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珍
摘 要:項目教学法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场景集中在课堂的局限,更是完成了师生身份的转换:教师不再是单方面的传者,而是项目的发起者和向导,学生也在具体的项目操作中发挥自主性,成为教学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共同进步。凭借这些特点,项目教学法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我国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通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本研究结合中职服装设计专业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能为进一步提高项目教学法应用水平提供借鉴。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服装设计专业;改进方法
新型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加快了教学体制的深化改革进程。项目教学法在中职院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项目中,学生根据目标,制定方案,合理规划时间,自主探索,真正地掌握了教学的主动权,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转化。由此可见,项目教学法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就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服装设计中现状进行探讨,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就是改变传统的传受单项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通过自主计划、执行、检验完成一个项目,项目最终成果一般是可见的具体产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发挥向导者的作用,协同学生完成此项目。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关注的是学生在项目中的进步,而非项目产生的实体成果。项目教学法目标指向明确,教学周期短,可控性强,可操作性强,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积极性,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动手实践。同时师生互动交流更加频繁,加深了对于彼此的了解,促进师生共同进步。教师在进行项目选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服装设计专业特点及课程设置,最终的选题应该是趣味性强、可操作性强且兼具创新性的项目;在项目的具体实施环节,教师要充分发挥向导作用,答疑解难。结合自身实践进行反思,及时查漏补缺,改进教学,充分发挥项目教学法的作用。
二、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的应用现状
(一)学校教学配套设施不完善,资源有限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存在一定的周期,有限的硬件设施不能很好的满足教学要求,多个学生共用一台设备或电脑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服装CAD、立体剪裁、CorelDRAW等实践课程教学质量,加大了校方的管理难度,更重要的是在实践课程中存在着安全隐患。因此重视资源库的建设与完善,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是学校和社会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
(二)过分注重形式,违背专业要求
服装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既有关于服装材料学、市场营销、服装工艺概论、服装设计基础等理论课程,又有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服装CAD、立体剪裁、CorelDRAW等实践课程,学科旨在培养兼具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全方位、宽领域的现代化高级服装人才。但就项目教学法实施现状来看,存在着过分注重项目成果,与服装设计专业脱节的情况:学生需要动手操作以提高实践能力,但在具体的课程安排中,校方不能合理分配课时,教师缺乏课时安排的自主性,不能很好的完成项目教学。
(三)缺乏对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的科学评估
服装设计教学专业性较强,在教学与实践操作尤其是项目完成中都需要教师的针对性指导教学。中职院校大部分学生都处在迅速发展的人生阶段,其记忆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都有较大提升空间。就同时受年龄制约,学生的阅历与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进行项目的选择时,既要保证教师的质量又要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
三、改进意见
(一)校方加大投资力度,完善教学设施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指完善课程的知识与相关知识的纸质或电子资源库,教学资源库的资料是学生通过自学,完成项目重要途径。教学资源库作为学生获取资源的重要途径,与项目的进行密切相关,要尽可能保证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学生通过自主收集资料,主动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加深对项目知识的理解。同时社会及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学设施的重视程度,增加对硬件设施的投入,积极主动购买服装设计专业书籍,同时其他资料如影音资料也必不可少,丰富的教学资源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
(二)结合专业特点,有机结合项目教学法与课程
教师与学生都应该全面认识项目教学。积极完成身份的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道者,更应当是引导者实现服装设计专业特点与项目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评价能力,在例行汇报和阶段汇报中科学评估项目进展,同时教师就实际情况提供具体执行意见,在学生具体的研究方法上提供指导,协助学生完成改进。在对中职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项目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服装专业课程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教学进度,设置与之相关的实践项目,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示范性教学。例如本次项目为某品牌设计衬衫,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完成本次项目。小组应该通过市场调研包括商场调研、面辅料市场调研、时尚调研及服装展示会调研等,了解最新流行趋势,结合品牌风格确定自身品牌的设计主题,选择品牌流行色、衬衫设计款式、确定制作面料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衬衫的设计、制版、样衣缝制、制作产品册。最后展示项目成果,总结经验。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在项目过程中进行某个环节的示范,比如以本次衬衫的设计作为示范案例,为学生讲解衣领或者面料裁剪的原理,让学生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举一反三,理解整个衬衫制作中的其他环节。
(三)切实转变师生关系,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专业素养
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的身份由主导者变为学习情境的创造者、项目的组织者和学生兴趣的引导者,在项目教学中,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协同完成任务,在具体的制作中会有一些学生无法解决的难题,此时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景,解决学生的问题,促使学生完成被动接受者向主动求知者的转变。学生应该主动探索,充分发挥自主性,在项目策划及执行的过程中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
一方面教师需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不仅要掌握服装设计、市场营销管理、材料面料、电脑制图等多学科知识,更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鲜事物,保持良好的市场触觉。同时在项目过程中要主动观察学生,发挥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学生也要在项目实践中不断拓展的知识面,提高理解能力,拓展对项目认识的深度与广度。独立思考,理解知识点和教师示范项目的解决要点。在教师布置任务后,小组成员制订具体的项目实施计划,确定项目各阶段完成目标。在此过程中,学生根据项目要求独立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根据教师、学生及市场的反馈,这种教学模式深受老师与学生的欢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且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实践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结合中职服装设计专业项目教学法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之后的教学中,要积极探索,以更好地发挥项目教学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雪清.以服装设计教学为例分析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策略[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6,30(6):105-107.
[2]陈佳球.浅谈“项目化教学法”在服装工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7(6):324-324.
[3]武文馨,孙卫国,王建虎。项目学习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技能培训中的实践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7(33):54-59.
[4]周丽宏.技工院校服装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研究——以服装设计方向课程为例[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1):84-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