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原 常兴 颜培正
[摘要] 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西医学科的冲击,现代中医研究生普遍缺乏中医的思维模式。本文针对目前中医研究生教育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从新形势下中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研究生经典文化课程的设置、中医经典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以及中医经典在中医临床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以提高中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临床水平为主要培养目标,提出了中医教育的发展内涵重在重视经典临床和传统文化两个方面,这对于中医临床研究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医学;传统文化;中医经典;研究生教育;中医临床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8)12(b)-0165-0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the impact of Western medicine,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postgraduates generally lack the thinking mod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Chinese medical graduate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the postgraduate students, the setting of classical culture course of postgraduates,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clinic and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aining of clinical postgraduat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research ability and clinical level of medical graduate students are the main training targets, and the connotation of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emphasized in two aspects of classical clinical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training of clinical graduate stud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ulture; Classic theor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Clinic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西医学科的冲击,许多中医类的临床研究生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中医思维模式,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经典是中医理论的源头活水,对于即将面临就业的中医临床研究生来说,学习经典是成长为一名优秀中医的基石[1]。中医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哲学的一门医学。由于中医基础知识在民众普及不够,学生在接受高等中医药教育前接受的医学相关教育是生物学、化学等现代科学知识,步入大学学习专业课时多忙于中医专业课程本身的学习,从而忽视与中医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所以大部分中医研究生普遍缺乏对中医的认同感,缺乏继承中医事业的使命感和发扬中医的责任感。加之就业竞争压力,研究生求学更多地出于功利主义目的,这种现象正在逐渐加剧。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来说,学校是他们主要的生活环境之一。他们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其学习经历在促进或抑制终身成功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年来,中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教育领导人和专业人士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关注度高于学生在学校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探索新的、更优的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2]。中医临床研究生的研究生阶段在医院临床接触到的大部分是西医内容,接触经典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然而,只有熟读中医传统经典,才能举一反三,并在经典的指导下勤于临床将中医学瑰宝应用于现今临床实际中,解决临床难题[3]。当下,加强中医临床研究生经典文化方面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1 我国目前中医临床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中医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广泛吸收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哲学思想,形成了一套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体系[4]。《内经》有言,“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其明确指出中医学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无所不包,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今的教育模式是建立于现代科学之上,虽然经过本科五年学习,但高等学校的中医教育模式亦源于西医,这对研究生的中医思维构建亦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而中医思维模式的构建是离不开中医传统文化与经典的[5]。中医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这要求中医类研究生要广泛涉猎各学科的知识,不断丰富完善自我。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医疗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世界对中医药的关注度也大大提高,这给中医临床研究生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传统文化角度来讲,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家思想仍然贯穿当今教育,在儒家文化中一个“好”的学生是一个具有正面形象的人,一个具有勤奋、认真、真诚、毅力、坚定和忍耐等学习精神的人[6]。儒家文化强调“以人为本”,这也是我们培养中医研究生的教育理念,所以我们要探索一种新的模式,培养独立创新的研究生,使之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坚定的信仰,才能真正继承发展中医。故而要达到新时期的标准,更好地服务大众,要求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中医临床能力、可继承中医药之精华为其所用、又具有广博知识视野和对复杂事物的洞察能力及批判思维和科学思维能力的人才,进而在继承中加以创新,让中医走向世界,走向更多人的身边。
