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防化专业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之我见

2018-02-25 09:41:27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防化士官教员

(武警警官学院训练基地 广东广州 510440)

士官是士兵队伍的骨干,战斗力的基础,未来信息化战争是“士官的战争”。从未来发展看,士官任职教育始终是改进和提高士官战斗力最主要的途径。防化专业士官是防化部(分)队的骨干力量,在部队的编制体制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部队建设中发挥着主力军和排头兵的重要作用。努力提高防化专业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紧迫最现实的重大课题。

一、认真规划防化专业士官人才培养的目标

1.着眼“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要求

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搞建设、抓战备,是军队使命职责和根本价值所在,也是谋划军队院校教学改革的根本标准。院校要从职责使命着眼、向职责使命聚焦,从“举旗铸魂”基础工程入手,铸牢学员听党指挥、始终忠诚可靠的军魂,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标准,认真审视防化专业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士官资格培训、士官升级培训等各类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优化人才培养目标设计,明确各种类型培训与职业特点任职岗位的关系,构建新型的防化专业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2.着眼防化兵履行新的使命任务

紧贴防化兵新的使命任务,坚持把人才培养需求作为院校教育改革的有力牵引,结合不同类型特点,搞好人才培养设计,制订出符合部队履行使命任务所需的防化专业士官职业技术教育院校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起符合战斗力标准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型,增强教学育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根据武器装备、部队编成和人员结构的发展变化,精确测算防化专业士官教育各类人才的培训需求,科学确定学科专业设置,科学规划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计各阶段培训内容和质量标准,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效性。

3.着眼院校教育与部队实际需求对接

依据岗位类型制定士官成长路线图,修订防化检验技术、防化装备维修等各类士官的任职培训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注重培养士官专业技能和组训能力,既分类定位目标、又注重相互融合,使院校人才培养与部队实际需要实现无缝对接。

二、完善适应岗位任职需要的课程建设体系

1.体现现代教育理念

着眼武警部队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对防化专业士官人才的新要求,充分体现素质教育、能力本位、开放办学的教育理念。遵循职业技术教育规律,在课程体系设置上,由重掌握知识向重技能、重组训和管理能力培养转变。

2.贴近岗位任职需要

在课程的设置上,以强化针对性教学为重点,整合教学内容。按照“基础够用、专业管用、技能实用、上岗顶用”的原则,以任职能力为本位,建立《分析化验》《装备维修》等核心课程;以任职活动为中心,建立综合课程;以岗位发展为导向,建立任职发展课程。按照贴近部队、贴近装备、贴近岗位和贴近实战原则,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正确处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关系,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的关系,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在当前任职与后续发展的选择上,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拓宽培训内容。注重岗位通用专业知识的融合;突出新战法、新装备、新技术的训练;建立与国家化学检验工、装备修理工接轨的技能等级考评制度。

三、提高专业士官教员教学能力

1.依托学科专业建设

依托学科专业建设,加大院校士官教员到一线部队代职的力度,按照他们代理与专业相符的实职,切实增强教员代职锻炼的实效。不断健全教员成长机制,采取岗前培训、以老带新、竞赛观摩、集体备课等方式,加大教学培养力度。积极拓宽培养渠道,采取送学深造、代职见习、参观见学等多种途径,提高士官教员教学能力。给年轻教员压担子、定任务,激励年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使人才在实践磨砺中得到充分锻炼和全面提高。

2.积极参与部队活动

针对士官教员任职经历单一、实践经验不足、对部队缺乏了解的实际,采取超常举措,强化实践训练。依托部队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进行多岗位锻炼,不断加强新理论、新装备、新技术、新方法学习。组织教员深入部队一线,通过为部队授课、提供科技服务、参加部队演习等多种形式,锻炼教员队伍。参与新装备研制、生产和试验,掌握新装备构造、功能、操作和使用维护方法,提高以驾驭新装备为核心的专业实践能力。

3.创设科学考评机制

科学、合理的考评是对士官教员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激励的重要环节。院校要通过全面、科学的教员考核指标体系的设置和公开、透明的考核程序,采取单项考核与全面考核相结合、定期考核与不定期考核相结合、自我考核与他人考核相结合等多种考核形式,保证考核过程中主管领导、同行专家、其他教员、学员的参与机会,形成评价主体多样化的开放性评价,增加考核结果的可信度和实效性。在对教员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评价对象的多样性和评价内容的复杂性,在对教员的工作业绩定量评价过程中,应加入一些质的指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四、提高教学保障质量

坚持训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积极探索花费小、用时少、效益高的教学保障路子,有效地解决内容多、项目多、种类多、经费保障不足的矛盾。

向市场要效益。依托社会和市场,搞好物资筹措、储备供给、装备维修、实验设施、教学场所等保障工作,走军民兼容、寓军于民、军民融合的教学保障路子。

创新教学质量评估机制。把人才培养作为院校教学转型发展的核心要素,把工作重心从警官任职教育培训转到防化专业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上来。坚持以发展性评价为导向,采取综合评价与日常评价、专家评价与学员评价、领导评价与同行评价、共性评价与特色评价、院校评价与部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定期组织课程评价。强化人才培养的精确化、全程化管理,实现“院校自我封闭式”评估,向“机关、部队和院校三位一体开放式”评估转变,侧重对学员的素质和能力进行评估,提高学员的创新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防化士官教员
试论用“防化创新思维”提升防化作战指挥能力
价值工程(2020年29期)2020-11-02 03:14:05
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的策略探讨
读与写(2019年34期)2019-11-27 15:02:54
定向培养女兵士官教育管理要突出“四心”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6:58
论新时期士官院校教学改革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38
咱是士官
我院成立士官学院
晚安,教员先生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防化医学救援队的培训与演练
防化专业学员体能训练与训练伤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