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敬伟
(福建省惠安县第三中学)
题目 求函数(fx)=x+(0<x≤1)的最小值。
本题函数的结构特征很容易让人产生应用均值不等式求解的思路,而且常会有以下解法:由于 0<x≤1,所以 f(x)=x+然是个错解。在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一正二定三相等”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本题出现错误的原因在于没有验证不等式的等号是否成立。事实上,若x=,则x=±2,这在条件中定义域的制约下是无法取到的,因此,本题并不能直接简单地通过均值不等式来求解。
本文就上题为例探求其解题策略,以求达到解决型如(fx)=mx+(m,n都是大于0的常数)的一类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最值问题。
策略一:创设条件应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
∵0<x≤(当且仅当x=1时,上式两个等号同时成立),∴函数(fx)的最小值为5。
评析:应用均值不等式是解决本题的直观想法,但必须要创造应用的条件。合理拆分项或配凑因式是常用的创设技巧,这需要在实践中多多体验、归纳、总结。
策略二:确定函数的单调性求最值
方式1:(利用定义确定函数的单调性)
设 0<x1<x2≤1,∴(fx2)-(fx1)<0,即 (fx2)<(fx1),∴ 函数 (fx)在x∈(0,1]上是减函数,∴当x=1时,函数的最小值为5。
方式2:(利用导数确定函数的单调性)
对函数 (fx)求导∴f′(x)<0,∴ 函数 (fx)在x∈(0,1]上是减函数,∴ 当x=1时,函数 (fx)的最小值为5。
方式3:(利用单调函数的性质确定函数的单调性)
函数式可配方在x∈(0,1]上是增函数,∴函上都是减函数,∴函数函数,∴当x=1时,函数(fx)的最小值为5。
评析:创设应用均值不等式的条件有时技巧性较强,学生不易掌握,因此确定函数的单调性求最值是解决此类问题最主要的方法,本法有三种方式而应用导数是最为简捷方便的。
策略三:作出函数图象,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求最值
函数 (fx)=x+的图象如下所示,则可知当0<x≤1时,(fx)是减函数,∴当x=1时,函数的最小值为5。
评析:函数图象形象地显示了函数的性质,为研究数量关系问题提供了“形”的直观性,它是探求解题途径、获得问题结果的重要工具,要重视这种数形结合解题的思想方法。
策略四:构建函数与方程,应用根的分布求最值
原函数式可变形为方程 x2-y·x+4=0,则方程在x∈(0,1]上有实数解。令 g(x)=x2-y·x+4,则 g(x)在(0,1]内有零点且故函数的最小值为5。
评析:函数与方程思想是解决最值问题的重要途径。本题通过构建二次方程,利用根的分布来处理,问题迎刃而解。
通过以上对本题不同的处理策略的探索,不仅让学生认识到把握问题本质的必要性,而且体会到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的重要性,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