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高中生志愿服务教育比较与启示

2018-02-26 12:55孙昌君刘志鹏
现代教育论丛 2018年5期
关键词:志愿高中生活动

孙昌君 刘志鹏

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1]在高中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奉献意识?志愿服务教育是较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对其展开相关研究就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新课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和中国都属于东亚地区,文化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并且,日本高中生志愿服务教育起步时间不是很长,但成果显著。在比较中日两国志愿服务教育发展变迁、各自特征的基础上,总结日本的宝贵经验,为我国志愿服务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

一、志愿服务教育的内涵探析

志愿服务教育是由“志愿服务(volunteer service)”与“教育(education)”两个词融合而成的新词汇。志愿服务教育的内涵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探析。

一是以志愿服务为目的的教育(volunteer service-education),可视为国外公益教育的细化、具体化;强调的是学生志愿服务意识、精神、技能的养成,重视志愿服务的效果,而非教育。我国学者对志愿服务教育概念的界定,多侧重于该层面。如李文英将志愿服务教育定义为使人们了解和掌握志愿服务有关知识,养成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态度的教育。[2]唐丽萍也持相同观点,认为志愿服务教育的本质在于志愿服务经验、技能、精神的传承。[3]

二是以志愿服务为途径的教育(volunteer service-education)。其将志愿服务教育视为经验性教学法的有效载体,即在以志愿服务为主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经验,从而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重视教育的效果,而非志愿服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建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要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活动大课堂,倡导学科内容的教学与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4]这一建议就是要求以志愿服务等多种社会实践为途径,进行高中思想政治相关知识点的教学。

三是以志愿服务为内容的教育(volunteer service-education)。其将志愿服务看作服务学习的一种形式,既通过学校教育培育学生的志愿服务价值观,锻造学生志愿服务能力;又通过志愿服务这种社会实践方式,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课外的实践当中,加深知识的内化。日本的一些学校,将志愿服务纳入学校的正式课程,以志愿服务为内容,开设有关志愿者活动知识的学科课目,将其作为公民教育中的一个环节。这是该层面志愿服务教育的生动践行。

二、中日高中生志愿服务教育的发展变迁

中日两国志愿服务文化虽源远流长,但现代意义上的志愿服务都是在二战结束后才产生。其发展变迁都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20世纪40-70年代

在中国,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号召全社会团结起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1963年,毛泽东主席号召全国“向雷锋同志学习”。此后,全国上下包括高中生在内都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雷锋精神”其实质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和志愿服务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都强调服务于社会“公利”,而非一己私利。这一时期,虽无志愿服务之名,但已然具备志愿服务之实,我国志愿服务教育的思想已经基本形成。

在日本,由于二战的破坏,加之自然灾害的影响,战后的最初10年,日本的战后重建和发展面临较大困难。这一时期,日本儿童会积极组织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孤独老人自杀死亡事件频繁发生,老龄化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高中生志愿服务教育以“不要疏忽近邻的贫困老人”为主题[2],鼓励高中生帮助老人们做家务、进行友好探访、供给老人饮食。此时志愿服务教育尚未得到重视,教育部门也没有出台相关政策。这一阶段高中生出于自愿参与社会的各类志愿者活动,属于日本高中生志愿服务教育的萌芽阶段。

这一时期,中日两国的志愿服务教育概念尚未被提出,社会对高中生参与志愿服务缺乏必要关注,教育部门也没有出台相关政策实施志愿服务教育。但是中日两国高中生已经开始了志愿服务活动,此阶段两国的志愿服务教育都处于萌发状态。

