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市溧水区实验小学(211200)
在体育教学中,能力较强,能够独立完成各项体育任务的学生自我意识也比较强,在遇到生活、学习问题时能够从容、自信地解决。而反应迟钝、身体活动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或遭受失败时往往会出现否定自我的倾向,具体表现为行动消极,缺乏自信、安全感,依赖性比较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差,有自卑心理。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教师若不及时采取积极的措施疏导、干预,将会对其日后的生活、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要使学生健康成长,给予其有效的教学指导,让其树立自信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就此问题作以下分析探讨。
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效开展尝试性活动,激发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不断鼓励学生学习,大胆尝试,让学生能够从多方面获得学习经验,并在亲身体验中逐渐认识自我,充分激发潜能。比如,在教学跳绳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练习,而不是马上为学生示范,这样教学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思考“有几种跳绳方法,怎样才能与别人的跳法不一样”,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发现,跳绳的方法有多种,如双摇跳、单脚跳、单摇跳等,且绳子的长度可调节,可根据实际情况编排各种不同的动作。在学生跳绳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创新意识和能动意识充分发挥出来,在活动体验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学生获得初步感知后,教师可以为其设计更有难度的活动,为学生创造新的尝试机会。比如,在教学直线运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原地运球练习,先熟悉球性,再移动运球,合作练习,为学生创设探索空间,使学生在合作中提升运球技术。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分层教学,有效调动自卑、不活跃的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增强体育学习的自信心。
研究表明,年纪越小的学生越在意他人的看法,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成人的意见往往不加以批判地接受。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关爱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言语鼓励的作用,多采用肯定的语言与学生沟通、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逐渐增强信心。比如,针对肢体灵活度差、体形较胖但力气比较大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设计“比比谁的力气大”“拔河比赛”等体育游戏。这类学生十分擅长这样的体育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他们可以很容易地将对方拉过线,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充分认识到自己力气大的优点,愉悦感递增。对比较瘦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这类学生身体灵活的优势,设计一些能够充分突显他们反应能力的游戏,如“抓手”“快拍”等游戏,让他们比一比谁的反应快,在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和有趣的游戏体验中发掘自我价值。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指导,能够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避免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体育教学要求学生充分参与各项活动,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增进彼此情感的机会。教师应组织更多集体活动,充分调动那些孤僻、被动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借助体育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干预,尽可能地为学生搭建与同伴互动交流的平台,有效增强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在频繁的交往、互动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选择需要协作、配合的体育活动,如猜拳踩脚尖游戏、传球接球练习等,提高学生的互动热情和参与度。在活动间隙,教师应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其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体验,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协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效增进学生之间的友爱情感。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安排在一起,让其结成对子,加深学生对协作以及友谊的理解。如教学蹲踞式起跑的相关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起跑动作,教师可以让学生两人为一个学习小组进行练习,一人做动作,一人在旁观察,并予以纠正,而后两人互换。这样的协作,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升技术水平,学会如何与人相处,拉近彼此的距离。此外,教师还应充分发挥教学职能,关注孤僻学生的学习情况,与他们建立亲密的教学关系,主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倾听他们的主诉,及时给予反馈意见,帮助他们消除心理困惑,打消自卑感,增强学习信心。如教师可以从主动打招呼入手,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创造机会让学生一起搬器材,当学生跑步摔倒时应及时搀扶学生返回休息室,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处理受伤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可偶尔表现自己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教师与他们一样也会犯错,教师与他们一样有许多共同点,从而取得学生的信任,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它将学生放在一个宽广的环境中,有效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主体尝试以及主体评价等环节中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学会调节自我,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在体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播音员、解说员、裁判员等岗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不同特长的学生能够根据个性特点和优点进行岗位选择,将自己的优点展示出来。学生在准备、实践、完成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课本以外的知识,并受到老师、同学的表扬和肯定。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胆怯、自卑等心理,教师要鼓励学生多与人交流,遇到问题或困难时主动请教他人,主动寻求帮助,在激励性评价中获得成长,由旁观者逐渐转为主动学习者。
实践表明,体育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培养健康的心理,增强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