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无为”之我见

2018-02-25 04:11张成武
关键词:自然法则无为圣人

张成武

(西安市教育局,西安 710026)

“无为”,是老子基本的、重要的哲学思想。在《古老子》中,有十章、十几处出现“无为”“为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等概念,可以说是贯穿始终。

对老子的“无为”,许多人按“无”字通常意义的“不”“没有”等理解,认为是“不作为”“没作为”“无所作为”“清净无为”“消极无为”或“无为而治”等。这样,老子被人指责为消极主义者,尔来已经2500多年了。

最早说“无为”是“不作为”的,可能是孔子。有学者说,孔子比老子小20岁。孔子适周,拜见并请教老子,晓得老子的“无为”说法;他评价老子“其犹龙邪”,并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但是,他对老子的“无为”之道可能不理解。《论语·卫灵公》中记:“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翻译这段话是:“孔子说:‘能够无所作为而治理天下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只是庄严端正地面朝南坐在朝廷的位置上罢了’”。可见,孔子的“无为而治”是“不作为”的意义。

老子没有说过“无为而治”的话。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儒家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影响很大。孔子说“不作为”意义的“无为而治”,绝大多数人自然就跟着说“无为”是不作为。以至于孔子的“无为而治”反倒成了老子哲学的代名词与标志。“无为而治”的说法,也成了历史上不少学者、特别是一些帝王、政要的口头禅、座右铭、处世哲学与行为准则,影响中国几千年,也害了中国几千年。

几千年来,不少帝王“无为而治”,不作为,朝政腐败,国家衰败,致使强大的中原王朝多次亡国,弱小的少数民族乘机崛起,多次入主中原。例如:西晋白痴皇帝惠帝司马衷就不会正当作为,祸国殃民的皇后贾南风控制朝政,引发“八王之乱”,争权夺利,混战16年,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乘机发展、南侵。当时,王弼的“贵无论”出台不久,社会上“魏晋风流”人士“谈玄”风气甚盛,主流社会不思进取;永嘉四年(310),匈奴刘渊的汉国攻克洛阳,歼灭将士20多万、诛杀王公大臣民众3万多人,俘虏晋怀帝司马炽,造成“永嘉之乱”,中原沉沦,活着的百姓纷纷南渡淮河、长江避难,西晋后来灭亡、“五胡十六国”出现;创造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晚年骄奢淫逸与杨贵妃寻欢作乐;认老子为本家,尊崇道教,国事自然无为而治,放任杨国忠、李林甫、安禄山等奸臣为非作歹。天宝十四年(755),胡人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唐,制造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唐朝自此衰败;北宋全国道教最高教主、“道君皇帝”徽宗赵佶“无为而治”,内政交给奸相蔡京和作恶多端的宦官头子童贯等六贼办理,搜刮百姓,建庙宇,造艮岳,搞得天怒人怨、百姓起义;对外不愿抗辽,想投机取巧,拿50万银、绢与金国结盟,指望联合灭辽国后能够收回燕云十六州,结果金在灭辽之后就发兵侵宋;兵临城下,徽宗想逃跑,被抗金大臣李纲阻拦,让位给太子赵恒。赵恒也不想真正抗金,罢免李纲,组织一帮“道教神兵”守城,“神兵”不堪一击,金兵占领汴京;钦宗靖康二年(1126)冬,金兵俘虏徽、钦二帝等三千多人到金国为奴、同时掠走国家和市民的全部资金与典籍,铸成“靖康之耻”,北宋灭亡、金国占领长江以北;南宋重蹈北宋徽宗覆辙,联蒙抗金,结果是蒙古在灭金之后就灭南宋。1276年,元兵占领南宋都城临安,大肆杀戮抢劫后,俘虏4岁的恭帝等几千人至蒙古为奴,南宋灭亡、蒙元入主中原;明朝后期的几位皇帝迷信道教,大建武当山等道观庙宇,求仙保命。以“怠政”著称的明世宗嘉靖皇帝20年不上朝、神宗万历皇帝28年不上朝、“木匠皇帝”熹宗天启醉心木匠,在位7年基本不太理朝政,重用奸臣和“九千岁”魏忠贤阉党等乱政,致使内外交困……由此我们不仅看到中原帝王在政治上不作为、无为而治,大权旁落,奸臣与阉党作乱;还能看到帝王生活穷奢极欲、追求长生、清净无为、谈玄说无、炼丹打醮、拜神求仙、“内宝养生”“超凡脱俗”之道。这些,都是无为之痛、无为之恨,都是民族之痛、民族之恨。

