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乡市卫生学校 江西萍乡 337000)
我校开办护理专业历时已久,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时间分配模式即“2+1”模式和传统教学方法,虽办学效果良好,但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生的理论成绩和动手能力,我校采用了“1.5+1+0.5”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有机结合模式。该模式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6级普通护理专业中专一年级2、3、4、5、6、7班的学生共360人,均为女性,年龄12~14。其中2、3、4班设为观察组共130人,5、6班设为对照组共130人。两组在学历、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可比性。
(1)观察组 在教学时间分配上采用“1.5+1+0.5”的模式来完成3年制学习,“1.5”是指护生在校学习一年半即3个学期;“1”是指在临床实习一年;“0.5”是指实习结束后所有护生统一返校参加护士资格考试强化辅导一学期。随着模式的改变,对教学内容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整合、精简了理论课,同时在原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了PBL教学教学法和“三明治”教学法。在校学习和返校强化辅导期间尝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与 “1.5+1+0.5”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
(2)对照组 教学时间分配采用“2+1”的模式来完成3年制学习,“2”是指在校学习两年即4个学期;“1”是指在临床实习一年。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黑板板书方式,理论考试采用纸质版,题型为传统题型即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和问答题。
3.效果评价 第二和第三学期期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学生统一进行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均采用百分制计算),统分标准相同。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u检验。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两组护生期末考试理论成绩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的期末考试理论成绩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期末考试理论成绩比较 (分,±S)
表1 两组护生期末考试理论成绩比较 (分,±S)
?
2.两组护生第二和第三学期期末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各学期的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期末操作考核成绩的比较
3.护生临床实践能力调查表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生临床实践能力优于对照组的临床实践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教育政策的出台,高等教育在招生规模方面越来越大,这样一些新的高职院校也就应运而生,这也就导致了中职这一块的招生人数在下降,因为会有更多的学生选择就读高中[1]。中职院校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中学时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均较差,这就使得学生在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及应试能力方面越来越弱;另一边是护理对专业性、实践性、责任性较强的要求,我们真是到了不得不采取措施进行教学改革的时候。
因在校学习时间由“2”改为了“1.5”,为保证教学质量,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改革。首先,我校将理论课进行了精简、整合。
“1.5+1+0.5”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做到强制要求每一位下临床实习的学生在完成实践任务之后,再回归校园,由教师进行统一的,有计划性的理论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