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提高;化学实验;趣味性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可以发现实验教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科学的知识,不断发展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与独立能力[1]。小学科学教材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不高,各方面的能力有限,因此也无法理解复杂的化学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巧妙的借助化学实验来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开展探究性趣味化学实验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入探究性趣味化学实验,有利于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与化学原理的理解,且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课外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探究与学习新的知识。这样也能有效的激活学生的思维,有效的提高小学生高的学习能力以及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小学科学学科的学习兴趣[2]。比如说以《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为例子,为了能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化学现象,感受到化学的变化,教师可以设计“魔棒点灯”的探究性趣味化学实验。具体的步骤如下:首先,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提前将高锰酸钾晶体研细,然后在课堂上将其放到蒸发皿上,且在晶体上滴入几滴的浓硫酸,之后再用玻璃棒将其混合,混合均匀后可以用一颗较长的玻璃棒或者是金属棒沾取混合物去点灯芯,这时我们可以发现灯芯就被点燃了。那么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探究为什么灯芯被点燃了,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最后学生也明白了原来是高锰酸钾与浓硫酸混合时发生了化学反应,从而生成了氧化性超强的Mn2O7,因此在遇到易燃物的有机物时就会燃烧。
二、开展创新性趣味性化学实验
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涉及创新性的趣味化学实验,有利于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通过设计创新实验趣味性实验,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感受到化学实验的神奇,且还能认识到更多新型的材料。比如说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污水变成纯净水的实验[3]。首先,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演示,取一杯烧杯的自来水,并且向杯子中滴入几滴的红墨水并稍微搅拌,这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红墨水马上就散开来,使得整杯水都是红色的。其次,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纳米二氧化钛,经过几分钟的时间,烧杯内红色的水逐渐变成透明色。这时候教师可以适当的给学生讲解与分析,让学生知道水变透明的原理,即墨水显示红色是因为其含有有机的色素,而纳米二氧化钛属于一种新的材料,可以在可见光的作用下发生催化作用,这就使得有色物质变为无色无害物质的二氧化碳与水,也就是我们污水变为纯净水的过程。
三、开展导向实践型趣味化学实验
为了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实验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与意识,教师可以以生活应用为基础,巧妙的设计一些实用性强、且可操作的化学实验作为家庭实验[4]。比如说测定蔬菜中的维生素C。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一个玻璃瓶,并在瓶内放入少量的淀粉,再倒入适量的开水,并运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成为淀粉溶液。这是再滴入两三滴的碘酒,可发现乳白色的淀粉也很快就变成了蓝紫色。最后再找一两片青菜,摘掉菜叶只留下叶柄,并将其榨成汁叶,最后将汁叶滴入到玻璃瓶中蓝紫色的液体中,并适当搅拌。这时,我们又可以发现蓝紫色的液体瞬间变得了乳白色。这个过程也就说明了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这个实验检测维生素C的原理主要是维生素C与蓝紫色的溶液中的碘发生了作用,使得溶液变为无色。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这个原理去检验常见的蔬菜中是否含有维生素C。
综上,小学科学教材中趣味性的实验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点之外还有很多,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挖掘,并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对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化学实验中。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最终也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树军.例举小学科学教育中的趣味化学实验[J].速读旬刊,2017(5).
[2]管照生.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趣味化学实验探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3):16-16.
[3]柴华维.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趣味化学实验例举分析[J].云南化工,2017,44(10):126-128.
[4]陈凯,陈博,赵钧若.基于趣味化學实验的小学生化学启蒙教育[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0,31(9):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