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的“名”与“实”

2018-02-26 12:55刘亚平
现代教育论丛 2018年5期
关键词:学习者智慧教育

刘亚平

近年来,“智慧教育”一词常被提起,它不仅是学术界的宠儿,政府工作者的关注点,同时在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智慧教育”究竟是什么,至今仍未有一个确切的概念界定。如今几乎任何一个基本概念都有许多定义,以致有些概念几乎不可定义。[1]智慧教育涵义界定为何没有统一?本文试图从名实角度来探索智慧教育以及智慧教育的“实至名归”。

一、智慧教育之“名”

关于名实之争早在先秦就已开始。老子从名的相对性出发,在《道德经》中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他认为名称是可以确定的,即“可名”的,但是并非固定不变的,即“非常名”。如此看来,在事物变化过程中,名之所指非一成不变,但若事变名变,则事无名可述,名无事可指。墨家则着眼于对事物本身的把握,认为“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强调“以名举实”。荀子又提出“制名以指实”,认为名为实所规定。事物变化有其不变之处即“实”,它是事的特征,是事的本质,名实相符,即可“正名”。从名实角度来看智慧教育,智慧教育有其变化之处,即阶段性,亦有其不变之处,即永恒性。

(一)智慧教育的概念

当前人们对智慧教育的界定尚未统一,但关于智慧教育的论述大多是从技术实现层面加以论述的[2],而人们也普遍认为智慧教育是信息化教育的高端形态。但若是出于更高级的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的加持,又想与信息化教育区别开来,为何不将现阶段的智慧教育称之为“智能教育”?人们当前理解与架构的智慧教育系统又是否撑得起“智慧”二字?人类对智慧的追求早已开始,随着科技发展和人类进步,智慧教育终会让“智慧”二字实至名归。智慧是人类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的永恒追求。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在诞生之初就承担起“发展智慧”“培养智慧的人”的重担,所以现阶段的教育定位应是智慧教育发展的新阶段,而非“智慧教育”本身。智慧教育是教育的理想状态,它在不同的教育实况下有着不同的发展态势,而非某一具体不变的状态,人们对它的界定也将只是对它某一发展阶段的界定。智慧教育是教育自身的永恒追求,古已有之,并将生生不息。

(二)智慧教育的演变

随着社会变革,智慧教育的演变,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朴素的智慧教育

在古代,由于当时人类认识的局限性,人类在强调主体地位的同时,尚不能完全从自然中抽离,如古代中国的“天人合一”“物我一体”思想,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等,欧洲的“万物有灵论”思想等。当时认识论的作用并不是解决人的认识能力问题和对自然界的认识研究问题,而是强调自我修行问题[3],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对人类自身的发现和挖掘。如老子讲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古希腊人认为认识自己是人类的最高智慧。教育的途径也主要是采用内求、自省的方式,如《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西方的“雄辩术”“产婆术”等。知识与智慧呈现朴素统一之态,如中国古文中的“知”“智”相通,西方苏格拉底认为智慧是最高的美德,美德即知识。这一时期的智慧教育似已自成体系,但却带有明显的形而上的色彩,有很强的思辨味道和神秘色彩。古代的知识教育和智慧教育看似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恰恰相反,它是当时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和人的认识水平低下的产物。[4]

2.第二阶段:智慧教育的挑战——功利主义教育

在人类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偏离,原本所具有的融合性、自然性、思想性、主体性等特质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退化甚至丧失。社会分工的出现推动知识的分类细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影响着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人类认识世界能力的提高以及教育自身的发展促使着“知”“智”从朴素统一渐趋分离,但教育主体地位的缺失使教育仍过度依附于社会政治——正是这种不平衡导致了教育在“知”“智”分离过程中的倾斜。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功名的追求逐渐超越了对知识本身的渴望,对知识的狂热超越了对智慧的崇尚。杨现民认为:“现代教育的革命是从反智慧开始的,现代人追求的是与智慧无关的可以使人聪明和精明的知识。”[5]阶级与阶级间的鸿沟导致不同学科知识也有了三六九等,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实践中往往奉行知识本位与书本中心主义,课堂教学的单一形式与唯上、唯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往往只注重知识的吸收而忽视了方法的训练,培养的学生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知识,缺乏质疑与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

