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心基础环境分析

2019-01-10 02:45胡宏力张运良
关键词:西安市西安一带

李 静,胡宏力,张运良

(1.西安文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西安 710065;2.西安文理学院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西安 710065)

科技创新中心是在经济发展、制度创新、科技革命等因素作用下,科技创新资源在时间、空间上不断聚集和交互作用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是全球城市发展的共同趋向,科技创新则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现代城市的核心功能,科技创新中心则是实现国家和城市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因而,许多国家、地区都在积极建设全球、区域内的科技创新中心,以提升综合实力,应对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浪潮。

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国家明确了西安要打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赋予西安极高的地位和要求。西安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要在国家战略推进过程中,加快改革步伐,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建设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大都市,在“一带一路”创新体系中发挥带动、支撑及示范作用[1]。因此,分析西安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环境,对西安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一、“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环境因素

1.区域经济因素

区域经济因素是影响“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因素。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经济的发展速度、发展趋势、产业结构等,主要表现在区域生产总值GDP、地区GDP增长率、三次产业结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等方面。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合理则有利于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2.区域环境因素

一个城市良好的区位和交通条件,意味着该城市与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的地区有良好的通达性,在信息、航空、铁路(高铁)、公路上都是连接辐射区域的重要枢纽。若一个城市致力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也就等于提升了城市品质,增加了城市价值,从环境的角度来讲有利于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因此,区域环境也是影响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因素。

3.政策环境因素

政策环境是科技创新建设的软环境,主要指国家、省、市出台的有关科技创新的政策。政府在这一环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制定科技创新政策或法规,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合理有效的科技创新政策对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4.科技创新资源因素

科技创新资源,广义指资金、科技创新人才、成果、机构与法人、信息、设施及政策等各类要素,狭义特指经费投入。良好的科技创新资源是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因素。科技从业人员数量、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区域财政科技投入、创新产业园区建设数量、科技园区建设数量等这些科技创新资源是进行科技创新的基础和要素。

二、西安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环境分析

1.西安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心的经济环境分析

西安是西部的经济中心,也是“一带一路”在国内段的起点城市和最大的中心城市。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和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结构,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优势突出。从产业结构发展的状况可以看出,西安的发展质量有明显的提升,三次产业呈现出“三二一”的结构态势(49.1∶47.7∶3.2),显现出西安的经济正处于向高端化迈进的发展阶段。2016年西安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257.18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82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1.2%;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793亿元,比2015年2209亿元增加584亿元,增长率达26.4%;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实现782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4%[2]。

表1 西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表

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西安市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科技服务业呈现向核心领域集中的趋势,这些都为西安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良好的区域环境。

2.西安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心的区域环境分析

西安位于我国内陆黄河流域中部,北有渭河,南有秦岭,独特的气候条件,使西安具有丰富多样的物种、优美的自然景观。适宜的生态环境,造就了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她是中华文明、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处于我国陆地版图的中心,具有东联西进、承东启西的地理优势。西安率先实现国道、高速公路、普通铁路、高速铁路四重“米”字型的交通网络,是西北地区通往西南、中原、华东和华北的门户和交通枢纽,发达的航空产业,使西安成为“一带一路”上最大的国际中转枢纽港创造了先决条件。

总之,宜居的生态环境、特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为西安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良好的城市环境基础。

3.西安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心的政策环境分析

区域科技创新离不开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关于科技创新创业方面的政策很多,从国家到陕西省、再到西安市都分别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这些政策或是指明未来国家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战略任务、总体要求、改革举措;或是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的全面、系统、顶层的重大部署;或是创新性地提出了通过建立市场导向科技成果定价机制,提高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比例等硬措施;或是形成了科技创新某方面工作的管理办法。如2016年7月国务院印发并实施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确立科技创新发展新蓝图[3];陕西省出台的《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条例》《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为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的发展管理提供了政策保障;2017年西安市出台的《“创业西安”行动计划(2017—2021)》《西安市推进“5552”众创载体建设实施方案》等为西安市创新创业、众创空间的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由此可见,西安市具备良好的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政策保障环境。

4.西安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心的科技资源环境分析

西安是一个非常具有创新潜力的区域。西安作为全国重要的科研基地,拥有各类科研机构1061家,科技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硕果累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015年,西安市科技活动人员为16.06万人,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数量为9.09万人,R&D人员全时当量为6.72万人/年,西安市投入的R&D经费为303.71亿元,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为5.24%[4],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提高,居全国副省级城市之首位,远远高于全国与陕西省的平均水平。

图1 2012—2015年全国、陕西省和 西安市R&D/GDP的比重情况

2016年,西安市科技计划投入财政科研经费52148万元,立项106项,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持续上升,实现技术市场合同成交19421项,合同成交额达732.81亿元[4],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

表2 2012—2016年西安市技术合同交易情况

2016年西安市专利申请46103件,授权比例达8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8569件;发明专利授权8868件,比上年增加813件,增长13.84%。西安市共有27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自然科学奖6项、技术发明奖6项、科技进步奖15项。2016年末西安全市普通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共计100余所[2],两院院士60多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6万人,科教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三。

由上述可知,西安市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为5.24%,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提高,居全国副省级城市之首位,远远高于全国与陕西省的平均水平;西安市科技计划投入财政科研经费投入较大,占陕西省技术交易额(802.74亿元)的91.29%,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西安市专利授权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西安科教综合实力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三,民办高校规模居全国第一,为国家和我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也为西安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良好的科技资源条件。

对西安市的经济、区域、政策、科技资源这几个方面的基础环境分析表明:西安市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三次产业呈现出“三二一”的结构态势,显现出经济正处于向高端化迈进的发展阶段。而强大的科技基础实力、良好的地理优势和创新创业环境,为西安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基础。西安市虽已具备建设“一带一路”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的一些基础条件,但仍然需要制定并实施一些完善性、改进性的措施,这样才能早日建成西安“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心。

三、西安完善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心的对策建议

基于西安市目前的基础环境现状,西安市需要改进性、完善性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优化科技创新环境。西安应简政放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培育开放合作、多元发展的文化氛围,建立法治健全、保护产权的市场体系,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5]。

第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打造西安科技服务中心。促进科技服务机构运行机制市场化,大力发展民营科技服务机构,市场经济需要中介服务活动的社会化和产业化要鼓励多种主体参与科技服务机构的建设[6]。

第三,加大高端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提升大西安的科技创新能力。完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激励各类人才扬长避短。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为载体,依托中省人才计划,重点引进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发展的领军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我市创新创业[7],大力提升西安科技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西安市西安一带
西安2021
Oh 西安
亲子创意美工展
西安市第四医院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123的几种说法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