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数学操作 提升数学智慧
——“认识线段”一课引发的思考

2018-02-25 13:14安徽合肥市习友路小学2300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8期
关键词:毛线对折线段

安徽合肥市习友路小学(230000)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笔者有幸观摩“认识线段”(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一课,其中有两个教学片段令笔者感触颇深。这堂课并没有复杂的活动设计,却能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数学智慧的提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片段1:教师在完成新课导入后,让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毛线,并进行观察。学生说:“毛线是弯的。”教师提议:“有什么办法让毛线变直?”学生纷纷用两只手拉住毛线的两端使毛线变直。接着,教师引入线段的概念:将弯的线拉直,两手之间的这一段就是线段。

片段2:教师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将它对折后打开,让学生观察纸片。学生发现长方形上多了一条线。于是教师提问:“这条线是对折而来的,请问它是线段吗?如果是线段,那么它的两个端点在哪里?”学生思考后答道:“是线段,它的两个端点在长方形上。”教师肯定了学生的答案,并继续引入:“你还能折出不同的线段吗?”这个问题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起来,他们纷纷拿出长方形纸片进行对折,感受线段的长短。

这两个教学片段的设计都十分简单,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手脑结合,有效培养了数学智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动手操作,萌发学习热情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有学习的主动性,如果教师教的东西能吸引他们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地学习。”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能提升他们获取知识的兴趣,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印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线段相关内容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线段”这一数学概念,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会很低。小学生对折纸很感兴趣,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折纸指导学生认识线段就是非常有效的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量一量,能让他们对知识有更直观的感受,有效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热情。

二、引导动手操作,促进知识理解

学生如果能亲自参与学习过程,他们对知识就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在上述的两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他们留了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操作并观察,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在拉一拉、看一看、折一折的过程中亲自感受到了线段的形成,这对他们理解和掌握线段相关知识是很有帮助的。

可见,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应让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和反复练习。最好能让学生用他们已有的知识来进行尝试性的解答,从而完成一个新知识同化和构建的过程。学生只有亲身经历新知识的建构,才能将他们的智慧发挥出来,所获得的知识才会刻骨铭心。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教学模式更容易被学生认可和接受。教师应改变传统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不断发挥和提升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三、引导动手操作,发展数学思维

数学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数学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有着重要意义,可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小学生知觉选择性还处在发展阶段,很难长久集中注意力,而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他们很容易被学具的颜色、形状所吸引,很难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到动手操作中,因此操作越简单、越便捷则越有效。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选取的操作学习材料虽然简单,但是却很有效。课堂上,教师首先给学生示范操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操作过程,并将观察与操作结合起来。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生将操作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的思维与口、手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思考,操作和思维相互交织,有利于学生自己归纳和总结数学知识和方法,同时对他们空间想象力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指导小学生动手操作对他们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能够调动他们多种感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培养他们的数学智慧。

猜你喜欢
毛线对折线段
暖心的毛线球
毛线绕呀绕
对折十次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你懂毛线的快乐
毛线大改造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
平移、对折和旋转,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