(二)基本形成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

在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为了更好地帮助中学生了解社会、确立理想、学习劳动技能、增强对社会需要的适应能力,于1987年颁布了《关于在普通中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若干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全国的普通中学广泛开展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各普通中学相继把社会实践活动列入教学计划,积极组织学生步入社会、感知社会、奉献社会;通过社会调查、知识传播、公益服务等多种教育形式,增进学生实践意识与奉献精神。可见,此时的高中生志愿服务教育寄生于社会实践活动当中。中国在1999年宣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各普通高中建立青少年参与社区服务的制度,倡导“利用假期组织志愿者到城乡支工、支农、支医和支教”[5]。高中生志愿服务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走入大众的视野。

在日本,20世纪80年代以后,志愿服务教育的意义得到重视。1989年修改的高中教学大纲充实了志愿服务教育的相关内容,规定各学校应实施“服务”教育,并首次将培养学生志愿服务的品质提到重要位置。[6]1991年,日本文部省将原有的“青少年社会参加促进事业” 改编为“终身学习志愿服务活动促进事业”[7],并详细制定了青少年各个成长阶段的实施计划。之后,文部省又发出通知,要求在大学招生之际,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作为入学选拔的依据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志愿服务教育的重要性得到提升,志愿服务开始与高中教学相结合,并成为升学考试的评价标准,志愿服务教育的轮廓基本形成。

这一时期,中国的志愿服务教育的重要性得到提升,在相关政策中对志愿服务已经有了明确要求,但此时的志愿服务还仅仅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而日本此时已经有了“服务教育”这一概念,将“服务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当中,明确了“服务教育”的目标与其在升学考试中的地位,为志愿服务教育的广泛开展提供了基础。特别是日本作为一个自然灾难频繁发生的岛国,其国民在救灾过程中的志愿服务实践非常丰富,这也为日本学校发展志愿服务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基础。

(三)全面发展阶段:21世纪初至今

在中国,从2003年开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把社区服务列入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8]”至此,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被作为国家教育规划提出,各级各类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教育。2017年制定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更是三次提及志愿服务,对志愿服务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构建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把志愿服务纳入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各级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甚至要求将学生志愿服务记入档案,纳入综合素质评价。[9]2018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在课程设置中明确要求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由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三部分组成,属于必修层次,占14个学分。其中,志愿服务占2个学分,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

进入21世纪后,日本学生放学后有相当多的时间浪费在了电视、DVD、智能手机上,这一现状引起了社会的焦虑,为此,文部省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体验活动。日本先后修订了《学校教育法》和《社会教育法》,文部省也下发了《青少年服务体验活动措施》,推进高中生志愿服务教育的开展。在此背景之下,文部科学省于2008年修订了《中学学习指导纲要》,从基础知识、利用基础知识的能力、致力于学习的兴趣三个方面构建了高中生的培养目标。其中,能力目标包括:协助他人、为他人着想的心[10]。这就从教育目标层面巩固了志愿服务教育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为了保障学生更好地参与地区志愿服务活动,在2016年中央教育审议会答复的“新时代实现学校和地区联系的现状和今后的推进方案”中,及2017年颁布的“《下一代的学校与区域》创生计划”中,明确要求地区居民、企业、团体等为学生放学后的体验活动提供帮助,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地域学校协作活动”[11]。为高中生参与志愿服务提供支持成为全社会的义务,高中生志愿服务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

此阶段,中国由将社区服务纳入课程体系过渡到将志愿服务提升为必修课程,志愿服务教育成为高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日本此时的志愿服务教育已经发展到全社会总动员,社会各界及家庭均为高中生志愿服务教育的开展提供保障。

三、中日高中生志愿服务教育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一)中国高中生志愿服务教育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中国高中生的志愿服务教育有着深刻的思想文化传统,也走过了几十年的实践历程,经历了从附属于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到成为必修课程的蜕变过程。当下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志愿服务教育对学生自身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中国的志愿服务教育的主要内容与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与大型活动相结合。我国高中生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参与各种大型活动,促进城市的发展、传播志愿服务的理念。这是我国高中生志愿服务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如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共60万亚运志愿者参加到亚运会服务中,其中共有 9450 名中学生志愿者参加了赛事服务。此外,每年3月“雷锋月”期间,中学生志愿者在学校组织下纷纷走上街头,宣传植树绿化、帮助城区和一些窗口单位打扫卫生。