3.第三阶段:智慧教育的扭转——转识成智

在“知识”与“智慧”的抗衡中,“智”或许曾被压制但从未停止抗争。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若要适应并引领变化中的时代,就必须超越狭窄的理性世界,跨出知识藩篱,转向人、自然、生活的相统一。从怀海特到杜威,无不是在呼唤超越知识的教育、以生活为主题的教育。在心理学领域,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斯滕伯格三元智力理论等智力理论的突破昭告着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的多元化,大大地冲击着机械僵化的教育局面。冯契借用印度佛语“转识成智”来表示知识到智慧的飞跃,并从理性的直觉、辩证的综合、德性的自证三个方面来阐述这一转变。[6]钱学森则认为大成智慧学硕士在思维结构中要把哲学和科学技术相结合、把科学与艺术相结合、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7]靖国平则将智慧教育进行了狭义与广义的区分。[8]从单一到多元、从抽象分裂到融合整体,从知识到智慧的转变是人们对智慧教育的深化认识,实现了教育的方向与价值扭转,同时也是人才观的转变。

4.第四阶段:智慧教育的契机——互联网+教育与人工智能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是人类智慧的体现之一。人类清楚地认识到了自身的局限性,也发现了自身独具的创造性,所以人类一直在寻找一种人与物的结合以实现不断的突破。计算机的诞生使人们找到了实现突破的可能,自此基于计算机的开发从未停止,互联网的出现更是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壁垒,实现了现实和虚拟的联结,人工智能的开发又将智能研究再推新高。知识大爆炸以及学习方式的变化逼迫着教育体系的转型,围绕课堂、教师、教材的传统教育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获取和潜能激发的需求,科技以势不可挡的姿态走进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与技术的融合是大势所趋,这是智慧教育发展中绝不可错过的契机。当前人们所热议的也多是这一阶段的智慧教育,若说上一阶段是对智慧教育目的的正名,那么这一阶段就是对智慧教育方法、工具上的创新。在高度信息化、智能化背景下,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与教育更深层次、跨领域的无缝连接,智慧教育,这样一个有着厚重历史沿革的理念,因全新技术的融入,焕发新生。

二、智慧教育之“实”

社会变革中,旧有之名如何容纳新的产物,依的就是“实”。智慧教育在适应这个时代的同时也逐渐完善自身并积极引领着教育领域的发展,智慧教育虽有变迁,但它亦有坚守的不变,而这“不变”便是它的实质。智慧教育的实质是什么?借用老子《道德经》中的思想,可说智慧教育是“道、法、术”的融合。道,是规则、自然法则;法,是方法、法理;术,是形式、方式。

(一)所谓“道”——以人为本,培养完整的人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在他的专著《一生的学习》中提到“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也是最有智慧的人”他认为制度会随着人的改变而改变,“个人才是最重要的,而非制度,一旦个人不了解自身的整体过程,那么无论任何制度都无法为这个世界带来秩序与和平。”[9]靖国平提到智慧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智慧活动”的主体,引导人过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10]所以以人为本,培养完整的人是智慧教育亘古的法则。完整的人不是集合着人类共性的人,而是拥有独立个性的人。个性是从个人与社会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在个性塑造过程中,个人必须明确个人与社会互动的意向,并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建立起能够使人类幸福和自身完美的特定关系,如此才能成为完整的人。[11]个性是人的独立性与社会性的交互,是人完整性的体现。以培养共性、注重效率为侧重的教育虽然可以唤醒我们的智力,但却因脱离社会和生活而使我们的内心残缺不全、充满矛盾,惰于创新探索。智慧教育追求的不是知识或能力的完整性,而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使人拥有健全人格,能够洞察世界,在看到了世界的善与恶之后,依旧能够保持本心。

