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制度改革研究

2018-02-25 17:40郭文鹏何秀玲
关键词:档次平时成绩理论课

郭文鹏,何秀玲

(西安财经学院 a.统计学院;b.经济学院,西安 710100)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1]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是大学的基本任务,“钱学森之问”就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命题。不少专家学者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从创新教育、创新能力培养方式、高等教育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理论成果颇多。[2]但目前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能力普遍不够强,不能高质量地满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要从整体上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涉及的因素较多,而改革课程考试制度当为其中的重要一环。考试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对学生评价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检查教师教学效果、反映教学质量的主要方法。对考试制度的改革,创新考试方法和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是考试与评价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高校考试制度改革是培养创新人才最为急切的研究任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向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必修课,它以其鲜明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践性而有别于其他课程。但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采取的闭卷考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及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大学生的成才需要。通过对西安某高校学生调查显示,认为考试考核制度合理的占39.5%,认为不合理的占57.5%,3%的人不知道是否合理。那么,学生希望以什么方式来考核呢?调查结果表明,45.5%的人选择考查,37.5%的人选择开卷考试,9%的人选择不考试,仅有8%的人赞同闭卷考试。因为学生中有54.5%的人认为闭卷考试这种方式不合理,39%的人认为较合理。因此,认为目前的考试考核制度和方式应改革的人达93.5%,5.5%的人认为无必要,1%的人选择无所谓。学生普遍认为,考试是在考个人的记忆力,谁记性好,能背过,就能得高分,很不合理。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强烈要求采用其他方式来考核,比如考查(写小论文)或开卷考试,教师给学生最终打的分数应是综合考试、作业、考查、考勤等项的综合分。主张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中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

为了不使开卷考试流于形式,使开卷考试的成绩能全面反映学生掌握知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改革高校考试制度为契机,对开卷考试的成绩体系进行评估,突出实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努力摸索一套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成绩考核实施方案。

二、开卷考试成绩考核与评估体系的基本原则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切实际的说教,满堂灌的单一的教学方式,使这门课陷入了“困境”。从学生方面看,不感兴趣的有之、厌倦的有之、逃课的有之,迫于考试的约束,临时应付、死记硬背,更是普遍现象。从教师方面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不能有效地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我们认为这种状况与过去的考试制度及教学方法有直接的关系。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绩的评定方法,大多以期末一次性考试为依据,这种“一锤子定音”的考核方法简便易行,成绩评定主观因素少,矛盾小,可以回避学生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但它不能全面、如实地反映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水平和能力。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要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2015年,中宣部、教育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明确指出,要“坚持知行合一原则,创新考试考核办法,探索建立科学全面准确评价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201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再次强调要“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建立健全科学全面准确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考核”。如何以改革考试制度为突破口,适应当代大学生求新、求实、求真的心理特征,融实践性、竞争性、多样性为一体,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为此,设立开卷考试成绩考核的基本原则——注重实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

