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应对分析

2018-05-24 08:09聂玉景
关键词:英语专业双创院校

聂玉景

(南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一、引语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产业不断重整优化的新时代,基于工业社会需求设计的高校人才培养弊端日渐显现。它与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期待不匹配,甚至制约着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急剧改变的其他领域发展相比较,现有同质化适合流水线岗位的人才培养尚无实质性的改变。不同地区的不同高校,面对不同层次和兴趣的学生,却依旧按照相同节奏,提供着基于类似培养方案的相同知识教育,进行着看似热闹却无太多价值的社会实践,造成毕业生缺乏与社会发展的对接能力,更遑论推动和引领社会发展。

为提升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国家根据对国际国内社会发展的预测,提出因地制宜地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就其本质而言,它是素质教育的延续和深入发展,体现了未来新型人才培养发展的需求在高等教育中的回应,也是新时代的呼唤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2012年教育部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从教学目标、原则、内容、方法和组织五个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来指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2015年,国务院又颁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深化改革。系列国家顶层规划和设计密集出台,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和强有力的支持,地方高校需要抓住契机迎头而上。

二、创新创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基于工业社会发展设计的高等教育,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备受指责,如被认为与社会脱节,所提供的知识教育与社会实际脱节。高校与社会连接点在于人才培养,由于高校所依赖的学科知识体系是相对封闭的内部循环系统,对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发展和新需求反应较为滞后,致使提供的培养体系滞后于社会需求。再者,不少本科院校发展定位模糊。虽然有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研究型高校及研究型高校的划分,然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和教学研究型高校都抱守知识性教育。虽然有不少院校调整了课程,增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活动,但是层次低、范围小,最终不免流于形式,缺乏真实和创新。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科始终是两张皮,未能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强调教、学和做的三位一体,知行合一。其核心是构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导向的现代高等教育模式,引导学校师生不断迭代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者紧密结合,从注重知识性教育转变至重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因此,地方高校要转变教育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性差异,遵循成长规律,引导独立思考、自发和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高校需要把双创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培养双创人才为核心目标,以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为基本理据,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为评价标准,基于双创人才培养框架来规划和推进各项工作。

根据双创教育对象的差异,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可分为聚焦和发散式[1],前者侧重深度,而后者强调覆盖面。聚焦式未将所有大学生群体作为对象,而是挑选出具有强烈创新创业意愿和潜能的大学生的有针对性地培养,或者对具有产业化潜力的创意或者项目提供辅导、扶持和推广。而发散式视大学生群体为对象,面对全体学生普及创新创业教育。两种模式并非是非此即彼,互不兼容,相反,它们还能够相互促进。发散式创新创业培养能够拓宽认识和培育潜能,有助于集中优势资源实现突破,从而反哺发散式双创来激发热情。因此在英语专业全体学生中可先普及入门知识,再按照意愿、潜力和特点集中指导。在普遍提高双创意识、思维和能力的同时,培养出符合双创需求的专业人才。

三、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应对

英语专业经历从注重学术能力,到强调具有扎实语言基础和广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转变。其中最显著的标志就是越来越多地开设商务英语专业,到2017年为止,超过260所高校设有商务英语专业。然而近十年来的转型方案过于接近,各高校未形成自己的特色,造成毕业生同质化严重,竞争力衰减。有调查发现企业需要的毕业生不仅具有语言能力,还要求具有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2]。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如把握不当也会造成英语专业身份危机。地方院校英语专业会因为人才规格跟不上多元化产业结构要求,与行业脱节,受到更为直接和剧烈的冲击。如果不能解决所培养的毕业生与知识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切的问题,英语专业将惨遭淘汰。本文对江苏省内六所代表性的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要求,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据此提出修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构成和变革课堂教学三个方面的建议。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各学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大学四年学习的行动指南,反映着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培养方向。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外国语学院修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结合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区域和社会需求,制定高素质、应用复合型的培养目标。其既要体现专业的基本理论要求,又要具有本校和地方区域特色。培养目标则是高校各个专业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不仅需要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走向、遵循人才培养总目标和专业基本规范,体现本校本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就能从源头上理顺创新创业在英语专业的发展脉络,打通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隔阂,实现两者的有效连接。

江苏省内六所地方本科院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见表1)对比显示,六所高校中,有五所强调培养的是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另外一所是英语高级专门人才,未使用复合型的表达。可见绝大多数院校都意识到英语专业人才不能局限于英语学科本身能力的提升,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有必要将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升格为复合型。但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在英语专业中的融合,六所院校都未能充分意识到其重要性和价值,未能在最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中有所体现。六所高校中,有三所在培养目标中提及创新。具体而言,有两所高校将创新能力作为诸多能力中的一种列举出来,一所学校强调创新意识培养,另外三所只字未提。