2 中医经典文化课程的现状及对中医临床研究生的影响
就目前的情况来讲,许多关于中医经典文化课程的教学普遍存在压缩学时的情况,甚至将几门课程合并教学。中医学的理论精华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均在经典中[7]。而中国的现代教育源于西方现代教育模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少有涉及,更不用说中医经典了。学生在接受高等中医药教育前或至本科所接触的大都是生物学、生理学等现代科学知识。由此看来,西医的理论似乎更容易理解[8],而且在如今传统教育模式下,大多数中医院校开设的西医学课程明显多于中医学课程,对于学生的结业考察方式也大多是试卷考核[9]。由于西医思维模式对中医的冲击,造成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缺乏和不理解与抵触,也就导致中医思维的构建变得更加困难。再有外语、政治等课程,中医课程尤其是经典文化必然遭到压缩[10]。虽然近年来各大中医院校普遍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和经典课程增设,但大多数中医院校对此研究尚浅,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教学。如此种种不合理的课程设置必然导致现今中医研究生对于传统经典研习的缺乏。而许多中医院校在这方面仍有欠缺,传统经典文化氛围不浓。
蒋跃文等[11]指出部分中医院校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课程被合并为一门课,且不足100学时。钱俊文[12]指出中医类经典课与其他课程的课时基本相等,有些西医理论课是必修课,而许多中医经典课程则成为了选修课,这严重限制了中医临床研究生中医思维的培养。费菲等[13]对部分中医研究生进行了小组访谈,运用编码进行分析,得出了影响中医研究生培养的九大因素,被关注的频繁程度中,传统文化占30%,理论课程占25%,临床实践占75%,科研课题占50%。可见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对于科研创新能力要比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的重视程度要高得多,为了科研而科研的现象特别突出。研究生们古籍涉猎不足,经典精度不够,中医临床缺乏,只为外语、课题、文章忙碌,为了日益增加的所谓“人才计划”,在科研选题上多追求高指标、新指标,而忽略中医理论的指导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不足,缺乏对中医的认同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熟读中医经典、修习传统文化是临床实践的基础,同时勤于临床也是对经典的继承与发展。学习中医经典自古以来就是中医成才的必需阶梯,在新时代高等教育体系下,真正落实“读经典,做临床”,切实将“教、医、研”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够贯彻于中医研究生培养的始终。
3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经典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中医经典课程在临床中的指导作用逐渐削弱,中医临床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学习的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等课程讲授的仅是理、法、方、药和临床知识等方面中特定的一部分内容,各门课程之间相对独立,缺乏有机的联系,很难实现理、法、方、药的融会贯通,不能真正掌握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14]。在临床中运用中医经典理论辨证论治、遣方用药的实践越来越少,经典课程在临床中的指导作用逐渐被削弱。此外,目前中医药院校对于临床研究生的培养普遍存在着西医化的现象。王玲等[15]指出不少中医院招纳西医医师,对于这些带教而言,其中医理论知识严重缺乏,甚至不懂中医,这样就使中医临床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并轨过程在中医临床辨证及诊治方面存在很大的弊端,学生不知道如何将中医经典中学到的临证经验应用于临床中。清代许宣治《怡堂散记》曰:“医者,意也,临证要会意,法从理生,意随时变,用古而不为古泥,是真能用古者。”如今的临床研究生连一个能跟随学习的中医老师都没有的话,便没有一个中医辨治的环境,又何谈“会意”呢?只有通过熟读经典参悟医理并跟师学习加以临证应用,学生的中医辨证论治思维体系才能更好地建立起来。这种种问题都与经典课程在中医院校的教学地位逐渐下降、中医临床研究生学习经典时间相对较少有关,例如开设经典课程的学时降低或把经典课程调整为任意选修课,加上经典课程是历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升华的结晶,文辞简奥,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这都会影响到中医临床研究生专研学习的积极性。
4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经典在中医临床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
4.1 强化中医临床研究生的中医思维,深化中医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思想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渗透着我国古代历史、哲学、语言、文字、天文、地理、气象、历法、生物、社会等多学科的知识和学术成就,如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论及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都融入到经典著作的医理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医理论的精髓[16]。中医理论是中医的根本,一旦中医界忽视了对中医临床研究生中医经典文化方面的培养,中医这棵屹立不倒的大树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中医临床研究生通过经典方面的学习,可以加深对本科阶段初学中医时不甚理解的医理的认识,对现有知识进行很好的查缺补漏,这将为不久后正式成为一名中医师投身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17]。
4.2 理论寓于实践,培养中医临床研究生临辨思维
临床研究生的教学应与本科生“填鸭式”的教学有所不同。中医经典理论课程应结合临床典型病例进行讲授,理论寓于实践,使研究生获得更多辨证论治疾病的感性认识和经验[18]。中医临床研究生在经典课程学习和中医门诊跟师学习的过程中还应当学会举一反三,将学习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临床诊疗思路[19]。纵观古今圣哲名医,均是深谙经典,勤于临证,发遑古义,创立新说者。山东中医学院收集编写的《名老中医成才之路》共收集了97位名老中醫成才的经历,在他们的医案中,运用经典理法治疗疑难重症的成功案例随处可见,故而学好中医临床经典是做好中医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中医临床研究生临辨思维的必由之路[20]。
4.3 中医临床研究生应增强专业自信,促进传承发展