今天,有学者教授还坚持说老子的“无为”是“消极无为”*《〈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道之争(三):无为之迷》(微信:《订阅号》《听书369》)易中天。。

对“无为”是“不作为”的解说,对“无为而治”,古代有人就不同意。西汉的《淮南子·修务训》驳斥了那种认为“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的观点,说“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四肢不动,思虑不用,事治求澹者,未之有也。”

现代《道德经》注释者,有的逐渐转变看法,说“无为”不是“不作为”,是“不妄为,不非为”,是“自然无为”等。可是,他们没有揭示出“无为”是“不妄为,不非为”的必然理由,有强加硬说之嫌,不能真正服人。正因为如此,遇到难度较大的语句,他们自己往往就又回到“无所作为”“无为而治”的错误上去了。

我认为,若按“无”字通常意义的“不”“没有”等解说,老子的“无为”在经文各个章节中的含义不同、意思多样:有在自然规律面前不作为之意的,有和合作为之意的,有柔弱作为之意的,有无私作为之意的,有不带个人目的作为之意的,有叫别人(多指侯王和圣人等)不作为之意的,有叫自己不作为之意的;有容易引起人误解的地方;也有前后概念不一致的地方……可见,这样解说,“无为”是一个多解、多说、有歧意、容易使人误解的概念。

那么,有没有办法对“无为”进行必然解说、正确解说,使人不致误解呢?

跳出“无”字的通常释义,使用老子赋予“无”字哲学概念的“无,名天地之始”的含义来解说;跳出“为”字的通常释义,使用古代“为”通“伪”的含义来解说,就可以必然解说、正确解说“无为”的涵义、不致使人误解了。

《古老子》第二章,“无为”一词首次出现: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亡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校读》(甲书)这一部分的原简文是: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有亡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浧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这部分内容,《古老子》与《郭店楚墓竹简〈老子〉校读》相差不多,以竹简《老子》为古朴、原始。

这一章开始,老子先讲对立统一关系:“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有亡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浧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接着,老子说“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里的“是以”,就是“因为”和“所以”。前后相联是说,因为美丑、善恶、有亡、难易、长短、高下、先后等对立统一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智慧的圣人办事遵从对立统一规律,不自己妄为,奉行不对对立统一规律说教的原则。再接着,老子说“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这是说,任万物自然运作而不干预,遵循万物运作规律(如对立统一规律)作为而不恃己能,事成而不自己居功。“为而弗恃也”句中的“为”,一定是“作为”,不是“不作为”。

显然,这里的“无为”,不是通常意义的“不作为”。

“无为”中“无”字的对立统一的含义,与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中“无”字的哲学含义相同。老子的“无”是天与地的对立统一体,隐含对立统一的概念;“有”能化分天地万物,隐含一分为二的概念。这就是说,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中的“无”与第二章“无为”中的“无”是同一个概念。套用老子的话说,是“无,可无,非常无”,“无,可无,是哲无”。

既然老子“无为”中的“无”字与“无,名天地之始”的“无”字的哲学概念相同,那么,我们就应该用《老子》第一章“无”“有”与“道”的哲学概念来进一步解说、丰富“无为”的哲学内涵。

老子第一章的“无”“有”“道”等概念,是从自然、客观存在的元始宇宙虚物体中抽出来的,因此,自然的、客观的属性,是“无”和“无为”的基本内涵。

“无”“有”“道”等概念,是具有物质性、运动变化性和规律性的,因此,物质的、运动的、规律性的属性,是“无”和“无为”的基本内涵。

“无”“有”“道”等概念,既是“对立统一”的,又是“一分为二”、能化生天地万物的。因此,“对立统一”与“一分为二”的对立统一规律,是“无”和“无为”的基本内涵。

“天地之始”的元始宇宙“混而为一”,老子比较重视“一”,因此,统一、均一、和合、和谐等,是“无”和“无为”的基本内涵。

“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是人们的共识。老子也说“圣人无积”。(第八十一章)因此,无私、公正应该是“无为”的基本内涵。

“弱也者,道之用也”,是老子重要的用“道”原则之一。老子崇尚柔弱,因为柔弱代表生机、活力,柔弱能够转化为刚强、柔弱能胜刚强。因此,用柔、行弱、不逞强、不傲盛的作为,应该是“无为”的基本内涵。

