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春 陈学松
摘 要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把数学问题简单化,趣味化,生活化。教与学的方式灵活多样,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学习的魅力,发展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 数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7-0192-01
常态数学课堂,教师多关注数学知识的传授,甚至数学知识的记忆,往往忽略了学生数学情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在学法上也缺乏自主性、灵活性。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探究学习,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中感受数学魅力、提高能力、提升素养。笔者认为,生活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经验来教育学生,用教育来改变学生。如果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缺乏对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的关注,那么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缺乏良好的数感。
(一)勾连生活获得数学体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可以与学生的生活现实相结合,教师要创造一个符合学生的教学情境,使数学知识融进學生的生活,并使课本中的数学知识走向生活,使数学问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不再那么遥远。”
在教学活动中,让数学与生活相勾连,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服务生活,使数学课生活化。学生就能够感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透过生活看数学,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有了鲜活生动的生活,数学变得简单、有趣,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数学好玩。
(二)玩转数学发展数学思维。生活化思想关照下的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学科的魅力,课堂教学的组织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填鸭式”讲授和“机械化”训练。利用生活中的现象抽象成数学理论和模型,学习效率更高,同时在生活中对数学知识进行巩固深化,更容易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知识进行升华。
(三)改变学法体验数学乐趣。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场景进行数学学习,搭建生活化的数学学习活动的舞台,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学会独立思考、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实践能力操作能力。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注重知识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更着眼于培养学习能力,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样的学更能让学生收获成功的乐趣。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生活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科学,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水平有限,需要建立对数学的直观感受力。数学教师应该善于描绘生活画面,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并融入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时候学生无法理解某一个知识点,如果教师灵活地转换一下,创设一个学生熟知的生活化的情境,学生就会很快地吸收理解。例如教学二年级乘法口诀时,编写诸如“一只螃蟹1张嘴,2只眼睛8条腿,两只螃蟹2张嘴,4只眼睛16条腿”这样的趣味儿歌,联系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把枯燥的记忆变成有趣的学习活动。
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在教学各环节中灵活运用。如课堂上组织学生动手制作学具、编数学儿歌、分享数学故事、玩数学游戏等等。
(二)打开生活的源头丰富教学内容。实际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然而教材容量有限不可能大面积选取,充分发掘和利用生活中的数学资源既补充了教材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充分了解学生,以生活经历以及兴趣为突破口打开生活的源头丰富教学内容才能让教学内容契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小学数学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信息,思考并解决数学问题,习得数学知识,发掘生活中的数学。例如教学元角分时,开展小小超市活动,让学生自己计划手中的钱能买多少东西,还剩下多少钱,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应用数学知识。
要注意的是生活化的教学内容选择应该符合学生的经验而不是教师的经验,超出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
(三)借助生活的语言理解数学知识。数学语言是数学特有的符号体系,具有简练、严谨、抽象的特点,小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掌握并运用数学语言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借助生活语言来理解数学语言,将教材中生涩的术语转变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学生易于理解的语言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在教学平行线时,借助朋友、同学这样易于理解的语言理解平行线之间的依存关系,抽象的概念变得熟悉、亲近。
生活的语言不仅局限在教师语言上,更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例如课堂上鼓励学生亲自出题或者辩题,学生辩题的过程自然而然与生活相关联编出的题目也一定会充满生活气息。
(四)指向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运用数学,因此教师在生活化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练习是教师对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检测的重要方式,也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方式。习题训练容易陷入枯燥的机械训练,如题海战术,不仅不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反而会引起学生的疲劳,久而久之失去学习兴趣。可以将作业的布置应用化、生活化,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例如学习百分率时,布置学生运用百分率的知识计算商场打折活动,在生活中学会应用,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与社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