卷帙浩繁的中医经典著作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伟大之处,是中医学的宝库,也应是广大中医学子的骄傲。因此,通过学习中医经典和中医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从而使学生能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学习钻研[21]。尤其是在传统中医繁荣发展的新时期,更需要中医学习者以一种坚定自信的态度去传承和学习中医,中医理论所特有的文化属性决定了中医的传承这一主要特性,同时中医的传承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22-23]。中医临床研究生在经典学习过程中,可以对中医传承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颜德馨曾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思维的基础,而中医思维是做出临床诊疗决策的基础。”可见只有先将医书背熟,打好基础,才能掌握其中理论,在临床中准确辨证,使药证相合,药到病除。通过学习中医经典文献,可以在打牢中医学理论根基的同时,为临床实践硏究提供思路,促进临床中发现新的研究课题,青蒿素的发现与研究过程就是最好的证明。
5 总结与展望
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与中医学密不可分,因此,在中医研究生的培养中,应以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经典为基础,在经典的基础上用于实践并加以创新,如此反复,以提高中医诊病的临床技能。如何在临床技能培养上注入中医传统思维的元素,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中医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是中医学继承和发展的源泉,也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高水平的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必不可少的部分。在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中,以中国传统文化思维为先驱,立足中医经典,摸索中医独特的规律和内涵,培养中医思维,建立正确的中医思维模式,再应用于实践,可以切实提高中医诊病的临床技能。在进行经典课程教学改革、加强中医人才培养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中医经典教育要根据国情进行实施,绝不能生拉硬套传统的教育模式,要在注重中医经典教育的同时,寻找认知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中医人才,从而切实提高中医人才的综合素质。而作为当代高等中医院校研究生,应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经典,认清中医的根在于传承。中医的创新亦是立足于对于经典的传承之上。因此,应做到脚踏实地,潜心研习经典,并于经典中探寻前人对于宇宙天地的认知,对于世间万物的探索,对于人体疾病的研究,对于天人合一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将经典与临床有机结合,于研习经典之时思考如何将其运用于临床,在临床辨证用药之时思考前人经典之中的诊病思路,如此才是当代中医研究生所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庆祥,相光鑫.中医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对策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22):45-47.
[2] 周学平,万佼,卢金花.医教协同背景下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的思考[J].中医药导报,2017,23(21):129-131.
[3] 王淑美,曹文富,魏玉林.如何提高中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J].教育教学论坛,2017(37):237-238.
[4] 刘龙,王丽娜,杨学,等.中医经典系列课程教学的整合优化与实践[J].中医教育,2016,35(4):49-50,53.
[5] 赵瑞宝,张世霞,吴晋英.中医研究生教育如何遵循中医人才成长规律的思考[J].光明中医,2016,31(6):892-894.
[6] 陈金红,陈玲名,樊威,等.中医经典学习及教育研究现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5):77-79.
[7] 卜菲菲,王键,胡建鹏,等.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院校人文教育探讨[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4(1):86-88.
[8] 许前磊,谢世平,郭会军,等.经典课程在中医基础类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 12(21):85-86.
[9] 黄纯美,樊粤光,方熙茹,等.中医院校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1):64-66,81.
[10] 马伯艳,张福利,王烨燃,等.中医经典在中医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从“读经典,做临床”谈起[J].中医学报,2014,29(2):221-222.
[11] 蒋跃文,曾江琴.对中医经典教学及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4):71-72.
[12] 钱俊文.中医经典文献学习与教育研究现状的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21):24-25.
[13] 费菲,戴慎.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以对四所中医高校的访谈为例[J].高教探索,2013(3):115-118.
[14] 孟闫燕,崔亚珊,潘彦舒,等.以目标为导向的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7, 14(31):139-143.
[15] 王玲,李文君.浅谈中医类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规培存在的问题[J].新疆中医药,2018,36(1):52-53.
[16] 王成祥,刘言,杜怀棠.中医临床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环球中医药,2013,6(9):670-671.
[17] 付正丰,岳秀永.传统文化与中医院校教育[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2):56-57.
[18] 刁麗梅,祁文,胡跃强,等.重视培养中医研究生临床思维中的传统思维[J].光明中医,2016,31(7):1042-1043.
[19] 张楠,王笑红,贾守凯.中医研究生教育之我见[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2):127-128.
[20] 陈嘉峣,任宏丽,陈计.中医研究生教育如何融入传统文化内涵[J].中医药文化,2011,6(4):41-42.
[21] 郎明.国学课程之于中医研究生教育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4):80-81.
[22] 李亚玲,叶云,黄毅兰,等.我校临床药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现状研究与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4):126-129.
[23] 解华,李峰,张杰,等.传统文化内涵融入中医研究生教育探析[J].医学信息,2016,29(8):12-13.
(收稿日期:2018-06-26 本文编辑:张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