第一,注重实践环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讲的实践环节,既包括社会实践,也包括教学实践与理论思维实践。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要求学生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3]其次,大学生兴趣广泛,反应敏感,有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活动的愿望,但观察思考问题往往凭直觉,行动往往带有盲目性,认知的可塑性很大。因此,通过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更多地接触和了解社会,从而更快地成熟起来。最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事物、新问题,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怀抱梦想,积极探索和追寻,呈现出了一种正能量,但因社会生活的多元和复杂,加之西方资产阶级思潮的影响,使得一些大学生迷茫甚至滋生了一些偏颇的想法或过激的行为。社会生活本身也要求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并适应社会。所以,大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社会实践,这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性质和特点,为学生参加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为此,我们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成绩考核体系中所设立的讲课成绩档次,鼓励学生走上讲台,从备课、讲课、组织教学中扩大知识面,加深对教材的理解,锻炼大学生的表达能力。所谓理论思维实践,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所规定的,是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一种特有形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是系统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能帮助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回答众多的理论是非与思想问题。因此,开卷考试成绩考核体系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用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这同样是一个锻炼思维的实践过程。比如,开卷考试成绩考核体系中的专题对话成绩、口试成绩,使学生在积极地思考、对话、争论、答疑中参与理论思维实践活动。总之,由于开卷考试成绩考核体系突出强调了实践环节,因此可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空洞的说教变为有血有肉的科学,使学生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掌握理论知识,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引入竞争机制。考试机制具有三大功能,即表值功能、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表值功能是通过科学的考试成绩,反映一个学生实际掌握所学知识的水平。激励功能是指学生通过争取优异的考试成绩而刻苦学习、奋发向上、比学赶帮,从而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约束功能则是通过考试机制的优胜劣汰,督促每一个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教材所规定的基本内容,它是一种被动的行为。传统的考试制度体现了考试机制的约束功能,但学生学习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也不能完全反映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调动不起学生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考试机制的表值功能与激励功能匮乏。开卷考试成绩考核体系正是因为引入了竞争机制,从而克服了传统考试方法的弊端。由于平时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50%,比例较大,因此,学生不得不重视平时成绩的考核。而平时成绩的考核又不是一道题目、一种形式、一个标准,而是分不同档次,每一档次的成绩由于难易程度的不同,基础分也不一样。通常由调查报告(社会实践)——专题对话(理论思维实践)——讲课(教学实践)——小论文(动手实践),组成一个基础分由高到低(90%—80%—70%—60%)不同档次的立体成绩结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所选择的考试方式不同,所付出的时间、精力也不同,收获也不同,成绩自然不同。为了获得优异的成绩,必须选择档次较高的考核形式,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活动。这样由于竞争机制的引入,学生所获得的成绩就基本上能反映出实际水平和能力,考试机制的激励功能与表值功能得以发挥。

三、开卷考试成绩考核与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

开卷考试成绩考核与评估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期末考试成绩;二是渗透于教学过程的平时成绩,考核的重点应在平时成绩。因此,平时成绩就要占很大的比例。现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即40分为例,具体说明这40分如何渗透于教学中、具体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一)档次考核,动态结构

第一档次:社会实践成绩。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机会(如寒暑假社会调研等)深入工厂、农村、机关参加社会实践,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理论为指导,撰写调查报告。这是平时成绩考核的最高档次。

第二档次:专题对话、发言情况来考核平时成绩。这属于学生动口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思想实际,理论的难点、热点问题,确定专题,每一个专题都有中心发言人,开展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双向或多项对话。根据专题发言学生对话情况,来考核平时成绩。

第三档次:学生讲课成绩。在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可选择教材上的某个章节或某个问题,与教师联系,认真备课,撰写教案,教师审阅后,上台讲课。按其教案准备、讲课效果、回答问题,来评定平时成绩。

第四档次:口试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准备若干个考试题目,让学生临场抽题,稍做准备,当场回答,视答题情况打分。

第五档次:小论文成绩。凡没有选择上述考试形式的学生,一律撰写标题论文,按论文水平评定成绩,这是平时成绩的最低档次。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性格、爱好、特长,在上述不同档次的考试形式中任选一种,由于学生选择考核方式的回旋余地大,每个学生都可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参加教学实践,考核平时成绩。对不同的任课老师来说,可以根据教材处理、授课时间、具体专业,灵活采取不同的考核档次,有重点地组织教学活动。由于档次考核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有利于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主观能动性。

(二)结构成绩,高低结合

档次考核的具体评分办法,重点在于确定各档次的基础分。为了体现各档次成绩考核的难易程度,各档次基础分也高低不同,表现出立体成绩的特点。以“形势政策”课为例,平时成绩为40分,有四个档次,占平时成绩的40%,在此基础上根据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水平,向上浮动;第二档次,专题对话、发言情况成绩,基础分为32分,占平时成绩的80%,在此基分上,根据专题对话发言学生的准备情况、发言效果、回答提问,酌情向上浮动;第三档次,讲课成绩、基础分为28分,占平时成绩的70%,然后根据备课、讲课情况,在基础分上浮动;第四档次,小论文成绩,基础分为24分,占平时成绩的60%,在此基分基础上根据小论文水平向上浮动,但一般不超过第一档次的基础分。

