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明
摘 要 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为了学生在学习上能够均衡发展。我认为,所谓的数学差生,往往都是得了“数学厌学症”的学生。要让他们成绩赶上来,不是简单地教育、批评、罚抄、谈话、补习之类的机械重复就可以做到的,而是要根据学生的特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从心理上克服对数学的恐惧和厌恶。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生厌学;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7-0181-01
作为一线数学教师,常常会感到一种无奈,大多数学生不喜欢数学,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有的学生讨厌数学,不光是学困生,优等生也或多或少存在数学厌学心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究其原因有很多种,根源就是学生的内部心理活动导致厌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寻找原因,多角度分析,找到正确的方法缓解学生的数学厌学心理。在此,我谈谈如何有效缓解学生的数学厌学心理的方法。
一、营造氛围
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健康灵魂的塑造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减轻他们的压力,努力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丰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倾诉,从数学课堂的压力中解脱,实现压力转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游戏、讲故事、微视频等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或通过教师的幽默语言让学生感受快乐,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激励学生学习的信心,缓解数学课堂学习的压力。
二、抓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的确,习惯好,学生终生受益,习惯不好,學生终生受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也是学生最宝贵的财富。由于学生存在差异性,部分学生有一些不良习惯,如偷着上网、懒散、不坚强等,严重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在生活中要帮助他们纠正这些坏习惯,采用恰当的方法逐步帮助其养成良好的习惯,排除学生数学厌学心理。在教学中,抓好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培养十分重要。
(一)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的养成不仅是学习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强调的重要内容。我和学生约定:第一,上学不迟到,放学就回家,不得在外玩耍;第二,尊重老师,不管是本班任课教师还是别的老师,都要尊重;第三,团结同学、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二)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的行为倾向。在数学学习的要求上,我强调学生不需要监督,自己主动完成学习任务,课前要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能主动回答问题、参与合作、课后复习,及时完成布置的作业。
三、学会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学生对数学有厌学心理,主要还是自己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有压力,所以产生了厌学心理。学习方式不是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和认知取向。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新的教学理念要以学生为本,寻求适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合作学习、学会探究性学习。这些学习方式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相互交融的,自主学习是基础,合作学习是纽带,探究性学习是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动中学,主动获取知识,在合作中发展、探究中创新,形成知识的过程,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力。
如,教学五年级上册《小数的乘法》一课,课本中有这样一个情境:周末小明和爸妈去商场购买冰箱,节能冰箱耗电量是0.4千瓦时,普通冰箱耗电量是0.8千瓦时,每千瓦时的电费是0.6元。问购买哪种冰箱划算?学生通过计算都回答购买节能冰箱划算。“是真的吗?”我抛出了这个问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合作探究,学生有了新发现:“节能冰箱价格要比普通冰箱高。”于是,我问:“假如冰箱价格相差800元,冰箱需要使用多少年,花去的费用相当呢?”学生们带着问题进入了又一环节的学习。通过这样的生活问题创设,让学生产生合作探究的兴趣,在课堂上“动”了起来,缓解了学生数学厌学心理。
四、给予肯定
新的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给予肯定即是给学生一个正确的评价,不仅是赞赏,也可以适量地对学生进行惩罚教育,让他们都提起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找到学生的闪光点,比如一次问题回答正确、一次认真听讲、一次作业按时完成等,教师要及时鼓励,让其感到激励的温暖,原来自己也能做到。如,接手这个班级时,有个学生每次数学考试不超过10分,但从各方面观察他很聪明,这就是严重的数学厌学心理。于是我找出突破口,每天给他出单独作业,陪他完成,课堂上也让他回答一些简单问题,让他树立信心,在一次次的交流、激励下,不仅我们成为了朋友,他的成绩也慢慢达到了合格水平。
想要纠正学生的数学厌学心理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需要寻找合适的方法,逐步让学生不排斥数学,接受数学,喜欢上数学。
参考文献:
[1]刘欣.“数学厌学症”改正策略[J].教育艺术,2017(06).
[2]王秀清.小学生数学厌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3).
[3]陈雅玲.小学数学学困生“乐学”课堂探析[J].小学教学研究,2018(06).