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俗生活,珍视传统文化

2018-02-25 00:11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41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爱国民俗

覃 毅

(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青海西宁 810003)

中等职业教育语文学科拓展篇的“民俗文化”内容是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比较陌生,对民风民俗知之甚少。他们对于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的了解和重视远远胜于本民族的传统节日,熟不知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内涵,是弘扬和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它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民族心理,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和象征,需要我们从全方位的角度进行挖掘和开发。从2008年开始,国家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从制度层面上确立了传统节日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倡导公民过好传统节日,具有特殊的时代价值。我们就以此为契机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走进现实生活去更多了解和关注这些传统节日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使中华文化得到传承、延续和发展。

首先,我们对本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分工,集体备课,以大课的形式授课,班级之间展开竞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借助音像资料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如在上《端午民俗》、《山寨歌会》、《传统吆喝》等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搜集各地的民歌、各种吆喝和叫卖声以及人们过端午时的种种风俗的资料,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其次,并以此为引子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收集相关的生活习俗,充分的了解吃粽子、吃月饼、过春节背后的精神、文化、审美、情感的内涵。在上《端午民俗》一课时,正好赶上端午节,便让学生们去搜集、观察相关的内容和现象,从而认识到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了民族的历史文化、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内容。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他一生上下求索,为的是精忠报国,他冤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才在他的忌日这天划龙舟,吃粽子,形成端午的节令。今天我们过端午、吃粽子,划龙舟最重要的是继承和学习屈原上下求索,爱国忧民的情怀,让爱国忧民的传统通过节日这一载体发扬光大。我国少数民族许多节日都与爱国、正义有关。如土家族过年,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都有关于爱国、正义的传说,节日活动使爱国正义的传统一代代下传,成为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动源泉。《山寨歌会》让学生不仅了解一些民歌、民谣,而且从中认识到这是增强民族内部的相互了解和认同,增强凝聚力和民族团结,在节日里人们交流情感,一方面对枯燥的生活进行调剂,另一方面在活动中加深了对兄弟民族的了解与友谊,使人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和向往。《春酒》唤起儿时过年的美好回忆,一家人共吃年夜饭,包饺子,守岁,收压岁钱等营造出团聚、和谐的氛围,亲友之间要相互拜年,营造了仁义、重礼的浓厚氛围,饱含着对故土、对家乡的眷恋。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通过文本的学习和学生的搜集、交流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民俗是我们和祖国文化联系的血脉,没有继承和积淀的民族是没有根的民族,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珍视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因此我们要热爱、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这是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

当然这只是学习的一方面,对于这些精神内涵的领会光靠这一点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渗透、贯穿,但我想,通过这种形式至少让学生有了这些意识,能够开始注意并有意识去观察,在过节时能够再唤起这种回忆那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爱国民俗
冬季民俗节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民俗中的“牛”
民俗节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