(二)所谓“法”——外求与内观的结合

了解现象的存在称智,不为外相所困而能通达明理为慧,相表现于外,理明达于心,智慧教育的“法”当是外求与内省的结合。所谓外求,就是对外部世界的探求,通过阅读、观察、实践来获得知识、信息、经验等,进而感知外部世界一切事相。钱学森在他的“大成智慧学”中提到“只有集大成,才能得大智慧”。互联网的资源丰富性与提取便捷性帮助人类打破了自身的局限性从而拓宽了人的外求路径,有助于人们获取各类知识与信息。但在知识爆炸、信息如潮的时代里,如何实现万物为我所用更显重要,“集大成”强调的也正是融会贯通。《列子·仲尼》中讲到“务外游不如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内观”即认识自我,包括认识自己的身心、个性、优劣等。外部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世界,自己也是不断变化的人,从外部吸收知识经验的同时也要进行内省和反思,从万变中得一不变,洞察而明心。在当前“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中,智慧教育在采用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知识资源时,更要注重“人”,特别是学习者主体意识的唤醒。自我学习、知识经验的内化以及自我反省无疑是实现由外向内转换的关键。王阳明龙场悟道得出“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八个字,但这世界上仅凭“内观”达到自性圆满的寥寥无几,所以智慧教育的法理需是外求与内观的结合,二者缺一不可。

(三)所谓“术”——人与环境的交互

人从诞生之初就在保留“我”的自由自觉的基础上与“我”以外的一切发生着关系,这种“我”以外的一切,可以称之为“环境”。对环境的适应是一切智慧最原始、最深刻的根源。事实上,任何生物都是在适应环境的同时改变着环境。[12]人与环境的交互是智慧教育之“术”。所以智慧教育在人与环境的交互中注重系统内各因素的和谐与平衡。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慧教育借助智能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形成人与智能化环境的交互。人类借助网络社区、开放平台可以打破资源壁垒和时空限制,实现了虚拟与现实的连接。通过各种传感器、嵌入式设备,可以对教育环境进行全面感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可以进行智能分析,便于实现个性化学习和精准教学。利用物联技术、眼动感知技术、脑电及脑磁分析技术、可穿戴技术,可以让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甚至使量化自我成为可能。[13]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而智能技术在为使用者提供资源和平台的同时,也监测着使用者的认知与操作过程——这使我们对元认知的监测和量化成为了可能,智能技术的渗透影响着所有教育参与者的思考方式。现阶段智慧教育以智能技术的开发渗透为“术”的一大突破方向,它较之传统的书本传递或教师传授等方式,更有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和个性化体验。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表示其它教育教学方式的退场或消失,相反,它应是在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前提下在智能化教育教学环境中采用多种方式的有效结合以促进“术”的最优化。

“以道御术”即以道义承载智术,强大的人格比外在武装更珍贵。在智慧教育发展中,“术”要符合“法”,“法”要基于“道”,需道法术三者兼备。

三、智慧教育的“实”至“名”归

教育的本性在于其生命性。个人成功离不开教育集体和社会的发展。[14]尚在成长中的智慧教育,若要实至名归,仅仅依靠技术不可能轻易推动一个教育系统的改变,它需要的是一系列的联结和变化,这是一个网状式渗透扩散的过程。这个教育系统需处在生态环境的良性状态。它一方面要注重学习者与环境的良性互动,构建平衡的教育环境;另一方面要注重学习者自身各因素间的协调发展,培养生态智慧个人。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构建平衡的教育环境

