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是教好初中文言文最强着力点

2018-02-26 10:47吴宏燕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30期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诵读应用

吴宏燕

摘要:本文探讨了诵读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并对实施策略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诵读;初中文言文;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0-0021

提起诵读这个字眼大家并不陌生,从前的私塾教学,先生首先让学生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然后先生再讲其中的道理,这样就成为了当时的读书人。可见诵读对当时人们的学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 “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因此,对现代我们的教学,诵读仍然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既然是读书,就一定要读出来,大声地读出来,朗朗上口地读出来,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感受文章的内容,而且有助于学生感知文本的思想感情,甚至有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那么怎样做好文言文的诵读教学呢?笔者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诵读:

一、引导学生准确的朗读,读准文言文字音、顺通文意,这是文言文诵读教学的第一层次

何谓准确地朗读文言文呢?不外乎是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读准确句子的停顿,读出语气语调。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准确地朗读是文言文诵读教学不可缺少的一步。准确地朗读文言文有两个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分清句读,会划分停顿。读准字音学生一般容易做到,教师只需要强调有些字的特殊读法即可。例如《核舟记》中的“通记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中的“为”字,在文言文中作为动词是读二声。准确划分句读、节奏对学生来说就有些难度了。常见划分文言文句子停顿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 主谓之间停顿。例如《岳阳楼记》一文中的“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2. 句首语气词后停顿。句首语气词一般有夫、若夫等,句首语气词,用在句首或段落的开始,表示另提一事,可以翻译为“至于”,并无实际意思。例如《曹刿论战》之中“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还有《岳阳楼记》一文中的“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3. “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例如《曹刿论战》之中“可/以一战。”“可以”是两个单音词,“可”是能愿动词,“可以”的意思,“以”是介词,“用来”的意思。另外,特别强调学生需要留意的是一般表修饰关系的不停顿。例如《岳阳楼记》一文中的“连月不开”不断开。除了读准节奏外,在朗讀中还应注意语气语调,即重音。文言文中实词一般重读,另外表示程度的副词也要重读。例如《曹刿论战》之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这个句子中“一、再、三”应重读。

二、在读准的基础上强调有技巧地读,即读出语感,这是诵读教学的第二个层次

如何才能读出文言文的语感呢?这需要学生在读准课文的前提下,结合课文注解疏通文意后才能完成。例如《晏子使楚》这篇课文,学生先读准课文,然后了解背景,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当时楚、齐虽是大国,但都无法单独与晋国抗衡,且楚强齐弱,楚国的执政者楚灵王又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在这种情况下晏子出使楚国是为了与楚国修好,共抗强晋。由于楚王自大,所以有了三次对晏子的刁难,从个人的侮辱到对齐国的污蔑,面对刁难,晏子表现出一个优秀外交家的风范,谈吐自如,态度不卑不亢,很好地维护了自身和国家的尊严,圆满地完成了出使的任务。学生在疏通文意,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才能读出语感来,如楚王的盛气凌人,晏子的临危不乱自信而不卑不亢等,所以只有学生能够读出这种语气,就读出技巧,读出情感。因而读出语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诵读、多读,而是在读顺文章的基础上理解了文章,进入了文章,进入角色,是诵读文言文的升华。

三、有感情地诵读文言文,读出韵味,即读懂文章,这是诵读的第三个层次

如何才能做到有感情地诵读文言文呢?我们仍然需要引导学生多读。例如《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我们在学生顺通文意,读出语感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分角色读,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让一个小组读叙述性的内容,让另一个小组读楚王的话,最后一个小组读晏子的话,学生要能进入情景,设身处地的把握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的变化,把自己就当作楚王晏子。例如读到楚王“齐无人也”,“然则何为使子”时读出楚王的志得意满,以为稳操胜算的心态,而这时的晏子,心中也在偷着乐,你以为你这下子侮辱我了,殊不知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读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的时候,应拉长语调读出晏子的戏谑、看楚王笑话的轻松语气。这样就把文言文读活了,在读的过程中学生也就真正读懂了课文。

四、牢记文言文,才能出口成章,即熟读成诵,这是诵读的归宿,也是我们诵读的最高层次

通过学生准确的朗读,然后在读准的基础上强调有技巧地读,即读出语感,再有感情地诵读文言文,读出韵味,即读懂文章。学生基本上就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教师加以适当的指导,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就达到背诵文言文的目的。背是读的升华,背诵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快对知识的消化,培养感悟语言的能力,同时又是语言积累的重要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把文言文的背诵提到了突出的位置,明确指出“中学生应该能够诵读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并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一堂文言文课如果诵读做到顺通文意,读出语感,读出韵味,熟读成诵的阶梯式递进,学生便能很好地理解文本,也就有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读课文”“理解课文”应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学习过程,通过“读课文”促进“理解课文”,又因为“理解课文”了而使“读课文”有更好的表现。将“读”融入到“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去,这样的读更符合学生学习文言的规律。将“读”进行到底,就是要在文言学习中确保一定量的多种形式的“读”,同时又要充分发挥“读”的效益,体现出“读”的价值。

(作者单位:甘肃省靖远县五合中学 730614)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文言文诵读应用
浅析初中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
解除束缚,让文言文“活”出精彩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对初中文言文创新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