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玮,丁 珣
(1.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2.江苏省扬州市新华中学)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科学原理,同时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生活。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可以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水平。
在传统高中化学教学中,许多化学教师在教学理念上主要以训练学生解题技巧为主,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导致化学教学与学生生活渐行渐远。再加上,化学理论知识相对抽象,学生难以记忆和理解,这就使化学教师“为了教学而教学”,学生“为了练习而练习”,学生难以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践。高中化学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到“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化学教学本质上就是还原生活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教学内容生活化原则,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将化学教学内容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现象出发学习化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乐趣,从而使化学生活化内容成为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脱离实验进行化学教学,不仅使化学教师的教学难度增加,而且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各种化学知识。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必须重视将化学实验生活化,将生活资源作为实验主体,从而拉近学生生活与化学理论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化学知识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我们在开展粗盐提纯的化学实验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寻找各种实验材料,学生可以很容易找到生活中较常见的酒精灯、滤纸、玻璃棒等实验材料,而针对那些较难得到的,如铁架台、漏斗、坩埚钳等实验材料则要求学生努力想办法用其他材料进行代替,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精神。如果实验成功,则会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反之则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探求真理的决心,进而为探求正确的实验方法而不断进行实验,在反复实验过程中形成不断探索的精神。
所谓“温故而知新”,课外作业是让学生对课堂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再次回顾和理解的方法,主要目的在于巩固、提升课堂教学内容。因此,课后练习同样也是高中化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我们在布置化学课外作业时,应坚持课后练习生活化原则,切忌将作业内容仅仅局限于教科书范围内,以此来促进学生更好地接触社会生活。化学本身就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多设置一些生活化的化学课外练习,以便通过有效的形式实现生活教育资源与教材化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融合,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所学化学知识的理解。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形成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这就需要我们必须重视开展课后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可以实现知识理解的延伸与升华。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坚持课后实践生活化原则,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我们在学习完氯气之后,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就市场上常见的杀菌消毒剂进行调查,分析和比较不同杀菌消毒剂的成分和功效。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将化学学习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在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陈俊生.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17(11):158.
[2]陈春芳.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1):54.
[3]程志宝.试述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科技资讯,2014(28):146.
[4]焦宁.浅谈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J].学周刊,2015(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