可见创新创业教育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未引起地方本科院校的足够关注,与学界的火热探讨现状格格不入。其原因可能是管理者片面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不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流;也可能是英语专业管理者或者教师功利地看待创新和创业教育,未能将其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结合,将简单的技能和技巧培训等同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落实[1];或者将双创教育视为短期教育政策调整,未充分认识到其对于英语专业发展的指引价值。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未走进英语专业整体教育教学体系,更谈不上制定出融合教学综合改革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英语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国外很多成功的高校培养方案和实践显示,创新创业教育可适用于不同学科的不同专业。教育只有创新才有将来,创新素质教育分为创新意识、思维、能力、人格和创新行为等五个方面[3]。因此,在修订现有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在培养目标中融入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指导后续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中具体落实创新思维、人格和行为的培育。

表1 江苏省内六所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调整课程构成

英语专业的课程构成是人才培养目标真实体现和实现的重要保障[4]。要实现创新创业意识、思维和能力培养,需要围绕双创目标来设置系统化和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科学的专业创业课程体系设计和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的安排,对双创教育的开展、培养出相应的英语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现有英语专业课程包含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两大板块,继而细分为以下四部分:通识教育必修和选修课程、专业基础选修和必修课程、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中主要涵盖政治课、计算机课、国防教育等课程;专业基础必修选修课重在英语基本技能的培养,专业必修和选修课主要包括高级语言技能培养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如国际商务谈判等);实践教学环节有语言技能实践、商务调研、商务谈判模拟等。六所院校中,只有一所院校将创新创业实践多项独立环节列出。不少院校的实践活动停留在简单技能训练,缺少让学生去思考和探索更多可能性的活动,更未能回应经济社会对双创能力的要求。

整体而言,目前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未能真正体现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思维和能力培养。因此需要根据社会对英语毕业生的需求,建立科学合理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响应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目标和要求,加强对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对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进行分层和分段,对四个年级开展区别教育[5]。在新生阶段开设双创入门课程,培育创业创新意识,为后期奠定基础;二、三年级的课程中将双创融入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和各类技能大赛中,发展创新创业思维和开展初步实践尝试;四年级尤其要强化双创能力和品格培养,通过创新创业训练、科学研究、实践基地研修、创新创业实践等,实现毕业与走向工作岗位的接轨。一体循序渐进式的课程设置,将创新创业教育无缝连接原有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将有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变革课堂教学

英语专业的课堂教学早已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任务型、研究型、合作型、探究型和项目型等学习活动,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把学生、教材、课堂和教师充分调动和协调起来。同时,适合英语专业学习的多媒体硬件设施早已迭代到语言学习中心等更为高档的配置;软件早已从电脑里的程序升级为移动通讯工具中的APP,来推动学生的语言技能提升。课程教学更是引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授课方式,一片热热闹闹的调整。然而整体而言,目前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软硬件设备的导向,仍侧重知识性教育,强调知识掌握熟练程度。不少教师可能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理工科或者商科的分内之事,看不到英语专业中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用场景。他们坚持认为英语专业学生应以培养语言听、说、读、写技能为关键,所有教学活动应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服务。故而,不难发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虽有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养、课程构成有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入,但课堂教学中却未能得到有效和有力的坚持,使得双创和英语专业教学成为两张皮。

故而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离不开变革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将两张皮拧成一股向心力,推动人才培养的升级。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将注意力从关注语言形式转变到注重语言内容上,提升教学设计的层次和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借助VR、AR或MR等技术,在课堂中创设提升创新创业意识和思维的学习活动,而不是局限于语言基本技能,模拟正式各类商务活动、创意研讨、协作合作等情境,让学生通过自身参与获得亲身体验和感受,与团队真正对话和交流,再反思和实践[6]。课堂教学中的体验式活动,能够改变学习者的态度和观念,来激发参与者的意识和潜能,推动学习者去挑战已有的观点和做法,深入思考和探索,并让他们把这种思维和潜能的体验迁移到社会工作实际情境中,从而实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众所周知,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和持续发展能力,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需求,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变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契机。从复合型的英语人才培养,升格为融创新创业能力为一体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地方高校在立足于学校发展定位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等实际情况下,科学修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的意识、思维和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中;在肯定目前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规划下,进行适度调整,从年级差异和课程兼容度上入手,将创新创业教育分阶段和级别渗透到相应的课程设置中;只有培养方案的优化和课程设置调整还不足以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得到贯彻,课堂教学活动亦需做出相应的调整,利用最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或者混合现实等技术,将语言基本技能训练的课堂设计,升级为涵盖创新创业能力等高级能力的体验式课堂。

我们不得不承认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是系统工程,需要外国语学院以外的学校各部门规划和协调,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课程内外融通,强化校级和校企层面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构建,来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再总结各专业的实践,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指引,推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王焰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和模式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5,(4):4-7.

[2] 何兰芳.福建省外向型中小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素质需求调查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55-59.

[3] 燕良轼.创新素质教育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52.

[4] 李光梅.高等师范院校商务英语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探究[J].外国语文,2015,(3):143-139.

[5] 王建惠.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创新创业培养路径探析[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6,(12):33-34.

[6] 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呼唤模拟教学与体验式课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8):1-4.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双创院校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