第二,长期性服务日趋显著。“一助一”长期服务活动在高中生中有广泛的基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如上海市控江中学的“爱心服务队”为学校附近的新华医院的白血病患儿服务,每周1次,已持续服务十几年时间;从与病儿交谈开始发展到办“爱心学校”,帮助小病人读书写字做算术,并给病儿临终关怀。与控江中学一样,许多中学纷纷成立志愿服务队,通过与服务对象缔结协议等方法把服务任务固定下来。虽然志愿者会因升学原因不断变化,但服务队的接力棒却一棒一棒地传递下来,直到服务对象有所变更。这种志愿服务教育形式的意义更加重大,效果也更加突出。

第三,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为保障高中生志愿服务教育的顺利实施,教育部、共青团等相关职能部门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体系。为完善评价体系,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思想品德是放在第一位的考核标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次数、持续时间是评价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完善组织实施体系,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2016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建立健全“教育部门协调指导、共青团组织归口负责、综合素质评价驱动、团员学生自愿参与[12]”的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在经费保障方面,教育部明确要求地方和学校设立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专项经费,将其纳入学校预算管理。这些文件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高中生志愿服务教育的组织实施。

地方也在完善高中生参与志愿服务教育的政策体系。例如上海市教委、市文明办、团市委、市校外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为中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教育提供保障,强调学生志愿服务(公益劳动)不少于60学时。

(二)日本高中生志愿服务教育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日本高中生志愿服务教育的开展总是以解决社会亟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体现了学生作为社会一员的应尽责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成为国家主人的主人翁意识。经过60多年的发展,日本高中生志愿服务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主要内容与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日本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由此发展出来的灾害文化也比较发达。以灾难为契机,大力发展志愿服务教育是日本高中生志愿服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1923年发生的“关东大地震”,遇难人数高达9万人之多;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遇难人数6500人左右,2012年“东日本大地震”,遇难人数16000人左右……[13]面对次数频繁、破坏强大的地震,高中生在不断强化自身灾害意识和应急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中也在增强自身的志愿服务观念。在“阪神大地震”之后,参与志愿服务的青年学生比例高达75%[14],在当时社会引起了极大震动。地震发生后72个小时是救援活动的黄金期。在地方政府功能基本上瘫痪的条件下,高中生志愿者们主动去做政府做不到的各种服务活动,比如开展心理咨询,清理房间,修理自行车、电视,打水等活动。天灾无情人有情,正是在自然的一次次考验中,志愿服务的种子在高中生的心田里扎了根。

第二,志愿服务与课程相结合。日本的高中生志愿服务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纳入学校正式课程的志愿者活动;另一种是正式课程以外的志愿者活动。日本将志愿服务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将志愿服务设定为学校的正式课程,从学生时代起就培养国民的志愿服务意识。1988年公布的教学大纲中明确了加强志愿服务教育。高中教学大纲中“改善学校仪式活动”一项强调,今后的学校仪式、活动应加强服务和勤劳精神的培养,并将旧教学大纲中的“旅行、集团、合宿的活动”和“勤劳、生产的活动”改为“勤劳、生产、服务的活动”[2],以期加强学校中的志愿服务教育。新的教科书中也充实了大量的志愿服务的内容。除了在高中的家庭科中把高龄者的生活和福利作为一个单独项目外,在与职业有关的科目中还设有家庭看护、福利等专门的课程。

