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克林
(甘肃省民勤县第三中学,甘肃 民勤)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导思想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必须顺应时代的需要,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增强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方向已经明确,那么如何在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中体现和落实这一指导思想,这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转变思想、更新理念,在与时俱进的探索实践中趟出一条顺应时代需求、契合课改思想、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新途径。
本人从事高中语文教学15年,其中13年从事高三语文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努力构建高中语文文化课堂,是体现和落实新课标指导思想、最终达成立德树人、提升学生整体语文素养这一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之钙,无钙之人必是一个“软骨”之人;一个“软骨”之师不可能培养出有用之材。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地浸润学生的心田。
2.教师要涵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不仅要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更要以人格魅力引领学生心灵。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好老师应该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
3.教师要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思想与理念不仅仅决定方向与行动,还决定教育本身的高度和学生发展的高度。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是教师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前提条件。教师要自觉贯彻新教育方针,明确作为教师的使命担当和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更新思想,转变观念。
4.教师要具备扎实的学识。“学高为师”,教师要具备扎实的学识,首先要具备好读书的习惯。“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教师博览群书、书香味十足,才有构建文化课堂的前提条件,才能使自己的课堂闪耀着思想的灵魂和智慧的灵感。其次,教师要有丰富幽默的课堂语言,语文是语言的艺术,一堂缺失丰富幽默语言的语文课,根本不可能是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教师一定要在生活中、课堂上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再次,教师要具备精湛的教学技能。精湛的教学技能是课堂顺利推进的润滑剂,切不可等闲视之。
5.教师要具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发展的引擎和翅膀,作为教师的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作为知识传播载体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我们理所应当走在时代的前列。
构建高中语文文化课堂,必须从课堂入手。首先,要注重占领语文教学的园地,也就是占有属于学生享受语文的时间和空间,丢失了语文教学的园地就是丢失了学生的文化食粮和精神园地。在学生阶段,提升他们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就是占领语文教学的园地,而占领课堂就是占领语文教学园地的重要途径。其次,要激活课堂。要积极、主动地转变“一言堂”“唯师是”“满堂灌”“齐步走”“一刀切”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积极构建以“开放自主、合作探究、品味欣赏”为特征的开放课堂;注重丰富和提升课堂的文化品位、文化内涵,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放飞思想的乐园、充溢精神的家园、栖息灵魂的殿堂。再次,要充实课堂内容。要重视在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优秀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要充分挖掘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博大、不朽的精神财富,使其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主流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阵地,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提升思想和精神境界的神圣殿堂。
总之,高中文化课堂的构建是一项周期较长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我们有勇于探索与实践的精神,更需要我们有执着坚守的信念。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走下去,就一定会迎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又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