当然,本章的遵从对立统一规律作为、无(不)妄为、无擅自妄作非为、不对对立统一规律说三道四的“行不言之教”的含义,是“无为”的本义,自然是它的内涵。

总之,这一章老子赋予“无为”的“无”字以对立统一的哲学意义,照此哲学内涵解说,“无为”的哲学含义就是遵从对立统一规律作为、遵从自然法则作为、遵从唯物辩证法作为、遵从自然辩证法作为、遵从客观规律作为……和合作为、和谐作为、公正作为、无私作为、柔弱作为、朴素作为、自然而为……无妄为、无非为、无胡为、无乱为……

由于古人没有对立统一规律的说法,有自然法则的说法,可以仿照古人,把“无为”的含义简单说成“按照自然法则作为、无(不)妄为”。

《古老子》中大部分章节的“无为”,都是“按照自然法则作为、无(不)妄为”的意思。

老子的第二种阐述与我的解法:“无为”中的“为”通“伪”;“无为”是“按照自然法则作为、无(不)妄为”或者“‘道法自然’作为”。

这种阐述,是《古老子》第六十四章的经文。

《古老子》第六十四章,“无为”最后一次出现: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校读》(丙书)对应部分的原简文是: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达之。圣人无为,故无败也;无执,故无失也。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人之败也,恒于其且成也,败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之所过。是以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两书中,“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与“是以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的意思相同。

“辅万物之自然”的意思清晰明了,就是辅助、遵从自然规律。那么问题是,“不敢为”或“弗敢为”的“为”字是“作为”吗?是不敢作为吗?

不是!

原来,在古代,“为”通“伪”。

“伪”的词意有“人为”“虚假”“佯为”“装作”“非法的”“作伪”“妄为”等义。

按“为”通“伪”解,“不敢为”“弗敢为”就是“不敢伪”“弗敢伪”,即“不敢人为”“不敢非为”“不敢妄为”等义,就是“不敢擅自胡作非为”“无(不)妄为”。

这样,第六十四章的“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句子中的“为”就都是“伪”了,其意思也就清楚了:妄为的失败,偏执的丢失。所以圣人无妄为,也就没有失败;无偏执,也就不会丢失。

这就是说,老子在这里用“为”通“伪”的字意,也可以说是给“无为”的“为”字赋予的哲学内涵。

这就是说,“无为”的第二种解法是“无为”的“为”作“伪”解,“无为”是“按照自然法则作为、无(不)妄为”。

老子对“无为”的两种阐述不同,解法也不同,但意思一样,都是“按照自然法则作为、无(不)妄为”。

无论按那种阐述与解说,“无为”都不是“不作为”“没作为”“无所作为”“清净无为”“消极作为”以及“无为而治”的意思,没有消极、颓废的意义,老子不是消极主义者。

所以,说“无为”是“不作为”“没作为”“无所作为”“清净无为”“消极作为”以及“无为而治”的,都是不明白“无为”的哲学意义;都是没有真正读懂老子的经文,或断句取义、断章取义,或者是望文生义,曲解、误解、片解了老子。

所以,“按照自然法则作为、无(不)妄为”的解说,是“无为”意义的正确解说;是合理的、科学的解说。

可以换一种说法:由于这一章的“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与第二十五章的“道法自然”的内涵一致,所以,“按照自然法则作为、无(不)妄为”,可以说成“‘道法自然’作为”。

“‘道法自然’作为”,也可以换一种说法:现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作为”。

《古老子》的其他章节,“无为”一般是直接出现、应用,没有解说;都可以用“按照自然法则作为、无(不)妄为”、或者用“‘道法自然’作为”、或者用“科学作为”来理解。

“按照自然法则作为、无(不)妄为”、或者“‘道法自然’作为”或者“科学作为”,非常重要,意义巨大。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按照自然法则作为、无(不)妄为”,或者是“‘道法自然’作为”的“无为”,正是尊重、遵从、顺应自然法则的行为。我们现在还要按老子的“无为”要求办,按“科学作为”办。

猜你喜欢
自然法则无为圣人
官场圣人范仲淹
自生秩序原理阐释
探索自然法则的生态诗人
官场圣人范仲淹
追求永生
老子“无为”思想的价值研究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教育教学工作中常见心理效应的再思考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不以己善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