第三,重视志愿服务技能培训。日本高度重视志愿服务者的岗前培训:学校组织教师对参加活动的志愿者统一进行培训,有时还将部分培训业务委托给专业的NPO(非盈利组织)团体,积极地推动对志愿者的培养和教育。[15]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主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态度,唤醒学生志愿服务的意识;二是培养与志愿服务相关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培训志愿服务所必需的技能,如从事福利事业的志愿服务者,应该掌握护理病人和残疾人的技术,学习盲文点字和手势语等;四是培训志愿服务基础知识,通过培训了解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方式、人员分工、活动场所以及注意事项等信息。

四、思考与启示

中国高中生志愿服务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虽然起步较晚,但重要性已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高中生志愿服务活动往往能结合当下最热点的事件,解决亟需要解决的问题,活动形式较为丰富新颖。但是对于学生的培训力度稍显不足,对于志愿服务的实际效果也没有进行系统的评价,出现了“雷锋叔叔三月来,四月走”“敬老院无脚可洗”的尴尬局面。如何有效开展志愿服务教育需要我们不断摸索。日本志愿服务教育起步早于我国,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一)发掘学生的主动性

在志愿服务教育过程中,学生居于主体地位。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决定着志愿服务教育的实际效果。当前,我国高中生志愿服务教育大多都是由学校组织发动,往往声势浩大,人数众多。但是,由于参与者事前缺乏自由思考和选择,而且很多同学往往是为了当志愿者而去参加志愿服务,忽略了自己的兴趣与实际情况,因此志愿服务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日本高中生志愿服务教育从主题的选择到组织实施都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在确定活动主题时会组织学生深入社区,了解社区里亟需解决的问题;在组织实施环节,强调整体行动、步调一致的同时,也会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如果活动中学生发现新的问题,也会及时调整活动方向。

参考日本的这一经验,我国高中生志愿服务教育中,也可以让学生成为志愿活动的主体。一方面,高中生要把自己的热情和能力调动起来,主动开拓服务领域。另一方面,学校也应当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开展志愿服务,并为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二)推进志愿服务课程化

所谓“志愿服务课程化”,就是要将志愿服务纳入学校教育的总体内容,建立起具有学校特色的社会实践教育课程体系。这是落实中学志愿服务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提高育人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日本高中生志愿服务教育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课程化”。将志愿服务纳入课程体系中,不仅可以使志愿服务能够开展,而且可以保证志愿服务顺利开展,还有助于对志愿服务效果进行评价与反馈。日本高中的许多科目中也会渗透志愿服务的相关内容,例如在家庭科中,把高龄者的生活和福利作为一个单独项目。

我国已经将志愿服务纳入课程体系当中,为志愿服务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保障。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妨吸收日本的有益经验。首先,要正确处理好志愿服务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关系,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的志愿服务内容,充分体现和落实国家课程的相关要求。其次,要明确志愿服务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明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和要求等。最后,要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实践中去体验和学习。

(三)重视志愿服务技能培训

志愿服务教育既然是一门课程,就离不开相关知识的传授。目前,我国高中生志愿服务虽然开展得热热闹闹,但实际服务的效果如何,依然值得推敲。比如,社区服务就是给社区和敬老院里的老人们表演才艺、洗洗脚、捶捶背……这对老人而言的确丰富了生活;但是对学生而言,并没有发挥志愿服务教育应有的价值。日本高中生在参与社区服务之前,志愿服务中心会培训一些护理老人的专业技术,甚至会培训厨艺、插花等生活技能。这样一来,志愿服务的过程就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志愿服务教育的特性才得以彰显。

我国可以借鉴日本这一有益做法,在高中设立志愿服务中心,根据本校及学生特点,确定特定的志愿服务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高中生志愿者的招募,并对已录用的高中生志愿者进行必要的志愿服务培训,保证高中生志愿服务教育的质量。除此之外,对组织志愿服务的教师也要进行相关培训,特别是对高等院校的师范专业加强有关志愿服务教育内容的培训,以提高准教师们志愿服务的意识和进行志愿服务教育的能力。

猜你喜欢
志愿高中生活动
“六小”活动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活动随手拍”
我志愿……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