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在农村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2018-02-26 07:02广西容县容州镇东光小学537599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18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合一陶行知

广西容县容州镇东光小学(537599)

潘 波

当前农村小学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却不喜欢上体育课。面对这种现状,我认为在教学中运用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原理,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在农村体育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遵循这个原理,灵活运用“教学做合一”。

一、运用“教学做合一”,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

在以往的体育课中,体育课堂的教学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以单纯的传授式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师只采用单一的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过分强调练习方法的整齐划一,而忽略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使学生处于被动练习之中。对此,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普及化、大众化,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体育也是一种生活。

例如,在教学投掷时,教师应着重强调投掷的特点与方法,而不是要求每个学生能投多远,要让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用到这种动作技能技巧。教师指导后,根据学生能力差异,安排学习能力强、动作掌握好的学生,一帮一或一帮几进行练习,并组织学生进行互相交流,对同学练习的动作进行点评。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这些投、跳、跑的内容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本地民间传统体育设计游戏形式融合到教学中,如丢沙包、抢绣球、跳竹竿、滚铁环等,从而丰富教学方法及形式。

这样,教师教有法,学生学得法,师生“做”出效果,并且强调普及化,凸显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体育课的第一参与者,确保了每一位学生都能受益。

二、运用“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能力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强调教师都必须以“做”为中心,把教、学、做一体化。这一教育思想让学生自主从事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教师不再直接给出结论,学生不再单纯地“听——看——记——练”,而是通过指导,在获得基本方法后去练习,并通过与教师、同学交流,或从其他途径获得启示,再去实践,掌握更好的方法、技巧。

例如,在跳高教学中,学生除了尝试教师教的“跨越式”外,还可以尝试“俯卧式”“背越式”,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尝试、去实践,与同学交流。又如在教学篮球时,教师除了指导学生练习一些打篮球的基本技术要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建立团队意识,学会与人协作,而不是强调每一位学生都要掌握过硬的篮球技术。如可以进行小组运球比赛、传球比赛、“三对三”对抗比赛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交流,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发展,避免教学过程的“灌输式”“一刀切”做法,从而提高学生与人协作、交流的能力。

三、运用“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指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首先要认识孩子有力量,有创造力。这种认识并不只是理论上的认识,而是要钻进小孩子队伍里才能有这个新认识与新发现,去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而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最好的一种途径,因为体育教育的特点是灵活、多变、多向的。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必须先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体育创作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因此,教师必须学习、掌握最新的体育运动知识和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例如,师生共同动手对体育设施资源进行开发,激励学生创造性地利用体育器材、设施。如:

(1)创造性地发挥体育器材的多功能。如用橡皮筋代替跳高的横杆,栏架用来做投射门、钻障碍等。

(2)制作简易器材。如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各种游戏的道具,用废旧足球、棉纱和沙子制作实心球;用帆布、废旧棕垫制作沙袋;用凳子、旧布、旧皮革制作“山羊”等。

(3)改造场地,提高场地利用价值。如降低气排球网高,使用气排球的场地打羽毛球;降低篮球架高度,安装多向篮球筐;利用小足球场,摆放多功能球门等。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有发挥创造性思维,对问题认真反复地、持续地进行探究、实践,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

总之,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我坚持“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得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样的感悟,真正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并有效运用“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爱上体育课,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合一陶行知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人剑合一
由“三线合一”到“两线合一”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早期对外汉语中的“语”“学”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