1.加强学生—教师—学校的观念转变

教育的确本智慧,但在发展过程中的“不智慧”也有目共睹。当朴素的智慧教育发展成以知识为中心的狭隘的智慧教育,功利性、工具性教育甚嚣尘上。“转识成智”是教育界一直以来的呼唤,教育重回智慧本身是一场返璞归真的变化,但我们又不能简单的就教育谈教育。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化的时代特点使教育在这场返璞归真的变革中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所以面对变化的环境,寻找新旧平衡,观念转变至关重要。学生、教师、学校作为传统教育教学中的“铁三角”,信息时代下的智慧教育若想实现突破,学生、教师、学校这三者首先要进行观念转变。一方面要打破教育“唯知”“唯智”的思想,聚焦于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以及情感与价值观的熏染;另一方面走出工具、走出学校,走向实践、走向生活。其次,要进行技术使用培训,接纳技术的融入并正确利用技术,吐旧纳新,勇敢突破传统教育教学的藩篱,创造更高的教育价值。

2.加强技术—教育—人的三位一体建设

技术是实现智慧教育的有利工具、教育是智慧教育的本体、人是智慧教育的结晶,所以在智慧教育的发展中一定要加强技术、教育、人的三位一体建设。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人工智能的开发与渗透的确给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与极大推动力,但对于技术一定要正确定位。如今有些学校致力于智能技术设备的购置,认为有了这些便落实了智慧课堂、智慧校园的建设,这显然是对智慧教育的误解。我们重视智能科技,但不能迷失其中。我们的长远目标并非智能科技这个“一”,我们要的是“一生万物”。厘清楚目标,才能正确认识智慧教育,否则就是极大的“不智慧”。智慧教育曾有过“知识中心主义”的偏离,切莫再走向“技术中心主义”。另外,现阶段有些人倡导在教育过程中借助智能技术对学生进行实时跟踪,进行数据采集,但学习者是否愿意接受这种变相的监控呢?教育不是冷冰冰数字的堆砌。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用一串串陈列的数字来说明自我,这是否就比内观的自我更真实?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教育活动只有坚守教育品性,才能成其为教育。我们呼唤教育的革新,也坚定不移的坚持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智慧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始至终都在于人的培养。

3.加强政府—企业—学校的紧密联合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信息化和智能科技的重视前所未有。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6年《“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出台、《大数据标准化白皮书》发布;2017年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并在这一文件中提到:“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发展、理论建模、技术创新、软硬件升级等整体推进,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15]除此之外,国家还部署了智能制造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从科技研发、应用推广和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日益活跃,教育企业与教育市场协调互惠。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为信息网络智能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保驾护航,科技支持助力学校教育教学的改善,而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主战场,又为企业产品开发提供广泛需求和应用反馈。在智慧教育发展实现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学校三者要相互考量,保障信息流通,避免供需不匹配,为智慧教育营造良性成长环境。

(二)培养生态智慧个人

生态智慧是指理解复杂多变的生态关系并在其中健康生存和发展下去的主体素质。使人具有生存实践的价值,这正是智慧教育的目标体现。智慧教育强调学习者的判断、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需要学习者衡量自身资本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并能够发现和调动自身与环境中可利用资源。所以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从协调性出发,一方面积极推进学习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正确全面地认识自我,助其在学习和生活中充分调动个人优势,解决问题,实现个体内部协调;另一方面强化对环境整体的认识,促进内外协调。其次,要从整体性出发,注重各专业知识之间、知识与自我之间的生态关系,力求学习者成为真正具有智慧的“开放型专家”[16]。最后,培养学习者共生与竞争的理念。竞争意识有利于个性发展与潜能激发;共生意识有助于协同合作,形成既“利己”又“利他”的双赢、多赢思维模式,最终实现学习者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人类注重知识但不局限于知识,注重技术但不为技术所缚。时代变迁中,智慧教育终其所有都是在为人的发展而服务,在“热”与“疑”中,保持本心、变又不变是“智慧教育”自身的智慧。人类有着无限的潜能,不断地进行发明创造,语言、文字、纸张、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等;再将它们与教育相融合重新推动人向另一个高度发展。人类对于智慧的追求永不停歇。现阶段的智慧教育不会是智慧教育的终结点,它将人类在教育发展中的地位提到最高。人并非仅是教育的输出产品,相反,人将利用自己的智慧反作用于教育并塑造教育。

猜你喜欢
学习者智慧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