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教师的审美素养

2018-02-26 20:44陈永琳宋宵华
文学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审美意识审美教育幼儿

陈永琳+宋宵华

内容摘要:幼儿具有喜于模仿的本性,因此,幼儿教师的审美素养具有其特殊性。首先需要教师自身有丰富的审美体验,充分意识到审美教育对提升学生审美水平的重要意义;其次,幼儿教师还应具有审美教育能力。只有提高自身理论修养,才能更好地进行审美教育。

关键词:幼儿 审美教育 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作为人们反映现实、认识现实的一种方式,它是指审美主体反应美的各种意识形式”。需指出的是,笔者界定的幼儿教师的“审美教育意识”不同于这里的“审美意识”,它特指教师将审美因素运用于文学教育的作用与价值的认识与意愿。

首先需要教师自身有丰富的审美体验,充分意识到审美教育对提升学生审美水平的重要意义。只有先提高教师的审美教育意识,加之教师在日常学习与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体验与反省,才能进而提高教师审美教育能力。但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幼儿教师的审美教育意识还是较为滞后的,他们认为表示课堂上审美实践活动,不过只是被动地回应课程标准要求,非主动、自觉的审美实践都是缺乏审美教育意识的表现。幼儿教材中的审美因素丰富,操作途径多样,而幼儿教师的审美意识是否匹配是培养幼儿审美心理的前提。另外,提高幼儿教师的审美教育意识和素养,必须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中学生、大学生已進入抽象运算认知期,教师更容易用理性分析方式来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此时的学生审美心理的运作机制已趋于稳固,教师很难再进行矫正。而幼儿具有“向师性”的特点,审美经验较少,便更趋向于接受教师用审美熏陶、情感渲染的方式来学习,这一阶段的教师对学生的审美心理培育效果也更加明显,更具有意义。

其次,幼儿教师仅有审美教育意识是不够的,还应具有审美教育能力。只有提高自身理论修养,才能更好地进行审美教育。

美学理论知识是教师进行审美教育的基础性知识,教师的美学理论知识理解到哪一层次,与其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审美观念都有很大关系。因此,教师首先必须主动自觉掌握美学基础理论,了解何为美、美的基本特征及形态种类,理解何为审美、审美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其次,不断提高文学相关知识理论修养是幼儿教师的专业要求。一个幼儿教师若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是不可能较圆满地完成教育目标的。幼儿教师必须对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正确且科学的把握,能够对学科专业知识融汇贯通,从整体上系统把握,如此才能在授课过程中深入浅出,避免出知识性、表述性错误,才能引导学生感知美、理解美、表达美。幼儿教师发现了文本中的美,如何才能将这种美恰到好处地传达给幼儿,让他们也经受一次美的洗礼呢?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还需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技能知识,如此,教师才能将幼儿的审美心理特征与学科学习资源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完美地对接。

例如:教师知道联想能产生愉悦性的审美体验,但需要学生在进行联想时专注和凝神,避免转换到难以产生审美感的非审美对象上。如读到贺知章的绝句《咏柳》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时,“歪想”到打制剪刀的铁匠,想到铁匠布满汗珠的背,还想到裁缝手里的剪刀,再想到菜刀,手术刀,病人的伤口和鲜血等诸多非审美对象,产生不愉悦的情感体验。因而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审美联想与非审美联想区别开来,提醒学生这里使用的是一种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定向性的、整体性的联想,学生可能会想到花红柳绿的花园,想到和风的吹拂下舞动的柳树、灵动小巧的燕子尾巴,从而产生一种愉悦性的优美和清新感,沉浸于诗歌表达的整体情境,获得审美体验。在这一实例上,教师首先要掌握美学理论,才能让自己、也引导学生区分什么是审美对象和非审美对象;其次需要掌握文学理论知识,才能自主挖掘出文学文本美的意蕴;需要掌握教育心理学知识,才能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才能科学地完成关于“联想”审美方式的教学,并保证教学效果。

教师除了提高以上理论知识修养以外,还需广泛阅读其他方面的书籍,增加自身知识储备,关注时事新闻,留心生活点滴,以便在幼儿教育中融汇贯通、灵机应变,使学生审美心理在课堂上获得系统、科学、愉悦性的培育,创造最佳的审美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海芳:《审美意识与文学翻译》,《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作者单位: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福建厦门市同安区第二实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审美意识审美教育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世纪末的赞歌——比亚兹莱插画艺术风格分析
浅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倾向
于坚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意识价值体现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