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高楞林业局第二中学,黑龙江 哈尔滨)
在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初中教育阶段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是可以改变初中生人生发展轨迹的教育阶段。初中语文学科对初中生的个人日常行为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完善自己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的一些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以此来提高整个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进而达到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已经刻不容缓,急需对相关策略进行研究。
不同的教学行为会对整个课堂教学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其中又以教师行为为主。教师好的教学行为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目前国内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就其中三点一一列举: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有些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基础理论知识的授予这个教学根本目标[1],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不够全面。
存在部分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乏味,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了同一种教学方法,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未能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方式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同时还忽略了合作学习法及探究学习法等语文教学方式的运用。
目前在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中大多都存在片面性,在评价的内容和制度上都不具备全面性,而教学评价体系又是整个教学行为的重要组成,因此,将对教学行为的有效性造成巨大影响。
因为课程改革导致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改变教学理念是为了使初中语文教学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需求,但是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方面仍然任重而道远[2]。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首要任务就是确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对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及其途径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同时把新的教学理念和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对比,以此来确定教学改革已经落到实处。最后需要语文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把正确的教学理念有效转化成课堂教学行为,以此来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比如在设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时,语文教师可以从朗读文章入手,设置的教学目标如下:对此篇文章进行富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当中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设置这个教学目标是为了使学生对作者的思想有更深的体会。之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下一个教学目标的设置。让学生对此篇文章具有感染力的句子自主地进行分析研究,加深学生对作者思想的理解。语文教师采用这种递进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实现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进而提升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是整个教学行为的一部分,能够在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理解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所以初中语文教师需要运用简洁明了的教学语言进行课堂讲解,有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更好的学习,提升整体语文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单一且枯燥,极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体教学质量不高。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敢于在语文教学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法,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能够使自身的教学理念得到有效的表达,可以直接带动初中生的学习热情,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照自身的教学理念不断进行完善,要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以此来切实有效地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