(三)附加分的使用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最头疼的是,个别学生积极准备、踊跃发言,而其他同学反应冷漠,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全班学生的活动,往往成了个别学生的独脚戏,缺乏双向、多向交流。如何使开卷考试成绩考核与评估体系能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呢?我们又规定5分附加分,作为补充,在某些学生的专题对话发言,讲课以及教师授课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题,并积极回答问题。然后,根据学生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情况,一次加一分,直至5分使用完。附加分的使用会有两个明显效果:一是激励每一位同学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以及对话、争论,开展双向或多向交流,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起到调剂及平衡作用,有些学生平时缺乏锻炼,参加社会实践或教学活动考核的效果不佳,成绩不理想,那么就可以通过争取附加分来弥补,以打消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所选难度较大的考核方式的后顾之忧。

(四)成绩评定的民主化

由于开卷考试成绩考核与评估体系形式多样,成绩评定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评分标准,不同档次成绩考核的给分严宽度不易把握,甚至会因竞争机制的引入而造成学生之间的矛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成立班长、学习委员、课代表、同学共同参加评分,充分发扬民主,最后由教师统一决定,这种成绩评定的方式可以提高开卷考试成绩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四、开卷考试成绩考核与评估体系的实践

教学实践及学生反映表明,开卷考试成绩考核与评估体系是适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收效是明显的。现以西安某高校“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第一,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人数增多。甲专业三个班147名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调查93人,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7篇,占全年级学生总数的63.35%;乙专业两个班107名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调查78人,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32篇,占学生总数的72.9%。学生们利用寒暑假深入到工厂、农村、学校进行社会调研活动,调查的选题涉及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方面,包括网居时代大学生校园生活条件需求情况、农村家庭金融状况、特色乡村旅游状况、西安市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现状、共享单车使用状况等。部分调查报告在校、系获奖。正如学生由衷感慨道:“把社会实践作为考核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的一部分,能督促我们了解社会,解决一些思想问题,能考出实际水平,是一种好形式”。

第二,课堂气氛活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卷考试成绩考核与评估体系教学法把学生的课堂教学实践、理论思维实践融入了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与成绩考核,打破了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乙专业某班参加专题对话,讲课的学生有22人,占学生总数的22.1%,全学期学生课堂提问或回答问题达上百人次,表现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专题对话中,学生们通过对剥削问题、公平与效率问题、经济全球化问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趋同”等问题的多视角、多方位思考、对话、讨论,澄清了思想上的模糊概念,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口才。

第三,考试机制的表值功能得到了体现。开卷考试成绩考核与评估体系由两大部分构成,期末笔试能基本反映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而平时成绩则主要考查了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联系社会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两部分所构成总成绩,能比较全面、公正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第四,融洽了师生关系,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与往来。开卷考试成绩考核与评估体系教学法始终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社会实践活动的选题、调查报告的撰写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专题对话直接就包括了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讲课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审查。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就把教与学融为一体,师生的感情在“教学相长”中得到了培养和加深。这也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结合教学做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既教书又育人。同时也是开卷考试成绩考核与评估体系教学法所带来的综合效应。

由此看来,开卷考试成绩考核与评估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效,得到了绝大部分学生的肯定和接受,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研究。其一,平时成绩是立体成绩考核的关键,那么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究竟如何确定?是否可以把平时成绩的比例再扩大些?其二,平时成绩考核的不同档次,哪些档次的设立是科学的,哪些是需要研究的?不同档次的基础分如何确定?不同系科、不同教师如何选用适合学生的方式?其三,如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成绩与社会实践活动挂起钩来,使教学中的社会实践活动经常化、制度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成绩考核与评估体系仍需在教学过程中日臻完善。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下,考试成绩考核与评估体系的改革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影响与制约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注重实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的原则,把创新性作为评分的最主要的评判指标,通过采取档次考核、结构成绩、附加分的使用及成绩评定的民主化等立体成绩考核教学法的方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校人才。

猜你喜欢
档次平时成绩理论课
关于工科专业课平时成绩的思考
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究
十九大精神融入思政理论课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
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 教学中的重要性
这个假期你错过的不是院线片而是这些……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201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16题一题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